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鈺
(青島上海路小學)
作為小學教學的基礎學科,音樂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音樂具有很多的功能幫助學生調(diào)整不良的心態(tài),陶冶學生性情,提升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小學教學中,部分學校音樂課程仍舊被所謂的“主課”(語文、數(shù)學、英語)擠占,導致小學音樂教學難以得到有效的實現(xiàn)。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小學音樂節(jié)教師需要認識到音樂的重要性,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小學音樂課程的發(fā)展。
素質(zhì)教學提出之后,我國有部分小學仍舊沒有認識到音樂對學生素質(zhì)提升的重要性,更不用說注重音樂課程的開展。即使是在初、高中和大學,音樂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沒有引起老師的重視。老師長期在教學中教法也形成一定的套路,影響學生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而言,是個性的限制、也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阻礙??梢哉f,音樂對小學生發(fā)展的作用直接被弱化了,如果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小學音樂教師這樣發(fā)展下去,會直接影響著音樂教學的作用,限制著學生的發(fā)展。
我們必須承認,不同的人在聆聽一首音樂作品之后會出現(xiàn)不同的理解??梢哉f,這是音樂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在科學的引導中,學生的能力和學生的素質(zhì)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顯著的提升。通過小學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欣賞音樂,當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之后,學生提升的不僅僅是審美能力,還包含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曾經(jīng)就存在:“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這首先是培養(yǎng)人”的結(jié)論。因此,身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學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地方,而音樂教育具有“培養(yǎng)人”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開展音樂教育對學生而言有重要的意義。音樂組要是通過有特質(zhì)的語言來塑造形象,反映現(xiàn)實,并表達情感,因此,在演唱、欣賞、創(chuàng)作等過程中,學生就會認識美、欣賞美,在音樂長期的影響之下,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教學中開展音樂教學對學生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德行
音樂作品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其中包含著很多優(yōu)秀的藝術家的思想、包含著部分音樂人對人生的理解、包含著一些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態(tài)度等??梢哉f,音樂是藝術家通過不斷的分析和實踐而得出的,樂律與詞曲之間的結(jié)合,能夠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種非常高的演藝境界,幫助我們在實踐中得到良好的提升。在音樂中包含了很多和生活相關的知識,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學到一些情操經(jīng)驗、思想倫理等方面的內(nèi)容,在音樂的感染之下,學生的德行也會出現(xiàn)顯著的提升。學生在音樂中學習,在音樂中提升,在音樂中得到情感的升華,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更進一步講,音樂其實是情感的藝術,鮮明的形象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地影響著人們的理想, 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理想和德育引導已經(jīng)不能夠?qū)崿F(xiàn)教學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階段,我們不能一味的說教,而需要將情感基礎和音樂融入到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認識到德育教育對自身的重要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音樂中得到提升。音樂本身就具有積極進取以及奮發(fā)向上得勁精神,因此,在開展教學階段,我們要綜合實際,樹立一個崇高的理想,幫助學生在音樂的影響之下,不斷提升德行,從而達到音樂助力學生德行提升的效果。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存在著很多令人振奮人心的音樂。國歌的雄渾壯闊可以讓我們想起中華民族歷經(jīng)長期的歲月的歷程,也會讓我們體會到革命烈士為了祖國美好的未來而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當學生沉浸在國歌當中,學生就會在歌曲的影響之下,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仔細聆聽音樂,從而激起自身的愛國熱情。在競賽場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在現(xiàn)代,音樂層出不窮,即使是流行音樂也存在著不同的風格,也存在著很多和道德思想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學生在音樂中可以體會到對美好事物的歌詠、對愛崗敬業(yè)人們的禮贊、對祖國民族的熱愛、對美好家園的贊美等等,學生在品味音樂的同時,會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大大地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
2.有助于實現(xiàn)智育的目的
音樂對于實現(xiàn)學生的智育也非常的重要。法國大師對音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音樂是開啟人類智慧的三把鑰匙之一;達爾文也將音樂放在很高的地位,他認為音樂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此外,在之前的思維科學、心理學以及美學等方面的研究也都直接表明音樂的重要性。音樂可以提升人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是當今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體來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對于學生智育方面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對于學生視野拓展和學生知識增長的影響。在音樂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將音樂知識和學生學過的其它的知識有機結(jié)合,幫助學生加深對其他知識的認識,并在音樂的世界中更好地認識社會、更好地了解自然,繼而實現(xiàn)學生學科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二是對學生的感知、學生注意力的提升、學生記憶力的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三是音樂對學生大腦功能的激發(fā)和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可見,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實現(xiàn)智育的目的,助力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
音樂的美育功能是眾所周知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在音律中找到現(xiàn)實。音樂是通過音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它沒有視覺上的影響,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階段,只能夠通過音樂的方式,以抽象的模式呈現(xiàn)出來。在開展教學階段,教師主要是通過音樂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學生在聲音中體會到社會中不同的實事實和形象,繼而凈化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的審美。音樂可以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讓學生在聲音中得到情感的凈化和心靈的生活??梢哉f,音樂的沒有作用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通過長時間的引導,幫助學生凈化情感,升華人的精神,實現(xiàn)學生精神世界和情感情趣的升華。
4.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性情
音樂教育的目的其實和體育教育是相似的,他們?nèi)慷季哂姓{(diào)整學生身心的效果。在音樂中,學生陶冶性情,在體操中學生體會健與美,在學生和音樂相互融合的階段,幫助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悅感,增強學生的綜合體質(zhì),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心靈的感染之下,學生性情都會發(fā)生改變。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學中音樂對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音樂課程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因此,音樂教師要認識到音樂的重要性,在開展教學的階段通過科學的引導感染學生,讓學生在音樂中陶冶性情、提升自己。
[1]周愛榮.淺談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的推進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2015,(02) :112-113.
[2]努爾古麗·艾薩.淺析音樂教育對中學生的成長作用[J].教育科學,2016,(11) :177.
[3]魏守彥.淺談音樂教育對小學生身心成長的作用[J].速讀,2016,(04).
[4]董利應.淺談音樂課堂對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意義[J].中外交流,2016,(08).
[5]王艷連.淺析音樂教育對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