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
急性心肌梗死和惡性心律失常均屬于臨床治療中的常見病,若不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搶救和治療,將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通過為患者實施院前急救和介入治療,能夠消除疾病威脅,挽回患者生命,從根本上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所以,必須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搶救。為了明確院前急救對于急性心梗合并惡性心律失?;颊叩膶嶋H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詳細報告如下。
隨機選擇本院于2009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梗合并惡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guān)診斷標準,并且自愿參與本研究。通過隨機分組的方法,將3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5例。對照組中,男性8例、女性7例,患者年齡為70~90歲,平均(73.93±7.91)歲;實驗組中,男性7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為73~90歲,平均(76.78±7.93)歲。將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一般資料開展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急救治療,包括心電監(jiān)護和藥物治療等。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心臟停搏以及惡性心律失常。
實驗組患者實施院前急救治療,具體步驟為:首先,接通緊急救助電話,醫(yī)生、護理人員組成急救小組,第一時間趕往現(xiàn)場,并且在趕往現(xiàn)場的途中給家屬打電話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和基本情況。其次,到達急救現(xiàn)場以后,立即為患者開展心電圖檢查,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給予患者吸氧治療、嗎啡鎮(zhèn)靜,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為患者應(yīng)用擴血管類的藥物進行治療。再次,為患者開展抗凝治療,為患者應(yīng)用阿司匹林(包裝規(guī)格:300 mg/片,國藥準字J20171021),為患者嚼服300 mg,嚴格監(jiān)測患者呼吸、血壓、規(guī)律、脈搏等生命體征,及時、準確記錄異常情況。為病情嚴重患者開展除顫和心肺復蘇治療,為患者運用鹽酸胺碘酮片(包裝規(guī)格:200 mg/片,國藥準字:H41021027),在10 ml葡萄糖與150 mg胺碘酮相融合,對其進行充分稀釋,而后為患者實施靜脈注入,保證10分鐘內(nèi)為患者輸注完畢。最后,急救完畢以后對患者病情進行觀察,為患者轉(zhuǎn)入我院進行繼續(xù)治療,為患者開展常規(guī)治療,包括藥物應(yīng)用、心電圖監(jiān)測等。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定,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并且生命體征正常,患者心動過緩、低血壓等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則判定為治療顯效;若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生命體征好轉(zhuǎn),心動過緩、低血壓等癥狀有所改善,則判定為治療有效;若患者臨床癥狀、生命體征、心動過緩、低血壓等沒有改善或變化,則判定為治療無效[3]。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15例患者中,共計8例患者治療有效,其中,4例患者治療顯效,4例患者治療有效,其余7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3.33%;實驗組15例患者中,共計14例患者治療有效,其中,9例患者治療顯效,5例患者治療有效,其余1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4,P<0.05)。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一種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嚴重時發(fā)病形態(tài),該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產(chǎn)生了嚴重威脅[4]。惡性心律失常又被稱為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心室顫動[5]。通常情況下,惡性心律失?;颊甙l(fā)病后6分鐘內(nèi)即可出現(xiàn)腦細胞不可逆性死亡[6]。因此,必須要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院前急救是重要的搶救手段和方法,通過院前急救能夠保證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救治,避免貽誤病情。在開展院前急救過程中,醫(yī)護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患者具體情況,明確患者病史等實際情況,給予患者準確、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提前準備搶救儀器,避免錯過最佳搶救時機[7-8]。此外,合理、正確應(yīng)用藥物也是搶救成功十分關(guān)鍵的因素,本研究院前急救過程中為患者應(yīng)用胺碘酮藥物具有良好的效果,胺碘酮對鈉、鉀、鈣離子通道起作用,對于嚴重心功能不全以及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成為院前急救過程中的常用藥物[9-10]。近些年來,院前急救得到了醫(yī)學界的認可,為急性心梗合并惡性心律失?;颊唛_展院前急救措施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11-12]。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為急性心梗合并惡性心律失?;颊唛_展院前急救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一種有效的急救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建. 惡性心律失常院前急救治療的有效性評估及分析[J]. 醫(yī)藥論壇雜志,2017,38(12):100-102.
[2]王艷. 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與全程無縫隙護理[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8):13388,13390.
[3]趙瑞海,王麗宏. 淺談心律失常院前急救的體會[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7,17(19):160.
[4]曹英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對預后的影響[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6):2304-2305.
[5]郭瑞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藥物干預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10(5):364-366.
[6]劉東虎. 規(guī)范急救流程對急性心?;颊忒熜У奶接慬J]. 宜春學院學報,2015,37(9):66-68.
[7]張靜.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惡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shù)版),2015(6):60-62.
[8]田民,朱福君. 惡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治療研究[J]. 大家健康(學術(shù)版),2014,8(22):106.
[9]李幸,周樂山. 老年人心理健康與運動處方干預[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957-6959.
[10]王大華,肖紅蕊,祝赫. 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wù)模式探討——社區(qū)層面的實踐與解析[J]. 老齡科學研究,2014,2(12):59-65.
[11]顧淑芳,孫娜. 院前急救與院內(nèi)救治銜接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17,52(4):474-476.
[12]鄒萍萍,龔純貴,鄒建鋒,等. 我國院前急救體系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 衛(wèi)生軟科學,2013,27(10):61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