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玲玲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陜西地建土地綜合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西安 710075
目前,我國的經濟正在飛速發(fā)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流入土地,造成土地大面積的污染,如今,情況還在惡化,土地污損范圍正在不斷擴大,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斷增強,土地污染已經成為嚴重的一個問題。根據調查研究,到2009年為止,我國由于工業(yè)生產以及自然災害導致?lián)p毀的土地大概為900萬公頃。其中,每年因為開發(fā)各種礦產造成的土地損毀大概是幾百萬畝,超過一半的是農用地。所以,要確保我國18億畝耕地的安全使用,處理因土地污染而造成的各種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土地工程技術研發(fā)的重視,通過工程技術修復土地。目前對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復相關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由于各地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土壤的性質和氣候以及污染的時間長短都有所差異,而且污染源也不近相同,在對土地污染修復治理時不能使用統(tǒng)一的方案,也沒有一種修復技術能夠修復所有污染土壤,所以,導致土地治理的難度增大,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將其列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污染土地物理修復技術指的是通過使用物理的方法對污染的土壤進行改善,從而使其物理性質發(fā)生變化,將化學污染物質同土地分開,或者降低土壤的毒性的過程。幾乎所有受污染的土地都可以用該技術,該技術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修復后的土壤十分穩(wěn)定,也是目前能夠治標治本的技術。但是也有其缺點,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會降低土壤自身的肥力,比較適合小范圍的、土壤污染嚴重的地區(qū)。
物理工程措施由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組成。客土技術是將污染后的土壤與未被污染的土壤相混合,使污染的土壤覆蓋在植物表面,避免與植物的根相接處,使根部不受污染物的影響,此外,降低污染物的濃度,使危害降到最低。換土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將污染的土壤全部換掉,移進新的沒有遭到污染的土壤。深耕翻土技術指的是將地下的未被污染的土壤翻上來,將上下的土壤互換,達到降低土壤污染濃度的目的。這幾種技術各有優(yōu)缺點,如對污染相對嚴重的地區(qū)可以采用客土和換土技術,反之,對那些污染相對較輕的地方適合采用深耕翻土??屯梁蛽Q土技術這兩種技術能夠快速的解決土壤污染的情況,但是解決的并不徹底,只是降低了土壤表層的污染濃度,污染物沒有減少,很可能會因為與雨水滲入地下而造成地下水污染,所以,這兩種技術適用于那些性質穩(wěn)定的、不易移動的污染物。這兩種技術也會降低土壤的肥力,因此,之后需要加以施肥,適用于污染范圍較低的區(qū)域。
化學淋洗技術指的是以化學試劑作為輔助,將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達到降低其毒性的目的,再通過重力的作用將淋洗液注入于土壤中,從而將土壤中的污染物提取出來,實現(xiàn)土壤與污染物徹底分離的技術。該技術所使用的溶劑或者是化學試劑應該是能夠溶解相應的有毒物質或者是通過化學反應降低污染物的毒性。
化學氧化、還原技術即向土壤中注入一定量的氧化、還原劑,將污染物中和為低毒甚至是無毒物質的過程?;瘜W氧化、還原技術的方法是在污染區(qū)鉆取深度不同的井,之后通過設備將氧化、還原劑注入井中,做到氧化、還原劑和污染的土壤中充分接觸,將污染物中和為無毒物。此技術能夠實施的三個關鍵因素:氧化、還原劑、注射井、抽提井。在進行鉆井前需要對土壤的和地下水進行研究,研究地下土層的特征,探出污染區(qū)覆蓋面積和實際地點。
對污染嚴重的地區(qū)進行修復時,要結合土地的污染程度,并根據土壤性質的差異性,開發(fā)出能夠快速高效的、并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修復劑,在使用有效后,建立專門的生產線,大批量的生產試劑。目前,耕地中最為普遍的污染是農藥和化肥污染,在對其進行修復時,首先要對土著微生物的激活及降解范圍進行分析,開發(fā)微生物菌劑及其營養(yǎng)物質的配制;開發(fā)出能夠對土壤的性質微生物的檢測和監(jiān)測方法。上述方法能夠大大地降低污染物的濃度,修復土地結構,而且能夠做到穩(wěn)定的修復,花費的成本相對較低。
礦山土地大部分是受酸性廢水、礦山尾礦的污染,要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如物理修復,氧化、還原法或者是微生物修復法,在此基礎上,針對酸性廢水,建立相應的處理系統(tǒng),避免土壤再次受到污染。礦山污染土地修復工程技術將采用鈍化/穩(wěn)定化的修復技術,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優(yōu)化尾礦污染土地植物修復技術。
由于各地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土壤性質存在差異,污染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對土壤進行修復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理方法或組合,從而做到快速、高效、以最低的成本修復土壤。總之,隨著國家對環(huán)境的逐漸重視,相信很快經濟、有效的土壤修復技術將會研發(fā)出來,復合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不久將會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