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寧,唐偉懿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
丹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及根莖,謂之“赤身”,列為上品[1]?!端幍洹酚涊d:丹參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丹參在傳統(tǒng)中醫(yī)及現代藥理方面的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水聲,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2]還可以治療熱入營血的煩躁不安和心陰不足的心悸失眠;常與金銀花、蒲公英配伍治療瘡瘍癰腫及乳癰初起?!度杖A子》載:“養(yǎng)心定志,通利關節(jié)。治冷熱勞,骨節(jié)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邪心煩?!盵3]丹參與檀香、砂仁配伍,以達到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各種血瘀證;單味為末(丹參散),即可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與婦科月經相關的疾病。古有“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之說。其活血化瘀,化瘀而不傷正的特點恰巧符合中醫(yī)基礎理論對于中醫(yī)美容的指導思想:皮膚潤澤以氣血為本,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通過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而達到美容功效。
丹參化學成分有脂溶性的二萜醌、維生素E和水溶性的丹參素、迷迭香酸、酚酸等,二萜醌主要包含丹參酮、隱丹參酮等;酚酸主要包含丹參素、紫草酸、原兒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等[4]。
2.1 抗氧化作用 丹參水溶性的酚酸類,特別是丹酚酸A和B,具有清除自由基、很好的抗氧化、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5]。同時丹參酮和維生素E均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廣東藥學院王紅麗、吳鐵等人通過對衰老模型小鼠, 通過灌服丹參酮或維生素E,42 d后,檢測小鼠血液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代謝產物丙二醛等與小鼠衰老相關的因素,實驗結果表明:丹參酮抗氧化作用主要通過提高皮膚抗氧化酶活力和增強成纖維細胞活性的途徑來達到,維生素E則通過有效地清除皮膚中脂質過氧化代謝產物途徑進而達到抗氧化的效果[6]。中藥丹參的功能基因學研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抗病抗逆機制的研究對于抗衰化妝品的應用將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意義[7]。
2.2 抗菌消炎作用 丹參酮具有明確的抗菌、抗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用于治療皮膚感染特別是耐藥菌株的感染,療效可靠。氧自由基與炎癥關系比較密切,所以當提及丹參的抗炎作用往往是針對其脂溶性成分進行研究。因此,研究具有很強的抗脂質過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水溶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將對丹參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具重大意義[8]。研究發(fā)現丹參部分成分具有抗過敏的功效,其中4種丹參酮類化合物發(fā)揮主要作用[9]。
2.3 抗痤瘡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作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從十幾歲的青年到四十幾歲的工作族,或多或少地受所謂的“青春痘”即痤瘡的煩擾?,F代以總丹參酮為主要成分制成片劑、油膏劑及化妝品,用于治療癰瘡、燙傷,消除瘢痕、淡化色沉等[10]。丹參酮膠囊也因為其主要成分丹參酮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雄激素的作用在臨床廣泛應用[11]。
2.4 其他藥理作用 丹參可以很好的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上海第一醫(yī)學院中山醫(yī)院的楊學義、姚瑞明等人研究丹參素對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藥理作用,通過對實驗兔的臨床觀察及心電圖的相關改變,證明了丹參的水溶性成分丹參素可作為治療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梗死的有效藥物。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王新月等同學通過觀察丹參、紅花水溶液的有效成分對心肌缺血小鼠的灌注,發(fā)現丹參配伍紅花對心肌的保護作用明顯增強[12]。同時對于消化系統(tǒng)、肝臟、腎臟有很好的藥理作用。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形成,促進骨折與皮膚傷口的愈合。調節(jié)組織修復與再生,抗消化性潰瘍與抗腫瘤等作用[13]。
丹參具有分布廣泛、生命力強、種植方便、容易獲得(一年四季均可得到)等自身優(yōu)勢[14]。含中藥在內的植物提取物應用于化妝品中的歷史悠久。早在殷紂時期,就出現了胭脂。《中華古今注》中有所記載,稱之為“燕脂”[15]?!渡胶=洝防镉涊d:“荀草,服之美人色?!鼻貪h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專門討論了美容藥物,如“葳蕤久服去面黑,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載有方藥,很多成為了美容效方,如麻子仁丸可治療皮膚粗糙;防己黃芪湯可預防小皺紋的產生等等。東漢末年中醫(yī)外科鼻祖華佗,創(chuàng)制了“漆葉青黏散”(即黃金散),經常服用“壽百余歲”。醫(yī)學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備急方》中,將美容的內容作為專題論述,是中國最早的美容專篇?!皬堎F妃面膏”“楊白皮散”“令面白如玉色方”等為其代表性美容配方。篇中還重點記載了治療粉刺、酒渣鼻、黧黑斑的方藥,至今為后人所沿用[16]。著名醫(yī)家孫思邈集唐以前醫(yī)方之大成,使美容方得以“家家能悉,人人自知”。其著作《千金翼方》(滅瘢方)中記載:丹參、羊脂和煎,滅瘢神效。用蜜涂之,效果佳。唐代王燾所著的《外臺秘要》收集了胭脂、口紅等化妝品的制法,同時用天然中藥提取物精制成香料、色素,進一步充實了美容中醫(yī)學包括中藥提取物應用于化妝品中的內容。
