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艷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基于問題式學習方法(PBL)+基于課堂學習的教學法(LBL)結合教學與單純LBL教學法在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在該院從事護理工作的36名護士,隨機分成兩組,各組18名,對照組運用LBL教學法,觀察組采用LBL+PBL聯(lián)合教學方法,對比、分析兩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教學效果評價。結果 觀察組各項理論、操作考核成績相比對照組,均高于后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學效果中,觀察組除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外的其他內容相比對照組,均優(yōu)于后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培訓中,采用PBL+LBL結合教學法,可達到預期培訓目的與效果。
[關鍵詞] PBL+LBL教學法;糖尿??;護士培訓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b)-0081-02
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工作,可提升糖尿病整體治療效果[1]。該院在2015年專門成立了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小組,針對各科護士36名開展PBL+LBL(基于課堂學習的教學法)結合教學,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基于該院各臨床科室,從中挑選護理人員36名,組建糖尿病聯(lián)絡小組,均為女性;將護士隨機分為兩組,各組18名,對照組中,年齡區(qū)間23~43歲,平均31歲;工作年限:5名2~4年,13名5年以上;學歷:2名中專,10名大專,6名本科及以上;在內分泌科輪轉過3名。觀察組中,年齡區(qū)間22~42歲,平均30歲;工作年限:4名2~4年,14名5年以上;學歷:2名中專,9名大專,7名本科及以上。兩組年齡、職稱、工作年限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單純采用LBL教學法培訓,觀察組采用PBL+LBL結合教學法。
1.2.1 成立培訓管理小組 組建培訓管理小組,小組成員有護理骨干(2名)、內分泌科護士長(2名)及糖尿病學組組長,在共同參與的前提下,完成培訓計劃及考核方法的制定,指導執(zhí)行。
1.2.2 LBL教學 ①準備課程內容。以《糖尿病臨床標準化護理》(劉世晴、莫永珍主編)[2]為課程教材。內容有:糖尿病概念、糖尿病定義、治療糖尿病的各種口服藥物、糖尿病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項目、飲食營養(yǎng)治療、患病期間的管理、妊娠糖尿病、胰島素注射規(guī)范及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等,將上述內容制作成多媒體幻燈、宣傳手冊等。②培訓形式。在護理部指導下,要求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定期參加培訓,1次/周,3學時/次,授課老師為糖尿病??谱o士,以課堂形式講授,并進行操作演示,共24學時。培訓結束后,考核小組成員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經(jīng)考核且合格后,負責培訓本科臨床護士,另對本科糖尿病患者開展護理與健康教育工作。
1.2.3 PBL教學 ①準備課件。有報道指出[2-3],成人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時,效果最好,而成人的學習意愿密切相關于其需要。所以,在制作課件前,需先開展調查,對患者比較感興趣或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收集,從糖尿病質量控制小組檢查中所查出的問題及聯(lián)絡護士在開展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當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作為教學案例。另外,以這些問題的解決為重點,設計課件。如:圍手術期患者怎樣開展飲食指導;血糖高患者是否需少吃飯等。在小組活動前1周,將所備問題以短信的形式,發(fā)送至各位聯(lián)絡護士,并將薦糖尿病護理相關網(wǎng)址推薦給聯(lián)絡護士,聯(lián)絡護士依據(jù)這些問題,查詢對應知識。②組織討論。14 d培訓1次,90 min/次,持續(xù)3個月。每節(jié)課開始前,先由授課者闡述此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教學方法與目的。分組(2組),各組9名。針對事先所布置問題,各組派2名,分別扮演護士與患者,從各種問題中隨機抽取3~5個問題,模擬現(xiàn)場情景。然后,自由提問,單獨解答或共同解答,組內討論或組間討論、交流,授課者對討論節(jié)奏加以控制,并協(xié)調兩組間關系。討論后,指派代表(1名),針對各問題,展開系統(tǒng)化闡述,其他成員給予補充與完善。對于一些存在較大爭議問題,授課者需進行解析,最后各組進行點評,發(fā)表自身意見與看法,提出今后改進策略,開始下一循環(huán)。在該過程中,授課者需與學員交流臨床中的典型實例,語言要做到通俗易懂。
1.3 評價方法
①教學效果評估。培訓管理小組結合教學內容,依據(jù)常見病例進行命題,進行針對性考核,百分制計分,其中40分為基礎理論題,即客觀題,60分為病例分析題,即主觀題。操作考核內容:胰島素注射技術掌握情況及血糖監(jiān)測技術掌握情況,百分制,取均分。②學員問卷調查評價。設計調查問卷,此問卷下設多項目(8個),各項目均為選擇題,以“是”或“否”作答,均必填。該次研究共發(fā)放36份問卷,均成功收回。
1.4 統(tǒng)計方法
