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安
(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1)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英語教學
呂 安
(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1)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的進一步融合,要求教師的英語教學方法要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新教育,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到達有效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有效;英語教學;微課;互聯(lián)網(wǎng)fffffc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的進一步融合,信息技術作為輔助英語教學的一種手段已經(jīng)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廣為接受和使用。信息技術對于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正努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英語教學的深入,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一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只有利用了信息技術的課堂英語教學才是優(yōu)質課堂。這就出現(xiàn)了許多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的英語教學設計。教師有時候在課堂上完全變成了一個信息技術的播放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導者。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才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英語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英語教學中的深入,教師不能僅僅只會使用PPT、插入背景音樂、播放圖片等功能,要深入挖掘各種信息技術設備的功能服務于課堂。例如在學習《英語日常用語》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英語日常用語的人物圖片做成拼圖小游戲。上課時,先讓學生到電子白板上做拼圖游戲。當學生把拼圖拼好時,教師適時地問:“拼好的人物是誰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俊贝藭r,學生的好奇心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對于接下來的學習,自然而然地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中的簡單小功能輔助英語教學,例如探照燈功能、幕布功能、計時器功能等等。如在學習《城市英語》的時候,英語教學設計中設計從世博會引入。我就利用“探照燈”設計了一個小環(huán)節(jié)。我把上海世博會中的中國館圖片擋上,然后用電子白板中的探照燈只顯示了中國館的一小部分,讓學生猜圖片的內容。隨著探照燈的移動,學生猜的五花八門,猜的最多的是故宮。當我最終揭曉答案的時候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藭r,無論猜中與否的同學都興致高昂,這對于接下來的學習無疑是強有力的助力。一部分教師的思想往往被束縛著,看到別的老師怎么利用信息技術他就怎么用,卻沒想到自己也可以開發(fā)一些功能,真正做到讓信息技術為我所用,為英語教學服務。
近幾年來,一個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視野中,那就是“翻轉課堂”。這種英語教學模式非常新穎且高效,但并不是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學科、所有的課堂都適合這種英語教學模式。那么,這種英語教學模式是不是對于有的學校、學科就完全不可取呢?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胺D課堂”中的精髓之一“微視頻”,即微課,就是我們可以采納的一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我們可以把微課靈活地穿插在我們的日常英語教學中。如果學生做不到回家看微課,那么我們就可以把微課帶到課堂上觀看,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上復習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錄制好的關于總結知識點的微課播放給學生,這樣既形象直觀,又節(jié)省了不少時間。教師也可以利用課間、自習課統(tǒng)一播放微課,為課堂節(jié)約時間。教師甚至可以把微課放到班級群里,便于有的孩子上課沒聽懂,課后重復學習。同時家長也可以觀看微課,便于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教育不應該局限于某一種或幾種模式,只要是有利于教師教,有利于學生學的模式都是好的教育模式。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各種各樣的學習軟件也充斥在我們周圍。我們教育工作者可以篩選一些輔助英語教學的軟件加以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教師能夠把這些輔助英語教學的軟件充分利用起來,就大大增加了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的時間。比如有很多學校使用鴻合i學、優(yōu)教通、云朵課堂等軟件輔助英語教學。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它們輔助英語教學,還可以通過這些軟件發(fā)作業(yè)、批作業(yè)、整理信息等諸多功能。這就為教師減少一部分的工作量,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這些軟件在手機、電腦或平板上學習、課堂作答、交作業(yè)等等。另外家長也可以利用這些軟件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便于家長及時調整好家庭教育。
自“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理念的提出,讓也教育從封閉走向了開放。每天面對著海量的網(wǎng)絡資源,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處于學習之中?!盎畹嚼蠈W到老”不再是空談,而變成現(xiàn)實。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怎么把網(wǎng)絡資源引入課堂英語教學呢?我們可以在上課之初明確本節(jié)課的英語教學目標,布置相應的任務,簡單的任務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來完成,較難的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到網(wǎng)絡中找尋答案。但教師需要提供一些相關的網(wǎng)站供學生參考,避免學生盲目查詢浪費時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和小組成員在網(wǎng)上討論,讓課堂充滿學習的氣氛。在這一英語教學設計中,學生已經(jīng)變成信息的收集加工者,而不再是老師。網(wǎng)絡學習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一種習慣。
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云端存儲進行英語教學。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有的課程涉及的范圍太廣,不便于學生查找。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前把收集的學習資料放到網(wǎng)絡云盤之中。課堂上,要求學生到云盤中找尋自己需要的材料來完成自主學習的內容。這樣學生既鍛煉了學習的能力又不至于浪費太多的時間。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推動著教育的發(fā)展,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趨勢下,信息技術在改變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同時,也在改變教師的觀念和學習的方式。教師要基于網(wǎng)絡技術,不斷開發(fā)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出有效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
[1]郭小平,張文蘭.從教師心理探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高原期”現(xiàn)象[J].中國電化教育,2011(09).
[2]張瑩,張秀琦,劉東芝.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教學信念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1(08).
[3]張雁玲,鄭新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環(huán)境下外語教師信念探究[J].外語教學,2011(04).
[4]殷和素.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內涵詮釋[J].外國語文,2011(03).
[5]馬武林,張曉鵬.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外語電化教學,2011(03).
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624(2018)01-0088-02
呂安(1999-),女,吉林長春人,本科,主要從事英語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