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娃
(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農機推廣站,內蒙古 科爾沁 137423)
定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對新機具和新技術的宣傳、引進、實驗、選型和推廣等;對農牧民進行技術培訓指導,為農牧民提供新政策和新技術的信息服務;行政管理工作,安全質量檢測、農機監(jiān)理等。
農機推廣人員通過對新型機具、新技術的試驗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適應性和經濟性等的科學評價將質量可靠,性價比高的新機具推薦給農牧民。并對農牧民進行現場指導和安全使用知識做好宣傳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農牧民收入的增加,網絡化的普及等等原因,有能力的農牧民自行從商家選購農機,廠家直接指導和服務農牧民。減輕了農機推廣人的工作量,然而,又出現很多問題。農牧民購買農機時候很多都只是考慮了價錢便宜或單單相信廠家的宣傳廣告,沒考慮到自己的需求或是實用性。后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廠家也是單單對農牧民進行了使用操作的指導,忽略或根本沒有做到安全保障知識的宣傳。帶來很多矛盾問題。
由于最近幾年市場出現的農機種類多,農機推廣人員的人數有限,做不到對市場每一個新出來的機型技術和安全方面做完全的掌握和了解。
對本機構登記的和沒有登記的機型做出統(tǒng)計和整理,掛在自己網站,微信平臺等。以便讓廣大的農牧民購買機型時候有個參考的方向。同時對農牧民購買的從外地或未在本機構登記的機型補充做好記錄,及時對這些機型做好檢測和安全方面的指導。
提高農機推廣人的素質,保障推廣人的待遇,解決好生產廠家,用戶和農機推廣之間的銜接和溝通。面對機型的不斷更新和更換,作為農技人員要始終把學習抓好,面臨新的挑戰(zhàn)迎難而上,克服自身的不足,發(fā)揮好常在一線工作的經驗,對自己有信心,去面對技術上的不足,發(fā)揮出自己在崗位上積累的經驗,給農牧民提出可利用的有價值的建議,給廠家提出對當地需要的機型,真正做到,農牧民需要什么,廠家生產什么,減少了農牧民的支出,加大了廠家的收入,減輕了推廣人員的工作負擔,真正做到互利互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