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第三中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隨著新課標的教學改革,物理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物理課堂需要營造輕松快樂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物理課,逐漸發(fā)展到喜歡學物理。如何讓學生喜歡物理是需要教師思考和實踐的課題。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沒有疑問就沒有思維,積極的思維往往是由疑問開始的,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的關鍵處設置疑問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越新穎,刺激性越強,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和探究的欲望,人的思維最活躍是在新的有趣的問題亟待解決之時。把知識和情景有機地結合起來的,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進行新一輪學習,它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使學生的探究欲望達到最濃烈狀態(tài)。學生有了探究的興趣,探究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動力,而教師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把這種探究動力長久的保持下去。如在教師講慣性現象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當我們坐行駛的公共汽車上遇到的各種不同的狀況,當公共汽車殺車時,人突然向前傾倒等這些現象,學生就體會到了慣性現象從而引起學生興趣。教師或學生提出探究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提出的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感到探究的必要。問題可以從實驗開始,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現象開始,和實際生活聯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新課改要求,物理教師要和學生平等交往,教師要愛護學生,使學生喜歡老師,相互建立親密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利用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特長,與學生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創(chuàng)設融洽的氛圍。這樣,在教學中利用愛的遷移,使學生由喜歡物理老師到喜愛物理學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能轉化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把以和物理老師交往為快樂遷移到以學習物理為快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
學好物理的另一點是教師須投學生之所好,針對學習效果差的課堂,尋找癥結所在,并想辦法解決,從讓學生不反感到慢慢喜歡,在課堂時給學生提供機會和空間,如讓學生當講師給同學們上課,使他們很好的展示自己,課堂效果也顯而易見,這樣可以將簡單的內容學的更透。有學生講解,也有學生為老師進行評價,教師只是作適當的點撥,這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做教師的不易,這項任務交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尋找到了學習物理的快樂。還可以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每個人都爭著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整堂課就在學生討論、探討中進行著,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的“個人意義和價值”,并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給他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激發(fā)起學生探究的活力。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歸宿。首先,要善于挖掘物理教材,從課本基本內容來拓展問題。教師要根據課標的要求,熟知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重點分析,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這部分內容,并能熟練運用。其次,要善于利用課本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生發(fā),拓展問題。第三,改進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方法,注重在作業(yè)中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以拓展問題。
教學中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藝術特點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想象、思考,進而發(fā)現問題。
學生從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后,我們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例如,指導學生尋找、收集資料,讓學生來實驗、研究,組織學生討論猜想、主題探究活動等,讓學生滿懷興奮與激情,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應當扎實抓好。引導學生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加深對抽象物理要領的理解,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來得出物理規(guī)律。理解物理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物理規(guī)律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物理學知識運用到現代科技。比如;火箭技術運用到航空航天,就幫助人類探究外太空。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在物理教學中,傳授知識是前提,培養(yǎng)方法是關鍵,提高能力是目的。因為知識是方法的載體,方法則是能力的體現。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熱情鼓勵,積極引導,通過類比、聯想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掌握獲取知識方法的靈活性;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具體表現為在常規(guī)思維解題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挖掘特殊的思維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總之,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對實際出發(fā),充分挖掘學生主觀能動性,巧妙設計課堂作業(yè),以欣賞的態(tài)度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特別應注意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點”,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使學生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習成績進步,學習能力提高;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由感觀上的快樂轉化為內在的快樂,長期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就能自覺地克服學習困難,保持學習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