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鈞 金 鑫
電影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以故事情節(jié)、矛盾沖突和劇情的發(fā)展過程戲劇的反映歷史或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現(xiàn)代藝術形式。音樂以簡短、精悍的形式在電影中出現(xiàn),它在電影中具有揭示影片思想、描繪特定場景、提升人物感情、渲染影視氛圍、推動劇情發(fā)展等作用。一部優(yōu)秀的影片,一定是兩者最佳的融合精品。
音樂起源于人們的勞動,人們創(chuàng)作它,是為了用音樂影響人們的情感、情緒,并使之產生共鳴,達到凈化心靈,啟迪智慧,與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相溝通的目的。而電影是人們勞動生活之下產生的各種經歷的真實寫照,因此,音樂與電影聯(lián)系緊密,電影里不可缺少音樂。正是因為這樣,影視音樂必須緊緊圍繞真實生活和電影的抽象意義深度融合,它不是純音樂,而是為影視作品而存在的音樂。不同時代,社會經濟形態(tài)不同,意識形態(tài)各異,音樂藝術也相應具有各時代特征。在電影中,音樂體現(xiàn)某一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審美需求和審美理想,運用該時代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賦予影片特定的時代特征,借以增強影片真實感和藝術魅力,同時還可以喚起特定觀影群體的共鳴?!稇?zhàn)狼2》的主題音樂及片尾冷鋒看到龍小云的視頻、字幕中的“《戰(zhàn)狼3》敬請期待”來看,吳京的“戰(zhàn)狼”系列不僅會有3,還可能會有4,給人以回味與期待。這部主旋律電影,當然是電影可以表達的領域,在每一個橋段中都說:“只有我們中國才能救你”,它的內容與音樂讓觀眾始終感到“中國力量”?!吨袊匣锶恕分羞\用了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蘇芮的《一樣的月光》、齊秦的《外面的世界》、崔健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等,所有這些音樂作品都是20世紀八十九代年人們在街頭巷尾、卡拉OK廳里吼著唱的歌曲,這些婦孺皆知的歌曲,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唱出了人們內心想說卻無法表達的話語?!笆俏覀兏淖兞诉@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改變了我們?”是《中國合伙人》貫穿始終的問號,“一開始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摸爬滾打之后才明白,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在歷經歲月之后,希望即使改變不了世界,但也不要被世界改變?!薄吨袊匣锶恕愤\用《光陰的故事》不僅傳遞出陳可辛導演對一代創(chuàng)業(yè)人堅定不移追求夢想的敬佩,同時更流露出對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濃濃地追憶。如同歌曲中所唱,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路程。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如同歌曲中所唱,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里繽紛的書簽,刻畫著多少美麗的詩,可終究是一陣煙。如同歌曲中所唱,“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三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淚的青春”,體現(xiàn)了不同的時代特征。正如奧地利作曲家漢斯·艾斯勒曾說:“音樂像一個旁觀者對畫面進行評論?!碑斢^眾聚精會神地欣賞故事時,音樂潛移默化地作用于觀眾的聽覺,其引導作用可能不被觀眾感知,但正是這不被感知的音樂,強化銀幕視覺效果,使觀眾從中品味,自行獲得導演的意圖。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作為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們忙亂的生活多一份和諧,顛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煩躁的心情多一份寧靜。所以說,哪里有人類的足跡,哪里就有音樂。在影視畫面中,人物外部動作和言語動作有可能只是人物內動作的表象,甚至是假象,而人物的真情實感則需要觀影主體在欣賞影片時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不知不覺分擔角色的喜怒哀樂,甚至與片中角色共同產生認同感來獲得體驗。通過音樂可以表現(xiàn)角色在與周圍環(huán)境和其他人物的矛盾沖突中產生的心理活動,體現(xiàn)人物內心的潛臺詞,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生動。以最新2016年10月的一部票房較高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插曲“全世界誰傾聽你”。這首歌的曲調創(chuàng)作時完全貼合了這部電影的最后一幕:在一個山水秀麗,宛如仙境的圣地——稻城,兩個主人公的重逢與幸福的愛情。