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河南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
加拿大女作家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1931—)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也是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队H愛的生活》是門羅在2012年出版的作品,這本小說集收錄了她的14篇短篇小說,題材涉及離別、回歸、婚姻、事故、死亡等。
《漂流到日本》是《親愛的生活》里邊的一篇,講述了一個名叫格麗塔的年輕母親努力平衡自己作為女詩人與家庭主婦雙重身份的故事。丈夫彼得是一位嚴謹?shù)墓こ處?,寡言少語,他對妻子的寫作不加干涉,但是,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他覺得精神層面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格麗塔則是一位追求激情和自由的詩人,她在詩人與主婦兩個角色之間彷徨,在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游移,精神倍感壓抑。壓抑格麗塔的不僅是她與彼得婚后10年單調(diào)、繁瑣的家庭生活,還有男權(quán)以及社會等級制度。20世紀早期的加拿大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方面并不接受女性:“評論哪一個政黨無關(guān)緊要,要緊的是一個女人居然信口開河?!盵1]4格麗塔改變自己的機會是她受邀請去出席一場雜志社舉辦的酒會。這次酒會使她逃離了百無聊賴的家庭生活,認識了一位來自多倫多的名叫哈里斯的專欄作家,從此生活發(fā)生了變化。本文從象征意象角度解讀《漂流到日本》,以幫助讀者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中隱含的意義。
火車貫穿于《漂流到日本》整個故事的始終。小說以送別開篇,以迎接結(jié)尾。福斯特曾經(jīng)指出,小說中重復出現(xiàn)的某個片段——其實是反映主題的片段——有一種能夠從作品內(nèi)部縫合整體結(jié)構(gòu),使之產(chǎn)生美感并勾起讀者回憶的力量。福氏把這力量稱為“節(jié)奏”,并把它定義為“重現(xiàn)加上變化”?;疖嚥粌H是表達主題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故事的線索。在小說中,火車從溫哥華出發(fā),在賈斯伯和薩斯卡通??浚K停多倫多,格麗塔經(jīng)歷了三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與人生。
小說的第一個場景是火車出發(fā)前的別離。彼得送別妻子格麗塔和女兒凱蒂,把旅行箱拿上火車后,似乎急于下車。彼得很貼心地把行李箱拿上火車,這個細節(jié)說明他是一個非常愛妻子和女兒的好男人。在彼得眼里,格麗塔是可以信任的好妻子,凱蒂是他們共同關(guān)愛的寶貝——表面看起來一家人幸福和諧。而彼得的“急于下車”暗示了格麗塔行程中既有無數(shù)的新奇體驗,也有無法預知的危險,也暗示了兩人看似和睦的生活下所隱藏的危機。此次妻子出行對于彼得而言是時間很短的小別離,而對于格麗塔則是追求自由和自我價值之旅,是背叛丈夫、女兒以及10年婚姻生活之旅?;疖噯宇A示著格麗塔與彼得婚姻的解體?!八齻兊幕疖囬_動了,而他卻沒有動,火車開得越來越快,他被完全拋到了后面”[1]12。女兒凱蒂非常傷心,她覺得她的爸爸彼得“被離棄”了。火車繼續(xù)向前行駛,格麗塔給女兒講故事的時候,一個名叫格雷格的青年加入進來。格麗塔和她的女兒都被年輕帥氣的格雷格的熱情和魅力所折服。凱蒂下午睡覺的時候,格麗塔跟格雷格喝著酒精飲料。由于與格雷格有著同樣的痛楚、對宗教的不滿、對人生的感嘆,格麗塔突破了道德底線,把女兒拋在一邊,去了格雷格的隔間。格麗塔與格雷格片刻歡愉之后,重回自己包間,發(fā)現(xiàn)女兒不見了,精神陷入痛苦之中?!巴蝗缙鋪恚钊丝謶帧盵1]21,格麗塔頃刻解構(gòu)了之前虛幻的精神追求,極度渴望時空逆轉(zhuǎn):“回去,回去,回到她和格雷格離開之前,在那里停住,停住?!盵1]21凱蒂最終被找到了,她毫發(fā)無損,然而她卻表達了對母親格麗塔的失望?!皠P蒂說:‘別推我!’”然后扭動著身體掙脫開了。“‘你身上的味道很難聞?!f ”[1]23。由于格麗塔身上有出軌的味道,凱蒂對她心生厭惡?;疖嚴^續(xù)前行的途中,格麗塔為自己對女兒凱蒂的疏忽和對丈夫彼得的“背叛”愧疚,當即下定決心做個好母親和好妻子。
