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立國
(富榮鎮(zhèn)人民政府,遼寧 富榮 123123)
近年來,以日光溫室為主的保護地栽培迅猛發(fā)展,伴隨著經濟水平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對蔬菜,特別是無公害蔬菜的需求越來越高。本文基于以上問題對提高保護地蔬菜種植技術水平及增收經濟效益的途徑予以分析,提出規(guī)?;N植、生產專業(yè)化、市場化經營等三項措施,為蔬菜種植真正達到高產、高效,提高農民收入,并提高了保護地蔬菜的經濟效益。
規(guī)?;N植,可以嚴格控制種植環(huán)境,統(tǒng)一管理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流程,嚴格遵守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標準,從而實現(xiàn)生產規(guī)范化,并為提高產品產量及質量奠定基礎。采取方法為合理安排種植茬口 根據市場需要安排茬口,不僅可以填補市場空缺,而且蔬菜價格較高,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收益。主要種植茬口有以下幾種:
越冬茬 即在10月份播種或定植,至翌年6月初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至5月份。栽培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辣椒、西葫蘆、茄子、豇豆、菜豆、厚皮甜瓜、苦瓜、絲瓜、扁豆和香椿等。
秋延后茬 即在8月份播種或定植,元旦前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種植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菜豆、芹菜、甘藍、生菜、筒蒿和芫荽等。
冬春茬 即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育苗,2月份定植,6月底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4至6月份。種植品種同秋延后茬。
越夏茬 即在日光溫室內于夏季增種一茬蔬菜。一般6月底定植,9月下旬采收結束。種植的蔬菜為番茄、芹菜、苦瓜和佛手瓜以及生育期短的速生菜等。
推廣應用設施栽培的先進技術,如節(jié)水灌溉技術、小型輕便農業(yè)機械、電腦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使設施栽培逐步實現(xiàn)機械化、信息化,是降低成本、提高蔬菜競爭力的關鍵。
主要是對溫室結構的改良,如安裝使用自動化電動卷簾機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原來的大路蔬菜了。因此開發(fā)與引進名優(yōu)蔬菜品種,可提高蔬菜生產效益,滿足市場需求。
通過改造溫室結構,在夏秋季節(jié)進行喜溫性蔬菜播種,深冬收獲上市,蔬菜價格高,可使菜農收益大幅增長。
許多蔬菜在高溫多雨的夏季生長不良,產量低,品質差,因而出現(xiàn)蔬菜供應的夏淡季。通過覆蓋遮陽網,可降低光照強度和溫度,防止雨水沖擊,減輕病蟲危害,使一些不耐高溫的蔬菜安全越夏,保證夏季蔬菜供應。這樣,可充分利用溫室閑置期,延長夏季蔬菜供應期。
在溫室內安裝簡易的重力滴灌系統(tǒng)或自動化滴灌系統(tǒng),進行膜下灌溉,既節(jié)水、省工、高產,又可大大降低溫室內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在薄膜內側涂抹滅滴靈(抗凝水劑),能消除薄膜內側的水滴,改善設施內部光照條件。
主要采用燃放沼氣法,這樣在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可提高溫室內溫度。采用這種方法,蔬菜一般可增產20%~40%,且能提早上市,提高商品性增加耐貯性。
此法高效、省工,施藥時每個溫室僅需3~5min,不用水,避免了因施藥而引起空氣濕度升高所引發(fā)的病害。而且用藥量可節(jié)省50%以上,藥塵分布均勻。
在種植設施蔬菜前,要根據以前的市場需求量,確定合理的種植品種以及各品種的種植規(guī)模,進而保證保護地蔬菜能夠按預期進行。同時為了擴大銷量,拓寬市場,給菜農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建立專業(yè)的銷售團隊,與大型超市合作,不斷拓展市場,提高銷量。進而不斷擴大種植面積,使蔬菜種植業(yè)產業(yè)化、規(guī)?;?,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種植成本降低,便于管理,更是提升了蔬菜銷售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