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八井子鄉(xiāng)八井子中心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515)
語文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載體,積淀了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和先賢智慧,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語言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的課程,對每個孩子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影響深遠。在教學實踐中,由于不同學齡段的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方式各不相同,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和多元化教學才能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研究并掌握不同學齡段的課堂教學技巧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非常重要。[1]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國民教育非常重視,提出了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全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現(xiàn)階段,我國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教育占據(jù)主要部分,是基礎教育的陣地。眾所周知,小學教育總共有六個年級,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開設了語文課程,并且是主要的課程之一。如果按照學齡段來劃分階段,那么小學語文的學習大致可以劃分為一、二年級的初級階段;三、四年級的中級階段;五、六年級的高級階段。這三個不同的學齡階段不僅代表著小學生的成長進步過程,而且呈現(xiàn)出了對教學技巧的不同需求,需要廣大教職人員重視和行動,更好地完成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2]
根據(jù)上文劃分的小學生不同學齡階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分析并實施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技巧,讓小學生更樂于學習語文知識,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躍起來,在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快樂的成長,這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目標,也是國民教育的初衷。
小學階段的一年級到二年級屬于初級學齡階段,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校園,年齡和智力都處于啟蒙增長階段,在語文學習中,小學生大多還局限在幼兒園的娛樂式氛圍中,學習意識和接受能力都非常薄弱。針對這種學齡段的實際情況,教師必須尊重客觀事實,用愛心和技巧實施哺育式的課堂教學。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用自身的熱情和愛心耐心引導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根據(jù)相關研究,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中的有效學習時間最多才能持續(xù)十五分鐘,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個規(guī)律,用好課堂開始后的十五分鐘教授新的語文知識,提前做好教學計劃和課堂設計,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學習到應該掌握的新知識。在完成十五分鐘的高效學習后,最好通過快樂的學習方式,讓小學生放松和改善狀態(tài),比如可以通過每一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溫習一下拼音字母,唱幾首幼兒園時期就學過的兒歌等,這種合理的教學安排不僅能夠高效地完成語文課堂教學,而且能夠增加他們對語文的熱愛程度,能夠為后續(xù)的教學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小學時期的中級學齡段是指三年級和四年級時期,經(jīng)歷了前面兩年的小學學習生活,大部分的學生都適應并進入了小學語文的學習狀態(tài),基本都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學習語文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學習方式和學習熱情還處于形成和鞏固時期,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必須不停地糾正錯誤的學習方式和消極的學習行為。從中級學齡段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來看,這個階段進入了生字和關聯(lián)詞語的學習,并且會擴展到一些簡單的語句理解和表達。根據(jù)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教師除了繼續(xù)堅持快樂課堂的授課原則外,還應該開展一些多媒體教學活動,用身邊人和身邊事傳授并幫助學生理解生字的意義,通過熟悉的事物往往能夠最快地讓學生接受新的知識。在課堂實踐中,我們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個學齡段的學生在遣詞造句或者語句表達時很容易出現(xiàn)口頭式表達,毫無修飾和潤色,這既是兒童思維的直觀體現(xiàn),也是語文學習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多加引導,列舉一些優(yōu)秀的范例,最好讓同班同學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現(xiàn)身示范,激勵并鼓舞更多同學用功學習,取得優(yōu)秀的語文成績。
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高級學齡段是指五年級和六年級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小學生進入了小學學習的最后階段,接受能力和學習方式都比較熟悉,并且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一些獨特的想法。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主觀意識,尊重并鼓勵學生中良好的觀點和行為,在日常的教學課堂和校園生活中盡量做到亦師亦友,共同學習和進步。一般而言,在進行了前面幾年的語文知識籌備后,這個階段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都進入了駕輕就熟的狀態(tài),學習方式和能力基本具備,但是由于臨近畢業(yè)升學,而且他們有時小學校園中的學長學姐,一些同學難免會有不良的社會思維和散漫作風,對于這種情況,要想搞好語文教學,教師必須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的事物,通過談心和溫情感化讓所有的學生回歸到學習的正軌上來,通過創(chuàng)造溫馨的課堂氣氛圓滿地完成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學習。[3]
小學是兒童進入知識殿堂的開始,是培養(yǎng)和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過程,也是促進他們邏輯思維和智力進步的階段。語文作為中華兒女的主流文化,我們必須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技巧實現(xiàn)不同學齡段的教學目標,把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承給祖國的花朵,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學習到良好的文化知識,在不同的學齡階段都有所收獲和進步,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成長為未來的棟梁之才。
[1]王晶,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技巧分析,名師指導.
[2]陳江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合作[J],江蘇教育研究,2011(02).
[3]甘曉娟,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