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梅
(浙江杭州東新實驗幼托園 浙江杭州 310000)
本研究通過對當今教育現實中批評教育價值以及“批評成分”把握的剖析,從而科學、藝術性地實施批評教育,探索批評教育的方法和有效策略,爭取家園合作,幫助幼兒戰(zhàn)勝困難,建立自信,促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更好地發(fā)展。研究提示,批評有法,但無定法,批評教育方法和技巧,來自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誠待人,來自于平等、尊重、幫助的態(tài)度,盡管我們的批評未必會有切膚之痛的深刻,但能從尊重幼兒,愛護幼兒出發(fā),幼兒最終會領悟老師的用意。[1]
近期幼兒園負面新聞不斷,對幼兒教育提出更高挑戰(zhàn)。翻看各類教育刊物,發(fā)現人們對表揚情有獨鐘,對家長來說,也是走入“批評教育”的誤區(qū),教子心切,期望過高,看到孩子的不足,抱怨、責怪、橫向比較的現象較多,甚至批評時往往帶著自己的情緒,使孩子失去了信心。[2]
《綱要》指出:“我們既要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弊尯⒆釉谟變簳r代就學會接受批評,無論對一個人完整人格的塑造,還是對促成其事業(yè)的成功,都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3]
教師在選用批評教育時,一定要謹慎,不要愛之心切,也不要嚴之過度,否則就會產生批評的負面效果,在過程中把握以下原則。
1.尊重原則批評教育,其核心是教育人承認自己的過失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其方法則是以尊重的態(tài)度喚醒有過失者心中沉睡的巨人,靠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自己。教育批評的原則是尊重,即之所以批評人,是因為人的美好而非丑惡,是相信人而非鄙視人。
2.堅持性原則由于幼兒的年齡小,自控能力弱,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或錯誤并非一朝一夕說改就能改掉的,需要教師持之以恒、不厭其煩地幫助幼兒改正,切不可有“跟你講了多少篇了,你怎么還是改不了呀,真是無藥可救了”的想法,相反,要對幼兒有信心,教師不防從自身找原因,調整方法或語氣,直到幫助幼兒取得進步。
3.針對性原則批評教育針對的是孩子做錯的事,教師要避免牽扯到孩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斑B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這些帶有貶低意味的話語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們的批評教育是“對事不對人”。
4.差異性原則每個幼兒由于個性不同,需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個性特點,“因人施批評”,比如對開朗、外向的幼兒可以稍微嚴厲一點,對內向、羞澀的幼兒不能過于嚴厲,而是選擇好好與幼兒溝通,切不可“整齊劃一”地用同種方法就想來改變幼兒。
多種途徑,考慮幼兒各方面因素,幫助幼兒戰(zhàn)勝困難,學會認識自己。
1.批評中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引導他們發(fā)現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錯誤。這樣做可以滿足幼兒尊重的需要,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們設計幼兒自我評價的表格,以紅、黃、藍三色貼紙為標準,讓幼兒對自己日常生活的行為進行評價,僅僅體現對完成某項任務的評價,沒有好差比較。
2.批評中考慮幼兒的變化性。注意到批評的變化性,比如幼兒喜歡新鮮,善于變化,我們的批評也要變換情境、情緒,變化批評的角度,這樣才能使幼兒對每次批評都變得敏感,促使幼兒加深對批評的理解,不斷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3.批評中針對幼兒的個別性。幼兒各不相同,個性有差異,有的開朗、率直,有的則內向、羞澀。針對不同幼兒的個性特點,我們的批評也要采取不同手段。對于那些個性外向、開朗者,開誠布公、直截了當、針對問題直接進行批評教育;對于個性內向、怯懦的幼兒,在批評時,則不能當著大家的面,而是進行個別溝通,用委婉、平緩的語氣,旁敲側擊、從不同的角度提醒幼兒,促其自覺改正錯誤,這樣的做法不僅更具藝術性而且更易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4]
1.了解家庭教育中的“批評成分”
以問卷的形式了解家庭教育中“批評教育”的情況。調查顯示,經常批評孩子的家庭占37.3%,從不批評孩子的家庭占46.7%,時而批評的占16%,可見家庭教育中的批評教育存在著兩個極端,“ 經常批評”和“從不批評”占據著重大比例。在“批評方式”中,選擇講道理的占38%,選擇“懲罰”的家長占20%,選擇獎勵的占42%,大多家長是選擇“講道理”、“獎勵”性質的批評,但最終的“批評”效果都不明顯。面對在家庭教育中實施批評教育的困惑,經常與家長保持溝通,實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在園情況,教給家長一些批評的技巧和方法,共同幫助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更加進步,培養(yǎng)孩子正確接受批評、反思自己和改正錯誤的能力。
2.引導家長正確把握批評的度
◆坦城相對,走好第一步。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除了來園和離園的時間,我們還運用多種方式(電話、短信、QQ、網絡平臺、電子郵件、上門家訪等)與家長溝通,每次都實實在在反饋幼兒的情況,表達自己的教育見解,家長發(fā)現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真的很關心,久而久之就會信任教師,這時“忠言也就不會逆耳”,老師批評自己的孩子是為孩子好,而且家長也真真切切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指導到位,邁好第二步。教師是受過幼兒教育專業(yè)培訓的的權威人士,工作中積累著許多教育孩子的經驗,對家長來說,他們教育孩子的路途才剛剛開始,有很多地方需要教師為之“導航”。在獲得家長的信任后,就可以大膽的進行指導,家長們紛紛表示,教育的效果明顯提高。
◆團結協(xié)作,走穩(wěn)每一步。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協(xié)調好家園關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當孩子出現某些錯誤時,并非家庭和幼兒園能獨立進行教育就可以成功的,需要幼兒園與家庭共同配合,齊心協(xié)力幫助幼兒獲得更大的進步。
[1]肖遠軍.新課程理念下學生評價的價值取向探析.西安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
[2]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3]徐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4]周朝森.教育評價理論的新探索.教育研究,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