運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t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平均考試成績對比
觀察組理論總分(88.34±4.72)分,對照組理論總分(73.49±4.93)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231,P=0.000);觀察組客觀題分(38.00±1.80)分,對照組為客觀題分(35.74±2.9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2.768,P=0.009);觀察組觀察組操作平均成績(95.09±2.42)分;對照組為(84.62±4.8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8.195,P=0.000)。
2.2 兩組護士對教學效果調查評價對比
教學效果中,兩組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差異不顯著,其他內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endprint
3 討論
糖尿病的護理管理單憑個人無法實現(xiàn),需團隊協(xié)作才能完成,即由糖尿病教育者、患者及其家屬和醫(yī)師組成,各構成缺一不可。針對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開展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有報道指出[4-5],約有96.8%的護士認為該科室需開展糖尿病知識方面的培訓。在臨床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最多的便是護士,因而護士能夠及時找出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各項糖尿病知識,護士均能牢固掌握,且能熟練運用各種教育技巧;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患者了解更多有關糖尿病方面的知識,這有助于提升患者迎合治療積極性,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升其今后生活質量。而采取PBL+LBL結合教學法對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進行培訓,能夠實現(xiàn)2種方法的互補與完善。在向患者傳授基礎知識時,用LBL教學法來培訓,授課者可結合培訓計劃與目標,充分運用自身知識經(jīng)驗及臨床經(jīng)驗來教學,這不僅對各項知識點的記憶有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強化這些知識的理解與把握。但也有不足之處,即護士在整個培訓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往往是以被動姿態(tài)來接受、學習知識,因此,這對于培養(yǎng)護士主動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甚至受此影響,還會讓護士養(yǎng)成慣性心理,產(chǎn)生不利于工作開展的依賴性,因而阻礙各種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而對于PBL模式而言,其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有流程安排,如提出問題、角色扮演、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等,能夠將學生原本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成積極、主動學習。通過激烈的課堂討論,能夠加深學生內容理解,準確把握知識中的重難點。LBL教學法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完整的的糖尿病教育知識架構。而將2種方法相結合,能夠提升學員的臨床實踐能力,增強授課效果,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糖尿病教育者,從而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綜上所述,觀察組各項理論、操作考核成績相比對照組,均高于后者;教學效果中,觀察組除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外的其他內容相比對照組,均優(yōu)于后者。由此可知,采用PBL+LBL結合教學法,相比單純LBL教學法,有著更佳的整體教學效果,可顯著提升護士學習成績,有助于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的提升,提高健康教育及臨床護理能力,還能激發(fā)學員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參考文獻]
[1] 趙琳,崔妙玲,李麗蓉,等.LBL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ICU??谱o士培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3):274-275.
[2] 劉世晴.糖尿病臨床標準化護理[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3] 劉秋鳴,趙改麗,韓瑛婷.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社區(qū)護士2型糖尿病延續(xù)護理培訓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 33(20):63-66.
[4] 蘇亞民,耿海華,潘閩.PBL+L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18):47-48.
[5] 張學榮.糖尿病聯(lián)絡護士專科護理管理行為量表的研制及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