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紅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對剛?cè)雽W的兒童來說,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低年級孩子要想較快地進入語言學習狀態(tài),就必須大量識字。新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部編義務(wù)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寫字的編排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會認識300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因此低年級的識字課比較多,如果不講究方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生字沒興趣,學習效率也低。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讓枯燥的識字課變得生動有趣,下面就來談?wù)勎覀€人的思考和探索。
一、聯(lián)系生活、整體識記
不同的漢字有不同的記憶方法,教學時可以進行必要的字形分析,以逐步發(fā)展學生的識字能力。如果新學的漢字中某一部分是已經(jīng)認識過的獨體字,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但是課堂教學中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避免對每個字都分析,尤其是要避免對漢字中不認識的部件、字形太過復雜的部件進行分析。其實在小學生眼中,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他們更喜歡從一個整體上進行識記漢字,特別是學生識字量還處于很少的階段。如,部編教材識字單元第一課《天地人》,要求認識“天、地、人、你、我、他”。可以充分借助書本插圖,讓學生說說圖意,在看圖說話中引出“天、地、人”3個字,地可以出示“沙地、綠地、田地”的圖片和詞語換一個語境復現(xiàn)“地”:可以通過師生對話引出“你、我、他”3個字,把識字和日常表達結(jié)合起來,充分借助日常用語進行聽讀、正音識記。
識字要兩手抓,一處抓認識教材上的字,另一處是利用各種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在日常生活中,識字的機會和渠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如,看懂課程表準備好學習用品,認識同學名字協(xié)助老師發(fā)放作業(yè),去超市認識商品的名稱、走在馬路上看馬路名和商店名、乘坐公共汽車時聽播報語音的同時看站名等。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識字,養(yǎng)成見到生字就認一認,讀一讀的習慣。定期舉辦“識字大比拼”、“識字我能行”等小組識字比賽,讓學生自我展示,匯報近期的識字收獲,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
二、隨文識字、感悟情景美
隨文識字是寓識字教學于閱讀之中,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把學生帶入感性的情景中,并以此為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即語境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了兒童的非智力因素,給學生開辟了廣闊的思維與想象空間。隨文識字教學法,環(huán)節(jié)簡單,結(jié)構(gòu)緊湊,緊扣興趣,重在誘發(fā)學生對漢字的想象美,具有情景美的特征。
例如,課文《烏鴉喝水》中有“喝、渴、找、怎、旁、許、辦、法、高、升”等生字。教師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隨著故事情節(jié)出示生字。一年級的孩子會把烏鴉誤認為喜鵲。為此,我們可以準備一幅烏鴉圖片,讓孩子們看清烏鴉全身是黑的。烏鴉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點,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學生知道“渴”和“喝”的區(qū)別,就不會混淆。“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找東西一般會用到手,所以找是“提手旁”。關(guān)于“怎”字的教學,可以先準備一個口小高頸的瓶子,里面放了半瓶水,,然后拿著烏鴉圖片做演示。因為烏鴉的嘴短,瓶子細,烏鴉喝不著,怎么辦呢?相機出示“怎么”這個詞語。這時,烏鴉開動腦筋。它看到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相機出示“旁邊”和“辦法”兩個新詞。其中,筆者在教“辦”時,特別說明:“想辦法,要動腦筋,要用力氣,所以兩邊的點不能丟。”最后,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教師邊講邊問,學生邊聽故事邊回答、認真識字,興趣盎然。在這里文章就是情景,隨文識字就是將漢字通過內(nèi)心的視像轉(zhuǎn)化為鮮明可感,有聲有色的畫面,使語言文字與情感體驗融為一體,共構(gòu)同生。
三、學會朗讀、鞏固識字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三個階段的朗讀都提出來明確目標:第一學段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梢?,三個階段都非常重視朗讀,不只籠統(tǒng)地提出朗讀課文,還針對文本個體,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秋天》課后題“朗讀課文,注意‘一字的讀音變化”;《雨點兒》課后題“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讀好停頓”;《青蛙寫詩》課后題“青蛙寫的詩句里有逗號和句號,請你圈出來?!边@些朗讀要求非常明確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落實。其實在學習朗讀中,學生就及時地鞏固了生字。
除了課文,識字教材也是學生學習朗讀的好素材。如,識字第5課《對韻歌》,音韻和諧,朗朗上口,可以讓學生反復誦讀,看圖想象畫面,理解字詞的意思,及時鞏固生字。又如識字第8課《小書包》,由6個詞語和一首輕快、活潑的兒歌組成,6個詞語可以作為指導學生讀出詞語連接、停頓,注意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和輕聲的讀好詞語的素材。如此,在反復誦讀中,學生不僅積累了語感,也鞏固了生字。
在教學中如果注意以上策略,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將識字與日常生活、語言情景緊密聯(lián)系,孩子自己就能輕輕松松學會更多的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