歌曲開頭與結尾運用中國民族樂器和手風琴,營造了一種鄉(xiāng)村自然的純凈風格,之后的節(jié)拍都采用輕節(jié)拍,沒有很重的吉他與鼓,主旋律用的都是鋼琴與手風琴,舒緩中娓娓道來愛情的真諦,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意猶未盡之感。這個簡單的例子詮釋了電影音樂這一種奇特的藝術形式在電影中所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改編自曹禺的代表作《雷雨》,背景則影射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后唐。講述了欲望與命運深淵帶給人的希冀、掙扎和折墮?;适抑g明爭暗斗,復雜的人常倫理,王子為保母親周全謀權篡位,卻最終放棄赦免而自盡。伴隨著王后的哀嚎和打翻在空中的湯藥,一切在重陽夜的秋風里終結。這部電影音樂運用的極致之處,要數(shù)奪權之戰(zhàn)結束之后的音樂處理了:奪權之戰(zhàn)后,大王與王后在臺階上對話,同時音樂起,低沉緩慢的輕音樂預示著悲慘的結局。隨后,屬于皇后的叛軍被帶上斬首,此時大鼓奏起震耳欲聾的鼓點與帝王野心勃勃而富有冷酷意味的腳步聲相互交織,漸漸地音樂再次響起,這時交響樂和大合唱出現(xiàn),配合著沾滿鮮血布滿一地的菊花與尸體被新地毯蓋住,皇宮在橫尸遍野中恢復了堂皇。之后,笛子、揚琴、古箏渲染出重陽節(jié)的氣氛,配合合唱音樂,莊嚴的歌詠中透著悲涼。最后,伴著笛子凄涼婉轉的曲調,王子拔劍自刎,鮮血涌入大王給王后配置的毒藥中,強烈的低音弦樂與合唱哼鳴漸漸響起,伴隨著鼓點和速度加快的音樂,預示著結局的到來。剎那間,笛聲戛然而止,毒藥揚起,灑在皇家菊花臺的中央,頓時菊花臺被毒藥腐蝕崩裂,一首《菊花臺》融合著濃濃中國古風與哀愁響起,悲劇的結尾,全劇終。這種通過樂器配合達到傳達人物情感和故事劇情的方法,在國產電影中較常見,但也是最能扣人心弦的表達方式,一旦用好了,可以為電影爭光添彩。
為讓影片結構更緊湊,內容更飽滿,電影中經常運用音樂蒙太奇銜接前后兩場戲或兩個段落;同一時間不同事件若干組畫面的交替;同一事件若干不同側面的交替,或從一個時空跨越到另一個時空。在這些分散鏡頭組合成完整有關聯(lián)的藝術整體的過程中,音樂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吨袊匣锶恕分羞\用《國際歌》銜接了四組內容:成東青三人在體育館演講;新夢想學生考托福、GRE和雅思的分數(shù)柱狀分析圖;王陽在正修建的第二期新夢想學生宿舍前上課;孟曉駿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簽證模擬面試。運用幾個畫面就將“新夢想”及其主要創(chuàng)業(yè)人介紹給觀眾?!锻炼溥M行曲》濃縮孟曉駿、良琴十幾年的光陰,一首曲子、幾組畫面不僅見證了他們成長、成材的過程,也讓觀眾見證兩人青梅竹馬的愛情歷程。而一曲《Leaving On a Jet Plane》則將成東青突然得知蘇梅簽證成功、機場送蘇梅,王陽機場送Lucy、焚燒詩集等多個情節(jié)融為一體。通過使用各種帶有明顯情緒暗示效果的音樂可以作為敘事提示的標志,暗示即將到來的信息,引導觀眾進入預定的敘事情境。音樂作為一個重要的造型因素已經越來越受到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重視,它已經成為電影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敘事元素。根據(jù)影片整體的基調以及情節(jié)需要所設計或創(chuàng)作的音樂,電影音樂對畫面不僅起到一種輔助的用,而且可以起到渲染影片情緒、補充畫面內涵、傳達畫面思想、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感染觀者情緒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影片的藝術效果。比如,昆丁導演的知名作品《殺死比爾》就運用了日本作曲家Tomoyasu Hotei的歌曲《人性的戰(zhàn)爭》,同樣這首歌也用于《變形金剛》中,像這種震撼性較強的歌曲,用于電影高潮部分或揭示結局是非常好的選擇。對于青澀青春類電影如《匆匆那年》,由王菲演唱主題曲,這首歌由林夕作詞,梁翹柏作曲,兩位音樂大師對電影深刻的理解加上王菲空靈的嗓音,將所有人青蔥歲月的記憶抽出,夾雜著傷感,引人流淚。又如《陪安東尼度過漫長的歲月》,主題曲由陳奕迅演唱《陪你度過漫長的歲月》,歌詞的華麗文藝,電影畫面的唯美動人,再配上陳奕迅磁性的嗓音,讓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有些觀眾無法理解的細節(jié)及情感也在音樂中表達出來,這就是音樂在電影中起到的令人無法想象的效果。被稱之為經典的《菊次郎的夏天》,電影配樂《summer》是著名作曲家久石讓創(chuàng)作的配樂,這首歌的明快悅耳,使人內心充滿愉悅?!秙ummer》穿插于整個故事中,讓各段情節(jié)都有溫情的感覺,它讓觀眾隨著音樂的愜意感受故事,也讓觀眾隨著音樂的變化感受故事的微微起伏,音樂也同時將天真無邪的正男和地痞的小市民菊次郎兩人的性格及旅途中產生的友情、親情、溫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特別是主旋律演奏樂器鋼琴和提琴,利用跳躍性,充滿靈動的表達方式將兩位主人公帶入場景,同時,音樂的變化也表達出二人旅途中因為性格與生活習慣迥異而不順,卻始終充滿積極與樂觀。
電影音樂學問很深奧,上面的論述僅僅是皮毛而已,相信在新時代電影發(fā)展的路途上,電影音樂的形式會有更多更好的融合創(chuàng)新,有更多種音樂組合出現(xiàn)在電影中。隨著社會歷史的延伸和時代主題的變換,筆者認為,寫實性的音樂應多多涌現(xiàn),在有著超脫世俗的曲調中添加更多貼近生活的元素,應廣泛應用輕音樂與合唱的融合,在電影中發(fā)掘人聲哼鳴或無詞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