3.1 中藥丹參應用于化妝品是以中醫(yī)藥理論為基礎 中醫(yī)強調以整體觀作為主導思想,調理臟腑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作為主要途徑,來實現清顏面、美肌膚、除面瑕的目的。中藥美容強調“以內養(yǎng)外”,皮膚潤澤以氣血為本,氣血和則面目澤[17]。具有與現代化妝品完全不同的思路,而丹參功效及現代藥理作用符合中醫(yī)的整體觀思想。
3.2 丹參的發(fā)展?jié)摿?丹參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起到淡斑,改善膚色,使皮膚滋潤有光澤的作用;丹參還可以加快細胞新陳代謝,有利于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體外,有效地防止色素堆積、皮膚衰老等情況的出現。丹參酮對痤瘡丙酸桿菌高度敏感,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痤瘡。除了應用于面部皮膚美容及膚用化妝品領域,丹參中含有的維生素E及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具有生發(fā)烏發(fā)的作用,用于洗發(fā)香波、發(fā)膜、護發(fā)素及彈力素等發(fā)用化妝品中,改善黃發(fā)、斷發(fā)、白發(fā)等損美性頭發(fā)狀況[18]。丹參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在弱酸環(huán)境下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更加符合人們對護膚化妝品及發(fā)用品的需求條件。
3.3 安全有效、綠色天然 “綠色”將是21世紀化妝品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中藥原料天然、性質穩(wěn)定、不良反應小[19]。中藥作為原料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化妝品中的原因是其既具有藥效還具有營養(yǎng)的優(yōu)勢,而且效果和緩,適合作為化妝品的功能性添加劑。特別是在調色及賦香方面,中藥的優(yōu)勢極其明顯。無論是美容機構的專業(yè)線化妝品,還是人們日用化妝品,其中香料大多含有人工合成香精,具有賦香作用的中藥一般均含有芳香性揮發(fā)油類成分,故中藥的賦香劑使用起來更加安全。而色素一般為合成色素原料,其中多含有重金屬鉛、汞等成分。對皮膚刺激性比較大,同時這也是現代人皮膚愈加敏感,問題性皮膚增多的主要原因。天然色素,特別是中藥色素及中藥賦香劑將成為今后化妝品色素的發(fā)展方向。而丹參也屬于中藥的一種,也同樣具有安全有效、綠色天然的功效。
綜上所述,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具有滋潤、美白、防曬等功效的中藥化妝品陸續(xù)上市,在人們對化妝品的功效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中藥化妝品無疑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但從現在的市場規(guī)模及市面知名度角度分析來看,中藥化妝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純植物提取物配方常為幾種,多達幾十種,而真正有效的中藥成分含量卻極低,很難達到預期的美容療效。2)中草藥的制備提取工藝并不成熟,缺乏規(guī)范的定量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同時萃取工藝仍需進一步的完善。3)中藥要發(fā)揮其最大功效,與其合理地配伍密切相關。并非所有中藥提取物都可以作為添加劑自由地添加到同一產品中,操作不當,不但會影響產品的功效及穩(wěn)定性,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目前就是缺少這種嚴格并且標準化的規(guī)范體系,為了促進中藥化妝品的研究及開發(fā)工作,當務之急是要實現中草藥添加劑產業(yè)的標準化。
[1]杜錫賢,史傳奎,范玉.當代中國皮膚科臨床叢書.第二輯[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5:168-169.
[2]陳蔚文.中藥學[M].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276.
[3]杜錫賢,史傳奎,范玉.當代中國皮膚科臨床叢書.第二輯[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5:168-169.
[4]張曉川.丹參的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及其在化妝品領域中應用和發(fā)展[J].牙膏工業(yè), 2009, 19(4):35.
[5]張曉川.丹參的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及其在化妝品領域中應用和發(fā)展[J].牙膏工業(yè), 2009, 19(4):35.
[6]王紅麗,吳鐵.丹參酮和維生素E抗皮膚衰老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3, 23(12):861.
[7]宋經元,羅紅梅,李春芳,等.丹參藥用模式植物研究探討[J].藥學學報, 2013, 48(7):1099-1106.
[8]楊西曉.丹參水溶性成分的組織修復作用研究概況[J].中醫(yī)藥學報, 2004, 32(3) :73.
[9]范慧霞.中藥丹參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新疆中醫(yī)藥,2007, 25(5):114.
[10]王葆方,程艷紅.新編美容本草[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 2005:81-82.
[11]石乃玉,董華民.丹參酮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師雜志, 2001, 3(2):150-151.
[12]王新月,張倩,張永和.中藥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作用概述[J].吉林中醫(yī)藥, 2013, 33(6):641.
[13]徐云.丹參藥材及復方丹桂顆粒藥學研究[D].長春: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2010:8.
[14]王慶浩,陳愛華,張伯禮.丹參:一種中藥研究的模式生物[J].中醫(yī)藥學報, 2009, 37(4):2.
[15]劉寧.美容中醫(yī)學[M].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8-11.
[16]陳景華.美容保健技術[M].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9.
[17]張蓓蓓,刁婷婷.傳統(tǒng)活血類中藥的美容藥理及其作為植物提取物在現代化妝品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6, 33(9):1221.
[18]谷建梅.化妝品與調配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5):76.
[19]謝艷君,孔維軍,楊美華,等.化妝品中常用中草藥原料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 2015, 40(20):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