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斐
(鄭州升達經(jīng)貿管理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91)
(一)《國際商法》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涉外性。《國際商法》課程以國際商事交易相關活動所遵守的各類法律規(guī)則與慣例為主要教學內容,而不少國際商事條約和國際商事慣例都是源于英文原版翻譯,因此只有采用雙語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這些條約及慣例。國際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國際商事關系,國際商法的主體則多為位于不同國家的國際商事關系的當事人,這二者均具有較強的涉外性,采用雙語教學更有助于學生構建更全面的國際商法理論基礎。
(二)作為部門法之一的國際商法具有很強的實務性。與其他部門法不同,國際商法涵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實踐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務性。國際商法較少對原理性問題進行研究,而是更側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及技術性。國際貿易專業(yè)學生對口就業(yè)后,面臨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國際貿易合同的訂立與涉外經(jīng)貿糾紛的處理,這些都需要較好的英語水平才能完成。以筆者所在的鄭州升達經(jīng)貿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升達學院)為例,其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專業(yè)(簡稱國際貿易專業(yè))一直在該課程中實行特定模式的雙語教學,以培養(yǎng)既懂貿易、又擅長英語表達的復合型人才。
以升達學院為例,作為地方知名民辦高校的升達學院克服自身短板,為《國際商法》課程實行雙語教學模式提供了較好的教學環(huán)境及氛圍:
首先,為促進對外學術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外語水平,學院每學期均選派學生至國外合作院校進行交流學習,如美國佐治亞西南州立大學、馬來西亞城市大學、韓國世翰大學等。
其次,升達學院設有跨境電商研究所,通過與多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合作,為教師和學生參與實踐構筑平臺。師生借助這一平臺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實踐操作,更加深刻理解國際商事活動的基本法律規(guī)則。
最后,升達學院還為教師培訓和學生實習搭建了校企合作平臺,設有專業(yè)教師掛職鍛煉制度,教師可進入外貿相關行業(yè)領域掛職,學生則可利用課余時間到這些單位進行涉外實踐。上述制度安排和措施均為升達學院在《國際商法》課程中實行雙語教學提供了可能。
(一)民辦高校采用雙語教學模式面臨的困難。首先,民辦高校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升達學院雖是民辦高校中的佼佼者,但是囿于招生區(qū)段和生源質量,學生總體英語水平不高,如果貿然采用雙語教學,會導致學生聽不懂、拖慢教學進度的結果。
其次,民辦高校雙語教學師資匱乏。承擔《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師包括筆者在內基本都出自法律專業(yè),雖然精通國際商事法律規(guī)則,但是英語口語能力卻相形見絀,在學校層面也缺乏專門的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培養(yǎng)計劃。
再次,雙語實訓教學流于形式。在《國際商法》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少,實訓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如果采用純英文的實訓案例,學生通常無法準確理解案例的具體內容。如果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實訓案例,又缺乏現(xiàn)成資源。
最后,筆者曾在國際貿易專業(yè)《國際商法》課程考核中嘗試出過英文表述的簡答題,結果有部分學生就錯誤理解了題目意思。因此《國際商法》雙語教學在考核模式上尚需改革。
(二)民辦高校《國際商法》課程雙語教學模式設計。對于民辦高校來說,一開始全面實施雙語教學確有上述困難,可以逐步探索、推進。
1.合理設置《國際商法》先修課程。建議在開設《國際商法》課程前,開設《經(jīng)濟法》等法律類課程以及《國際貿易實務》等貿易實務類課程。通過這些先修課程,使學生初步掌握經(jīng)濟領域里的法律規(guī)則及國際貿易實務知識;通過開設《商務英語口語》、《外貿函電》等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2.注重雙語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和構建。民辦高校普遍缺乏雙語師資,建議可采用引進人才與自我培養(yǎng)相結合的模式構建雙語師資隊伍。在招聘教師時,優(yōu)先聘用擁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的人才,鼓勵教師積極申報教育部的對外訪問學者項目,選派部分教師到涉外實務部門進行掛職等。
3.采取多樣化的雙語實訓方式??梢栽囆幸韵码p語實訓方式:
第一,典型案例討論。選取英文難度適宜的典型案例、并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完后由小組代表發(fā)言。
第二,合同訂立過程模擬。由學生分別代表締約雙方,分組準備,再由代表出面盡量采用英文談判,模擬訂立國際貨物買賣、運輸?shù)群贤?由教師點評過程。
4.選擇適合民辦院校的雙語教學模式。在民辦院校實施雙語教學,不宜采用全英文教學??紤]到學生的英文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可將英文教學比例設置為20%左右。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運用簡單淺顯的英語口語授課,讓學生慢慢適應。升達學院的《國際商法》課程通常開設在大三或者大四,此時大部分的學生均已通過英語四級,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較容易接受這種模式的雙語教學。基于《國際商法》這門課程術語多的特點,教師可提前安排學生預習,并在講授時對重要詞匯和術語進行重點講解,從而提升雙語教學效果。
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各國商貿往來日益頻繁,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毋庸諱言,民辦高校進行雙語教學模式探索本身就具有先天的資源不足等劣勢,需要廣大師生的自愿投入。民辦高校教師應當迎難而上,加大時間和精力投入,而學校在課程安排和學期考核等方面也應給予相應支持,鼓勵教師勇于進行雙語教學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