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麗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長慶小學)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就是一種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糧,無論是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諧繁榮的和平年代,任何國家的興衰、朝代的更替,音樂與歷史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和特殊的情愫。音樂是有力量的,音樂是有感情的,音樂是會表達的一個特殊的生命體,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
音樂帶給我們的享受與收益是那樣的多,那么小學階段接受音樂教育一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音樂課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有哪些作用呢?
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特別的重,據調查很多孩子都有厭學情緒。作為教師,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孩子對音樂是非常喜歡的,尤其是上音樂課特別積極。很可能是音樂課輕松,音樂課沒有作業(yè),音樂課可以釋放壓力……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從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fā),就會發(fā)現音樂是一種有助于調節(jié)心理與情緒的方式。課堂上,我們并非僅是教學唱歌,相應的要進行音樂欣賞。
音樂也有高低之分,雖沒有嚴格的界限,但是根據個人性格及喜好音樂風格的不同,在聽、學、品、評中,會逐步提高對音樂美的接受能力,建立音樂美感。從而形成具有個性風格的音樂審美觀,久而久之就會自然而然發(fā)現音樂中的雅俗之分,深淺之別。我們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對教師的模仿唱,對錄音機里的聽唱和自己嘗試去唱,從中不但獲得了樂趣,也接受了音樂欣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也促進了人格、情性的陶冶。音樂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源就是審美。音樂美感的初步建立,為孩子們的音樂學習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音樂美感和審美情趣的建立,也就是一個人喜歡和愛好音樂風格的培養(yǎng)。一個學生喜歡哪種音樂,和學生的家庭、經歷、性格、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都有關系。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愛好,并鼓勵他們要把個人興趣與愛好更大化,進而通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用音樂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從而感悟生活感恩自然,培養(yǎng)出更高尚的審美情趣。學生審美情趣培養(yǎng),是音樂課堂的基本任務和基本要求,我們應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民族優(yōu)秀的民間音樂的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音樂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還要更多地了解外國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借鑒與繼承是我們培養(yǎng)祖國優(yōu)秀音樂人才的歷史任務,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教育,一是教知識,二是育品德。2011版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明確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這也是諸多學科的基本的教學目標。對于這個目標維度的真正內涵我們不能有誤解,更不可弱化其教育的功能與價值。整體上而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就是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那么小學音樂課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如我曾執(zhí)教過的二年級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咱們從小講禮貌》時,這樣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咱們從小講禮貌》的學唱,使學生獨立完整的會唱這首歌;
2.通過對這首歌詞的理解,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3.創(chuàng)設乘坐公共汽車情景,引導學生體驗、感受到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的快樂與自豪,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綜合表演能力。
教具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U盤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課堂常規(guī)(略)
(2)情境導入(播放視頻,學生讓座情景)
(3)導言,引出學唱《咱們從小講禮貌》(略)
(4)學生分角色演出情景劇《公共汽車上的文明》(重點演出禮讓情節(jié),略)
(5)教師總結:你們不僅學會了《咱們從小講禮貌》這首歌,而且通過情景劇的演出,你們還像歌中的小朋友那樣,在生活之中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遵守紀律的好孩子。老師真為你們驕傲!
(6)結束部分:在《咱們從小講禮貌》的歌聲中走出教室。
以上可看出,這是一堂充滿德育思想教育的音樂課。課前的導入和課上的學唱以及課堂中的實踐,都使孩子們深深意識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得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熏陶,提高了整堂課的寓德與教的立意。
綜上所述,在孩子們愛學樂學的音樂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樣一個雙邊活動,學生們通過音符、通過音樂固有的優(yōu)美樂音,使孩子們潛移默化的接受著思想與身心的健康教育,這是其它教育達不到也做不到的效果,音樂教學在每一名孩子的學生生涯中的育人作用是極其重要而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