(100190)北京中關(guān)村四小五年級 邢知易
正是煙花三月,我們一家乘上了南下的火車,直奔江南。
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到處都有歷史的腳印,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漂亮的風景。晚上,我們一家人漫步在秦淮河邊,一邊享受美味的小吃,一邊欣賞秦淮河的夜景。望著潺潺的流水,我的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千年前“槳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的畫面:河中商船晝夜穿梭;河畔酒家林立、熙熙攘攘,還有書生背著書箱去江南貢院趕考……聽說江南貢院里走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人,明清兩代的一半狀元都出自于這里,唐伯虎、方苞、陳獨秀都曾經(jīng)在這里趕考,林則徐、曾國藩都當過這里的主考官,真是風云一時呀!順便說一句,南京的小龍蝦真的不是浪得虛名,比北京簋街的好吃哦,尤其十三香口味堪稱一絕!
沿著長江,古人坐船,我們坐高鐵,來到了當年的京口,今天的鎮(zhèn)江。鎮(zhèn)江最有名的是金山公園和北固山公園。金山公園有個傳說家喻戶曉,民間傳說“白蛇傳”里,白蛇、青蛇和法海斗法,水漫金山的故事就是在這里發(fā)生的。至于北固山,辛棄疾在這里寫出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好像看到了作者志在天下的愛國心,又仿佛聽到了作者報國無門的嘆息聲!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蓖瑯?,這首《芙蓉樓送新漸》也寫在鎮(zhèn)江。作者王昌齡送別朋友,用冰心玉壺來表達他們真摯的友情和高風亮節(jié)的品格。
瘦西湖是必須要去的景點。我們游覽的時候,揚州下了一天的大雨,游客們比平時少了很多,少了人擠人,所以雨中的瘦西湖別有一番韻味。坐著游船欣賞,兩岸的紅花綠柳中,起起伏伏的亭臺樓閣隱約可見,路過的望亭橋、二十四橋,好多好多橋,在雨中散發(fā)著一種朦朧的美。
瘦西湖中,被文人墨客贊美最多的要數(shù)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薄岸臉蛉栽?,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不過,你知道嗎,今天的二十四橋,并不是指二十四座橋,而是一座橋,因為它是現(xiàn)代人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修建的,橋長24米,寬2.4米,兩邊分別有24個臺階和24個橋柱。
瘦西湖的水多,橋多,水和橋融為一體。每當月圓之夜,月影從橋洞中映出來,就有了很多的圓,所以揚州也叫“月亮之城”。贊美揚州月亮的詩句也很多。比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還有那首千古絕唱,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煙花三月,一年中最美的時節(jié),我們游了南京、鎮(zhèn)江和揚州,既賞了如畫的江山,還領(lǐng)略了傳統(tǒng)詩詞的美,風景、文化全都不能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