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春
在高中語文課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語文基本知識和思維方法等,還應當在教學中注重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課堂上對于閱讀的理解、交流和評價,鼓勵學生對于閱讀問題和價值的探討和剖析,并且教師應當積極地參與進入學生對于閱讀點評的交流探討中,引導學生的思考,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評點閱讀”教學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閱讀與評點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評點是讀者與文章的心理對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是讀者與讀者之間的感悟交流。通過評點式的閱讀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論和經(jīng)驗去評價和討論作品,他們經(jīng)過對閱讀作品的點評和互動,既是對閱讀作品本身的認識和學習,也是對讀者自身感悟的總結,在對作品的點評過程中,還能發(fā)現(xiàn)作品的寫作方式和優(yōu)缺點,借鑒優(yōu)秀作品的寫作經(jīng)驗,也可以用自己的視角去探索自己內心對于作品的認知。因此,“評點閱讀”是閱讀體驗和感受表達的一種閱讀方式,能更加深刻的讓學生理解閱讀作品,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表達水平以及培養(yǎng)學生閱讀時多思考多感受的習慣。
高中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授課方式就是“填鴨式”教學,老師在處于課堂的中心部分,教師講,學生則是一直在課堂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生課堂上聽課,然后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完全是僵硬的上課模式,學生在教學中對于閱讀的理解多來自于老師的引導和講解,包括背景、作者介紹、文章宗旨等。
教師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引導作用很重要,因此老師如何進行高中語文閱讀的學習和賞析,教師在上課前就應該提前設計好當堂課該怎么進行、怎樣使高中語文閱讀學習更富有趣味性和開放性,課堂閱讀過程中進行評點。
很多老師對上課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具體全面的了解,缺乏交流和溝通,在教學上還是比較守舊的思想,教學中不能了解到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所在,因此學生的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低下。并且,教師對于學生的評點式閱讀的方法應用存在欠缺,學生不能從主觀上認識評點式閱讀的教學的優(yōu)勢和必要性,也沒有積極主動與同學們交流和互動。
在高中語文課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高中語文基本知識和思維方法等,還應當在教學中注重強調師生、生生之間在課堂上對于閱讀的理解的交流和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善于對于一些疑惑和問題的探討和剖析,教師積極地參與進入學生對于閱讀點評的交流探討中,引導學生的思考,這樣不僅可以閱讀和賞析文學作品,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作品內容、寫作方法、社會價值等的獨到的見解,這樣有利于尋找到適合學生自身的對于閱讀學習的方法,提高閱讀學習效果。
在生活中,多媒體有著諸多優(yōu)點,它的直觀性、便捷性、形象性使得各個學校普及了多媒體設備,增加了課堂和工作的趣味性,也使得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閱讀學習和評點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相關的一些視頻,或者學生對于閱讀內容作一個評點展示的幻燈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同時也使得課堂更輕松、知識點更直觀。
例如,話劇作品如《雷雨》等,我們對于這類作品的欣賞閱讀,側重于對于語言和情節(jié)的學習,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話劇作品,然后對比原文,最后進行評點,是增加趣味的一種途經(jīng),為我們課堂增添了樂趣。
在傳統(tǒng)課堂中對于閱讀的講解,學生可能逐漸容易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疲勞等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善于運用各種生動而富有吸引力的課堂技巧和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自身的評點閱讀習慣進行學習,凝聚學生關注,提升表達能力。例如設置教學閱讀交流評點環(huán)節(jié),老師提出閱讀內容方面的某些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和交流以及評點,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回答問題,其他小組補充。還可以在上課中穿插一些教學小活動,比如開展本閱讀相關的一些活動和游戲,同樣分組進行活動,最后進行組間交流和評比。
在開展評點式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同時,老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評點式思維和評點式閱讀習慣,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