就在格麗塔要回歸家庭、忘卻幻想中的情人哈里斯的時候,火車在多倫多靠站。出站的人都有親朋好友迎接,讓格麗塔意外的是,也有人迎接她。
哈里斯接過箱子,摟住格麗塔,第一次吻了她,堅定的吻,仿佛在慶賀什么。
先是震驚,接著格麗塔心里一陣翻騰,然后是極度的平靜。
她試圖抓住凱蒂,就在這時孩子掙脫了她的手,走開了。
她沒有試圖逃開。她只是站在那里,等著接下來一定會發(fā)生的任何事。[1]26
哈里斯的這個吻實現(xiàn)了格麗塔的浪漫夢想,攻破了格麗塔的心理防線,讓格麗塔放棄社會習俗而遵循自己的意愿。在讀者以為格麗塔要擁抱哈里斯的時候,格麗塔的反應卻是“沒有試圖逃開。她只是站在那里,等著接下來一定會發(fā)生的任何事”[1]26。此刻的格麗塔有火車啟動前對哈里斯的期待、行駛途中的放棄和到達終點站的迷茫,其以后的人生究竟何去何從,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反復出現(xiàn)的火車意象不僅是表達主題的重要元素,也是格麗塔所追尋的愛情的象征。她所追求的是精神的慰藉而不是現(xiàn)實的愛情,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回歸家庭,再次面對單調(diào)煩悶的丈夫彼得,接受火車上偷情引發(fā)的道德上的譴責。投入情人哈里斯的懷抱,需要承受未來未知的風險、婚姻破裂失去愛女凱蒂的痛苦?;疖囈庀蟛恢惶N含著希望和救贖,也蘊含著絕望和迷茫 。
從故事開始一家三口的別離到不算最后的接站,門羅一直在探索藝術(shù)與生活之間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彼得是一名工程師,平時很喜歡看電影和讀書,但是很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編寫情節(jié)的人也許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1]3,發(fā)表太多的言論好像沒有了意義。每到此時,格麗塔總是要與彼得爭辯,沖動地問他是否會對一座橋梁發(fā)表同樣的言論。設計橋梁的人盡了最大努力,但他們最大的努力還不夠大,于是橋塌了。格麗塔通過斷橋的例子想讓彼得理解她對詩歌的熱愛、對藝術(shù)的追求。與此同時,斷橋的深層意義還象征了格麗塔和彼得10年無法溝通的婚姻,雖然格麗塔和彼得都盡了最大努力,但還不夠,于是橋塌了。
橋的意象在《漂流到日本》中反復出現(xiàn)。初見格麗塔的哈里斯在送格麗塔回家的路上曾經(jīng)兩次涉及橋:第一次涉及巴拉德街大橋。這座橋象征著連接和跨越兩人心靈的紐帶。兩人越過巴拉德街大橋以后“就這么坐著細細地想”[1]9,格麗塔只是因為哈里斯的“細細地想”而著迷,同時也迷上了幻想中的哈里斯 。第二次涉及獅門橋。獅門橋象征著格麗塔與哈里斯的情人關(guān)系。就在格麗塔以為能與心靈相通的哈里斯成為情人時,哈里斯的話像是狠狠扇了她一記耳光:“請原諒我剛才說話的語氣。我在想我是否該吻你,結(jié)論是不應該?!盵1]10格麗塔的欲望注定了讓自己傷心。
在火車行駛途中,凱蒂由于格麗塔的偷情,孤單一人離開臥鋪,坐在了“兩節(jié)車廂之間,在一塊不斷發(fā)出噪音的金屬板上”[1]22。金屬板也是一種橋,象征著凱蒂心理變化的橋。對于火車上遇到的格雷格,凱蒂開始的時候是非常喜歡的,后來格雷格在薩卡斯通下車時,她以拒絕對其說再見的方式控訴母親格麗塔的不貞行為。橋還象征著變遷。格麗塔找到女兒以后開始反思自己:自己將注意力放到了別處,四處尋覓關(guān)注的對象,卻沒有關(guān)注孩子,這是一種罪惡。她甚至放棄了最喜歡的寫作:“寫詩成了她,凱蒂的母親,將要放棄的一種東西?!盵1]25推而廣之,我們甚至可以把橋的意象延伸至聯(lián)合大街車站中格麗塔與凱蒂走過的斜坡和乘過的電梯,她們最終將由此踏上地面,邁入新的生活。
格麗塔自從在聚會上遇見專欄作家哈里斯,便魂牽夢繞難以放下,故事中更以“她對他如此渴望,幾乎要哭出來”來詮釋女主人公的深情。她的心情很像溫哥華的天氣,帶著陰郁的渴望和夢幻的憂傷。機會終于來了,她的丈夫彼得確定要去隆德工作,而她也受到邀請去多倫多為朋友看房子,“天氣突然放晴,大膽行動的機會突然出現(xiàn)”[1]11。于是格麗塔寫了一封未有稱呼和署名的信:
