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生安
在高中語文學習中,閱讀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高中時期學生的升學壓力大,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容易忽略閱讀過程而只注重閱讀的結果。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時會因為教學任務重而一味地追求教學成果,忽略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但隨著教學目標的不斷改變,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學習成績,而更重視在學習過程中所養(yǎng)成的綜合素質。所以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必須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筆者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思考。
閱讀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講究一定的規(guī)律性,即閱讀不能一直保持一種原則,需要由粗到精、緩慢推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應先指導學生進行粗略閱讀,掌握文章大意。在對文章大意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開始注意細節(jié)并展開精細閱讀。
在進行粗略閱讀時,學生不能對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都進行分析,而是要快速瀏覽迅速掌握文章大意。在整個粗略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準確地找出文章的總結句、過渡句等重要標志性語句。這些語句在文章中所處的位置是比較固定的,總結句往往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過渡句一般在句中或偏文章后部的位置。找出這些標志性語句后,學生需要將處在這些標志性語句前后的段落大意連接起來,對整個文章的大體內容進行一定的概括,這樣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就呈現(xiàn)出來了。例如,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文章的題目和文章開始的“這故都的秋味”就直接點明了文章大意。精讀就是和從字面意義上所得到的消息一樣,需要對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具體分析,仔細去體會文章中所體現(xiàn)的感情。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內容,這個中心內容就是整篇文章的重點,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含義都會從這個中心表現(xiàn)出來。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要訓練學生挑選文章重點的能力。一旦重點挑選錯誤,整篇文章的思考方向就會產生誤差,這與在寫作文時的命題準確是相似的。
例如,在《游褒禪山記》一文的教學時,我先對文章的整體大意進行講解,對文章中的重點字詞解釋進行標注,然后在對整體文章有一定把握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細讀。在學生進行細讀時,我提出了讓學生對重點字詞進行重點標出的要求。在學生細讀完成后,我組織學生進行重點詞句的分享交流。結果表示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準確的把握文章的中心詞句,但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做到準確找出中心內容。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雖然以游記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所見,但作者想表達的并不是對風景的贊賞,而是在游完之后所得到的內心思想感情。文章中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就是本文的中心,學生從這句中就可以感受出作者因為沒有盡力就放棄之后的懊悔,進而就能得出本文的啟示意義。
高中與初中和小學不同,初中和小學多為基礎性學習,但高中更注重發(fā)展性學習。因此,高中時期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上內容,而要努力向課外拓展知識面,提升整體學習能力。高中時期課內閱讀內容比較少,所涉及到的知識面也很有限,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學生發(fā)展課外閱讀來發(fā)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許多學生存在這瀏覽內容但不對文章進行分析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會導致無效的閱讀學習,所以在進行閱讀時,教師需要時刻提醒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避免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課外閱讀內容進行篩選,挑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優(yōu)秀讀物。比如,近幾年國學教育不斷發(fā)展,社會對國學傳統(tǒng)等相關讀物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國學相關的書目進行推薦。其中,《論語》和《孟子》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書籍不僅能夠交給學生一定的人生道理,還能將學生對國學的了解進一步提升。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分享交流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思考的過程,每一次的閱讀都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感想。如果學生之間互相進行思想交流,那就能讓學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閱讀完成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心得的互相交流,讓學生的思想之間發(fā)生碰撞,產生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例如在講解《孔雀東南飛》一文時,我組織學生對男女主角之間分離的原因進行分析。有的學生認為是焦仲卿母親的壓迫所致,也有學生表示是兩人婚后多年無子所致,還有學生認為是劉氏個人原因所致。經過互相交流,學生表示自己確實從不同的角度獲得了全新的理解,有了新的想法。雖然這種方法對學生擴展思維有很大的好處,但教師也要注意在討論過程中及時糾正錯誤思想,以免學生站在錯誤的角度思考。
語文閱讀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之后才能會有所提升。教師在對閱讀進行指導時需要將學生整體特點和閱讀內容相結合,爭取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實現(xiàn)學生的最有效閱讀。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糾正,讓學生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做閱讀內容摘抄或是閱讀心得記錄。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需要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