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琴
雅與俗是一組對立的美學概念,是對文化現(xiàn)象品位的一種描述和判斷,是相互依存并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一對矛盾。語文教師應該是典型的雅士,但語文教師也應該有“俗”的一面,有時的“俗”往往能更凸顯其大雅。語文教學需要雅俗相伴、雅俗共賞,使雅和俗相得益彰。
雅的基本字義是:1.正規(guī)的,標準的。如,雅言、雅正。2.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如,文雅、高雅、典雅。
作為語文教師,在做到“正規(guī)、標準”的同時,還要做到“文雅、高雅、典雅”?!把拧笔钦Z文教學的純正方向。其理想的模式是:思想內(nèi)涵的博大、深刻和先進,境界的高尚與遠大,想象的豐富與美好,技巧的獨特與高超,語言的優(yōu)美與純潔,等等。即在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上追求和達到高雅的境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是高情雅意的代言人,既雅量高致,氣度不凡,情趣高尚,又風雅多情,意趣深遠。唯其如此,才能讓語文課堂成為高尚文化的有效傳播場。
古典詩文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課堂底蘊,使課堂散發(fā)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
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夫妻誓別”,可引用柳永《雨霖鈴》“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學習“仲卿誤會”“相約殉情”,可引用元好問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睂W習《沁園春·長沙》上闋蓬勃絢麗的秋景,可與王實甫 《西廂記·長亭送別》:“碧云天,黃花地,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作對比,感受“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情。
名言警句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在教學過程中,巧用名言警句,使教師的講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學習李煜后期的作品,可以用法國作家繆塞的名言:“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眮韺胄抡n。學習《孔雀東南飛》,可用黑格爾的“悲劇是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币l(fā)對作品悲劇美的探究。學習蒙田的《熱愛生命》,可以師生一起積累關(guān)于熱愛生命的名言警句來詮釋生命的意義。
典故是關(guān)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了解課文相關(guān)的歷史典故,不僅增加了課堂的厚重度,而且對課文才能深入理解。如,《氓》和《孔雀東南飛》的研討學習:愛情是什么?從牛郎織女沖破神的阻隔、梁祝生死相依的“化蝶”、陸游唐婉的“血淚沈園”、卓文君的“白頭吟”的典故,得出愛情的真諦是:愛情不是如膠似漆的纏綿,不是這種朝朝暮暮的甜蜜,不是激情奔涌的海誓山盟,而是相濡以沫的患難與共,是激情過后的“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的”平淡相守,是“不以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的低調(diào)樸素。
課本中有一些名著的節(jié)選課文,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黛玉進賈府》《老人與?!贰哆叧恰返?。講解這類課文,不能孤立地只講節(jié)選部分,還要把相關(guān)的故事情節(jié)引進課堂,才能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故事情節(jié),更深刻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比如,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還要介紹《紅樓夢》前五回的內(nèi)容,了解寶黛釵三角戀、寶黛愛情的悲劇結(jié)局、王熙鳳的精明能干和悲慘結(jié)局。學習《老人與?!罚榻B課文節(jié)選外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拓展海明威小說的其他“硬漢形象”。
語文,即語言和文學。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師的語言必須與文學融合,課堂語言是一種文學性的語言。也就是說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給學生以美感,起到文學濡染的作用。
教師要借助各種修辭以及表現(xiàn)手法使課堂語言文學化。比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的上闋小結(jié):“辛棄疾多想馳騁沙場,血染戰(zhàn)袍,無奈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薄犊兹笘|南飛》的課堂結(jié)束語:“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焦仲卿、劉蘭芝這對有情人用生命唱出了封建時代的愛情挽歌。
“俗”多與貶義相伴,如庸俗、俗套、俗氣等,但語文教師有時就偏偏要有點“俗”。因為課堂在“雅”的基礎之上,適當適度的運用通俗語言,可以化難為易、妙趣橫生。
語文課堂話語確實需要文學性,但又不能脫離生活。教學語言的生動化并不等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純粹的生活語言,而是要求語文老師的課堂語言要注重口語化和通俗性,用鮮活的生活化語言激活課堂,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為了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幽默性,語文老師要堅持向生活學習,善于吸收新鮮的網(wǎng)絡熱詞和流行語。比如,區(qū)分“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和“本無其字”的假借字時,舉網(wǎng)絡上的諧音用詞現(xiàn)象:稀飯——喜歡、漲姿勢——長知識、斑竹——版主。這種現(xiàn)象就是古人的“本有其字”的“通假”。這些網(wǎng)絡熱詞和流行語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使整個教學頓時生輝,并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
面對課堂枯燥乏味現(xiàn)象,我們不妨幽默一點、藝術(shù)一點。教學語言具有幽默性,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魯迅有一次在北大講課,當講到《紅樓夢》的時候,突然問學生:“你們愛不愛林黛玉?”學生興趣盎然。有學生反問他:“周先生,你愛不愛?”魯迅坦然承認:“我嫌她哭哭啼啼?!蔽覀兊恼Z文課堂在“文學化”的“雅”語中適時地加入一些幽默的調(diào)侃語、玩笑話,作為課堂教學的“調(diào)味劑”,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除此以外,課堂語言還可以加入一些當?shù)胤窖杂谜Z、生活俗語、電視小品經(jīng)典臺詞和流行歌曲的歌詞等,使語文課堂“文質(zhì)彬彬”的同時接接地氣。
語文教學追求“雅”,但不能“唯雅”,也不能低俗、庸俗和媚俗,語文教學需要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