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四川省劍閣縣元山初級中學校 四川 劍閣 628315)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推進,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也對自身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進行了不斷創(chuàng)新,并且將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其中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我國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導致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無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1.1 學生們缺乏學習興趣。學生積極投入到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水平。但是相比于其他學科,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中的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對于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們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方面的難度,如果教師始終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進行教學,就會導致學生們對于所學內容感到枯燥[1]。同時由于初中學生的性格又十分的活潑好動,很容易導致初中學生對較為枯燥的課程內容缺乏學習方面的興趣,從而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1.2 教師教學水平較為低下。以往我國進行教學改革之前,教師們都是以傳統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體,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始終存在著道德與法治不屬于重點考試的范圍這一錯誤認識,從而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這門學科的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同時當前我國現代社會的教學正處于持續(xù)發(fā)展階段,教師要想促進自身教學效果的提升,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但是很多教師對于這一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始終都滿足于現狀,從而嚴重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
2.1 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并且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背誦大量的知識點和記憶點,對于學生們來說較為枯燥,很容易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們積極的投入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同于其他的理論類學科,要想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學生們進行課本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讓學生們經過學習之后能夠自主形成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因此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或幻燈片的形式將教學中需要講述的內容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使學生對感性材料產生興趣,從而集中注意力,主動參與課堂討論中[2]。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讓友誼之樹常青》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積極的投入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幫助教師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們將與最好的朋友的合影向學生們進行展現,進而向同學們講述與朋友之間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到友誼對于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課程所講述內容,促使學生自然主動地投入知識點的學習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2.2 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教師作為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教學的主要引導者,要想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并且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教師不僅需要深入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并且在教學期間將正規(guī)的教學內容運用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教師應該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新型的教學措施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們進行《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之中的視頻向展示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場景,同時為了讓學生們在這過程中理解教學中所描述的內容,可以向學生們提出幾個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問題,比如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并且從科學的角度闡釋這一問題的現實性。通過多媒體視頻的引入,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夠讓教師在教學期間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對于幫助學生們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也有著極大的幫助,有利于學生們學習成績的提升。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存在著學生們缺乏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水平低下方面的問題,對于課程教學的開展有著極大的阻礙。因此在新課改下,為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需要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同時還要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幫助初中生思想品質及行為習慣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