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龍
(江蘇省漣水縣軍民小學 江蘇 淮安 223400)
寫作是創(chuàng)造精神產(chǎn)品的過程,又是將思維成果轉化為文字符號的過程。他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明顯的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性。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激發(fā)興趣是啟發(fā)思維激活內因的手段。如何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下面簡單談談我的幾點認識。
不少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生搬硬套,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象尼?首先用自己的眼睛,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人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必須尋找到源頭,方有甘甜的水喝。”其實這“源頭”就是我們豐富的生活,讓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真正的創(chuàng)作源泉。
有些活動學生沒有親自參加,不能寫出真情實感。如做飯、洗衣、除草、拔河活動等,先讓學生親自實踐,通過實踐,學生了解了活動的過程,目睹了當時人物表情、動作,體會到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再讓學生動筆寫,這樣,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興趣極其高漲。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提供了全新的作文素材,使學生作文時,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出的作文內容也就具體多了。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學生的情感需要在作文中表露出來,老師只有運用情感的推動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大都敏感自信,愛思考愛遐想,這樣才會有話好說。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起步作文中滲入玩的成分,讓學生在玩中學,結合玩來寫,學生自然會有興趣。在指導作文時,教師應根據(jù)習作的內容,先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顒忧疤岢鲆?活動中注意提示,活動后引導回憶。學生在樂中玩,在玩中說,在說后寫如此,學生的習作興趣濃厚,寫出的作文感受真切。
興趣和成功是連在一起的。學生的作文,如果有機會得以展示,他們就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地激起其寫作興趣。為此,教師應注意為學生提供展示作文的機會。平時除推薦佳作到報刊外,還堅持每周用一定的時間專辟“優(yōu)秀日記欣賞”,請日記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同學上臺朗讀自己的文章。讀后讓小作者談體會,同學討論,找出“閃光點”加以賞析。開展這一活動時,給每個學生以機會,讓大都數(shù)學生都有賞析的機會。同時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在教室墻上辦“優(yōu)秀習作展覽”,向家長展示學生的習作成果。臨近期末,又組織學生編輯“班級優(yōu)秀作文日記選集”,讓大都數(shù)學生的“作品”得以展示。
每次作文,我要求學生以真對待,選出一些較佳習作,編寫作文???名曰《春芽》張貼出來,并在課堂上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以點帶面,讓學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們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一直存在學生作文教師改的現(xiàn)象。在作文起步階段,我認為必須養(yǎng)成學生自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我一方面向他們介紹古人錘字煉字的故事,講述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改出來的道理,提高他們認真修改草稿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學生做好草稿后,選擇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導學生仔細推敲。修改后,讓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運用這樣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為了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批改作文的能力,從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評改方面,除了教師本人評改外,還采用學生互評或者自評的形式。具體做法是課前老師瀏覽了學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課堂上進行審題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優(yōu)缺點,示范評講兩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標準,然后讓學生批改,可互評,可自評,先找出優(yōu)點,再指出缺點,重在鼓勵,然后教師收上來再閱,貼出優(yōu)秀習作。這樣學生親自參與了作文批改,所以對本類作文的寫法要求理解更為深刻。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平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相信老師和學生都會在寫作中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