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城廂小學 江西萍鄉(xiāng))
現(xiàn)在上課時,老師們都喜歡用課件輔助教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簡筆畫輔助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證明這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下面,筆者就結合實例談談簡筆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1]
在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簡筆畫輔助教學,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增加課堂的學習趣味性。如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找春天》一課時,文中的一段描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這段文字描寫非常生動形象,學生在邊讀邊學的過程中,老師用簡筆畫的形式把它們畫了下來,最后再勾上簡單的線條,一個美麗的小姑娘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了學生們的面前。老師接著問學生:“你們看,我們找啊找,找到了誰?”學生興致勃勃地一起回答:“春姑娘。”像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抓住了文本的重點,還起到了點明主題的作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加上美麗的簡筆畫,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整個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了活力與美感。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抽象思維還處在發(fā)展階段,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直觀的圖像是重要的輔助工具,當把文字和具體形象聯(lián)系起來,他們更容易理解。如:課文《小池塘》第二自然段中有四個比喻句,把“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分別比作“白鵝”“氣球”“小船”“珍珠”。我在黑板上首先畫了一個小池塘,再用白色粉筆在小池塘的上方畫了白云,用紅色粉筆畫了個太陽,用黃色粉筆畫了月牙和星星。接著,我依次在小池塘里畫了一只白鵝,一個鮮紅的氣球,一條彎彎的小船和一顆閃亮的星星。讓孩子從圖上直觀地感受了這些事物,深刻地理解了這種比喻關系,為拓展說話練習奠定了基礎。因此,簡筆畫的適當運用,在理解字詞句的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效率。
利用簡筆畫輔助教學,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撐,有助于解除學生的思維障礙。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一文中,學生難以理解的一個難點是:火車在兩個車頭推拉下沿人字形路線行進。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單的圖形作為學生思維的支點,學生阻滯的思維自然就順暢了。
在教學中,對于一些情深意厚的語句,僅靠抽象的分析,學生往往難以深刻地理解文字,更難以體驗蘊含其中的情感。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古詩《山行》,以簡筆畫輔助教學,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構成了一幅清新絢麗的秋色圖,學生對這樣的具體形象也就有了較強的感受,從而快速產(chǎn)生了語感。再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古詩《小池》,有些學生不明白圓圓的荷葉為什么會有“尖尖角”,教師只須勾勒一枝卷縮而尚未舒展開的嫩荷葉,學生便豁然開朗。如此以簡筆畫輔助教學,就容易突破文本的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用簡筆畫輔助教學,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畫風》,有的學生不知怎么畫風,因為在小孩的頭腦中風是無形的。老師只要用簡筆畫畫出有風時各種景物的變化,學生頭腦中的“風”就有了初步的概念,再讓學生動手在紙上畫風,學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樣做的好處有:一是活躍學生的思維;二是通過畫風理解課文的內容;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人們一般對圖像的記憶要比對文字的記憶更容易、更深刻。在課堂上,我巧妙地依靠簡筆畫指導學生的背誦思路。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我邊講邊畫,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另一方面為指導學生背誦打下基礎。學生結合簡筆畫,如同親臨荷花池,親眼看著那一朵朵美麗的荷花,印象特別深刻,這樣圖文并茂,背誦起來也就瑯瑯上口。當大部分學生都能看圖背誦后,再要求學生脫離簡筆畫來背誦課文。這樣,學生很快就把課文背完了。這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興趣,保持了學生持久的注意力,讓學生樂于背誦課文,積累語言文字,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第一,不是每節(jié)課都用,教師要根據(jù)課文內容的需求,去設計哪節(jié)課哪一個環(huán)節(jié)用,使用時要恰到好處。第二,不是每篇課文都用,如果都給每篇課文設計簡筆畫,那是很不實際的,有時是畫蛇添足,甚至造成相反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師的簡筆畫應注重簡潔而有美感,根據(jù)實際情況在課堂上畫或提前準備好畫。第四,畫的內容要忠實于原文,不能添枝加葉,造成喧賓奪主的畫面效果。
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適當采取簡筆畫教學手段,有利于教學氣氛的調控;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思維水平。只要能切合學生實際、符合課文特點、恰如其分地運用簡筆畫這種教學手段,就一定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