寫這封信就像把一張紙條放進漂流瓶——
希望它能
漂流到日本[1]11
格麗塔寫了這封信,并通過努力找到了作家工作的報社地址,在漂流瓶空白處寫下了火車抵達的日期和時間,一并以“私人信件”郵寄了出去。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漂流到日本》,但是全文中關(guān)于日本的信息只有這首詩歌。如果直接理解詩歌,加拿大離日本非常遙遠,漂流過去的意義何在?“日本”在整篇小說里只是個遙遠的意象,可以說是女詩人的臨時起意,更是她生命中的必然。在格麗塔與情商很低的工程師丈夫索然無味的10年婚姻里,詩歌中的“日本”寄托了她的生命激情和夢想。“日本”的終點可以是哈里斯工作的報社,亦可以是哈里斯本人,同樣也可以是那個會演話劇、在火車行駛途中偶遇的年輕人格雷格。丈夫?qū)捄袢蚀龋桓缮嫠膶懽?,不發(fā)表意見,包括作為備受歧視的“女詩人”問題。格麗塔與丈夫彼得那種已成習慣的相處變成了無奈與壓抑,而這些正是格麗塔為何幾近瘋狂又毫無理由地愛上初次見面的哈里斯的原因。這種狀態(tài)激發(fā)了格麗塔想要抵達擁有短暫絢爛的櫻花的“日本”。踏上征途,格麗塔因女兒的失而復得反思了自己的“背叛”和“罪惡”,決定做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的時候,生活卻給出意外——哈里斯來了。這是驚喜,同樣也是難題。漂流瓶最終漂到了“日本”,可是這個“日本”真的是格麗塔所幻想的那個能夠寄托靈魂的理想之地嗎?
既然“漂流瓶”最終真的“漂流到了日本”,門羅安排格麗塔在火車行駛途中的偷情行為就很讓人費解,讀者肯定會把格麗塔看成一個行為放蕩的女人。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中說,小說藝術(shù)是“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2]。門羅當然不會以此來取悅讀者,迎合讀者道德評判的癖好。那么門羅為什么要讓格雷格出現(xiàn)呢?這正是門羅的精妙和深刻之處。格麗塔一直游離于男女之性和母愛之間,具體而言,格麗塔與格雷格、格麗塔與凱蒂這兩組關(guān)系使格麗塔在人性中痛苦掙扎。然而,格麗塔心中的漂流瓶最終抵達她所期待的“日本”,她又該如何權(quán)衡詩人格麗塔、妻子格麗塔、情人格麗塔和母親格雷塔這四重身份的利與弊?門羅給出了一個開放式、難以預料的結(jié)尾。
《漂流到日本》描寫的是最簡單而且平凡的故事,沒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然而,門羅卻賦予了它象征意義,使整個故事充滿了獨特的生命力和豐富的藝術(shù)內(nèi)涵。通過象征意象,門羅在作品中揭示了小說主題的深刻寓意?!镀鞯饺毡尽分械拿恳粋€角色都被賦予了更為豐富與復雜的內(nèi)涵,都是為格麗塔的苦悶與無奈做鋪墊。作品中的象征意象也為引導讀者積極參與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動思考小說的主題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火車”象征了格麗塔生活的起點、中途和終點?;疖嚦霭l(fā)前、路途中和下車以后,對于格麗塔而言幾乎是三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皹颉毕笳髁诉B接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紐帶,以及溝通的媒介。“日本”象征著格麗塔幻想中的情人,同時也象征著靈魂深處的自我。女主人公為了女兒的愿望,繼續(xù)和丈夫在一起,還是為了自己的意愿,跟專欄作家哈里斯在一起?門羅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jié)尾,呈現(xiàn)了多種可能。無論讀者順著哪種可能推測,都會講出一個令人難忘的新故事。
[1]艾麗絲·門羅.親愛的生活[M].姚媛,譯.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
[2]米蘭·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