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曉春,竇麗芳
(1.隨州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湖北 隨州 441300;2.武漢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湖北 武漢 430040)
近些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越來越頻繁,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檢測,推動了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的快速發(fā)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生物技術的應用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技術的應用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們將對食品安全檢測當中所應用到的生物技術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作出貢獻。
生物技術是隨著時代發(fā)展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技術不僅能夠減少檢測所需要的費用,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檢測的效率。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問題逐漸出現,單一的檢測技術已經無法更好地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1]。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將生物技術作為基礎,并且以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各項標準作為參考,同時加入其他一些相關的技術原理,提出了一種更新的食品安全的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相比傳統(tǒng)檢測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我國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生物傳感技術是一種由固定化并且具有化學分子識別功能的生物學科、轉換器件以及放大裝置所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tǒng)。生物傳感器的組成部分主要為換能器、生物敏感元件以及信號處理放大裝置。生物傳感器基數在食品的安全檢測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時在食品安全檢測費方面也有著許多其他技術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2]。例如,傳感器技術對食品安全檢測速度非???,同時所需要用到的食品的樣品較少,不會產生浪費的情況;在分析的過程當中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對所需要檢測的食品進行持續(xù)的分析,并且對食品的安全性進行自動檢測。由于生物傳感技術有這些相關優(yōu)勢,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到過程當中,通常會用來對一些魚和肉以及相關乳制品的新鮮程度進行檢測,或者是用來對食品的口味來進行檢測,這些方面檢測當中會頻繁應用到生物傳感技術,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嚴格監(jiān)控各種食品的烹飪水平,保證食品安全。
基因探針法又被稱為分子雜交技術,這一技術的主要檢測對象為DNA,因為基因所具有的變性、重復性以及堿基的精準互補配對等特征,使人們能夠對DNA中的序列進行檢測。在我國現階段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DNA探針雜交法可以分為相同雜交以及異相雜交兩個部分,這種技術離不開對基因探針的應用。近些年來,我國基因探針雜交技術已經在食品安全檢測當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基因探針雜交技術能夠更好地在食品安全檢測的過程當中檢測出食品中所含有的李斯特氏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以及志賀氏菌等微生物,對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進行更加細致的檢測。相比于傳統(tǒng)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而言,基因探針雜交技術具有操作簡單的優(yōu)勢,并且在特異性方面相比于傳統(tǒng)檢測技術更強,同時相比于傳統(tǒng)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具有更高的靈敏度,這些基因探針雜交技術所具備的優(yōu)勢使在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時所得出的結果變得更加準確,但如今我國基因探針雜交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對其不斷進行完善,以確保能夠更好地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
生物芯片技術是大量的生物識別分子按照預先所設置的排列固定于一種載體表面,并且對分子的特異性親和與反應來分析各種分子的含量的一種技術[3]。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生物技術,同時在高通量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一般來說,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傳統(tǒng)的食品安全檢測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同時檢測步驟需要多次重復,這樣不可避免地會使食品安全的檢測結果出現誤差,導致檢測結果不標準的情況出現。而生物芯片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利用生物芯片技術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可以減少人力的使用,使檢測自動進行,減少了人力方面的投入,同時應用生物芯片技術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還能夠保證食品安全檢測所得出的結果準確度,只需要一次檢測,大大節(jié)省了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提高了食品安全檢測的效率。但是現階段我國生物芯片技術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無法對多細胞組織樣品當中檢測基因的位置進行確定,同時生物芯片技術也無法對食品當中蛋白質的調節(jié)功能進行檢測,因此,我國相關的研究人員還需要努力探索蛋白類芯片,并將其應用到食品安全檢測中,為食品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免疫技術的原理主要為抗體以及抗原的結合反應,把免疫技術分為免疫標記技術、免疫沉淀反應以及免疫凝集試驗3類[4]。免疫檢測是在生物學檢測當中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檢測方法,免疫檢測除了具備其他幾種檢測方法都具備的優(yōu)勢之外,相比于其他檢測技術所需要消耗的成本要更低,分析容量也比其他檢測技術要大,同時免疫檢測對食品安全進行檢測的效果也相比起檢測技術要好。免疫檢測技術主要是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研究,就現階段而言,免疫學檢測技術當中應用比較多的技術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這種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食品安全的檢測當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的主要操作流程主要是將酶與抗體進行結合,形成一種酶標抗體,這種酶標抗體當中不僅具有抗原抗體的反應功效,同時還存在著酶的底物催化特征,在遇到其他的抗原之后,與相應的底物進行配合,則可以根據相應的底物顯色的程度來對抗原進行相應的評估。因此,酶聯(lián)免疫實驗通常來說都被應用在對食品當中鮮活組織探測以及對一些基因工程改造生物體的前期進行檢測,以確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作為保證我國發(fā)展的基礎問題,食品安全的檢測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隨著食品數量以及種類的不斷增加,人們對食品檢測的要求也就變得越來越嚴格,食品的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只有將生物技術更多地應用在食品安全檢測當中,并且對其不斷進行完善以及改進,才能保證我國食品安全,為人民身體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