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珍
(重慶市秀山縣第一初級中學校 重慶 秀山 409900)
隨著目前高科技的推廣使用,人們越來越習慣使用信息化的設備來幫助我們實現生產生活,在教育中,中學起到人生長遠發(fā)展的承上啟下階段,在這個階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寫字習慣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耐心的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對弘揚傳統(tǒng)文化也有所助益。面對時代大背景,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如何提升競爭力,如何讓學生關注寫字,是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對寫字的功能認識不夠全面
1、過多局限在工具性層面,忽略了人文價值的挖掘。長時間以來,寫字教學一直是一個被忽視的地帶,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倡導了很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多細節(jié)還是會被忽視。家長對寫字教學的理解基本上還處在一個簡單的掌握寫字技能的層次上,這種認識就是將漢字當成一種學習其他學科的媒介,是一種工具。其實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其中的人文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很多學生來說,學習寫字是一件無趣的事情,過程枯燥乏味,并不像學習科學一樣有研究興趣。家長與教師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需要提醒學生,寫字除了具有工具性能之外,還有人文歷史價值,進行寫字教學時要著重強調這一點,讓學生心中對漢字有敬畏感。
2、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被忽略或弱化。寫字教學雖然被納入了課程標準培養(yǎng)的重點,但其實是不太受重視的,在中學階段,教師更關心學生的成績能否升入好的高中,對于寫字教學的課程重視度不夠。在寫作中,教師會提醒學生練習書寫能力,以給閱卷教師一個干凈整潔的卷面,但是對學生的寫字教學課卻不夠關心。具體表現在其他任課教師占用學生的寫字時間,甚至是占用寫字教師的上課時間來補課,這就直接導致了寫字教師的課堂效率下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經常不達標。同時筆者經過研究發(fā)現,現在很多中學生的握筆手法與寫字姿勢都有問題,是不規(guī)范的。另外,家長也認為不需要對生字生詞一直抄寫,更愿意接受教師布置題目與練習給學生。
信息時代帶來的多媒體技術讓教師通過制作課件,就能將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以更形象、更直觀的姿態(tài)呈現在學生面前,板書的內容變的越來越少,教師示范作用被無形中削弱了。我們知道,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通過板書能最直接給學生的視覺進行教導,通過教師的書寫,學生能夠學習到怎樣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寫字會變得更加鮮明。但是多媒體的寫字教學是間接地,是通過動畫的演練形成的演示過程。雖然多媒體教學確實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真的適合在學校中投入使用,但是對學生的寫字確實造成了影響。
(1)加強對寫字教學功能的科學認識。當學生更加理解學習內容的價值時,會更容易堅持相關學習,相反,學習就會變成被動接受,因此,教師與家長要正確引導學生對寫字教學的價值與意義的理解。
1、寫字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條有效途徑。漢語言是我國民族獨特文化的瑰寶,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價值,也是這么多年來民族文化的沉淀。所以在進行寫字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這是一個體會和認識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漢字是有生命的,蘊藏著智慧與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而不是將寫字教學當成一種單純的為了書面交流的工具。
2、寫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與其他能力。語言能力是左腦控制下的一種動作技能,漢字的寫作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學生通過觀察字體,然后動腦聯想字的結構,通過動手、動腦實現寫好字的目標,真正的寫字過程是調動全身積極性的活動,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能力能幫助學生左腦的開發(fā),達到啟迪智慧的目的。
(2)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漢字的特點靈活施教。寫字是一個相對枯燥的過程,如果不能進入一個寫字情境,就會轉移注意力,練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對寫字的熱情。比如,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對整個學期所要教授的字進行分類,同類的放在一起教學,同時將漢字賦予情感,如果是描寫動物的字,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們掌握的動物特征教同學們寫字;如果是象形字,就可以用畫圖的方式把圖演變成漢字??傊?讓學生也感受到漢字的生命力,這樣才能達到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知道寫字教學對學生長期發(fā)展的意義。針對目前寫字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淺顯的探索,揭示了教學現狀和相對的應對策略,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寫字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為中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