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臨床上,冠心病是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加強冠心病患者的檢查并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1-3]。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患者均與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4]。(2)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訂知情書。排除標準:(1)意識障礙者。(2)嚴重心腎疾病患者。(3)資料不全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患者年齡為35~82歲,平均年齡為(59.0±1.5)歲。選擇同時期來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群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4例,女36例,患者年齡為30~80歲,平均年齡為(58.5±1.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等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晨起空腹采集上述兩組患者2 ml靜脈血,兩小時內鑒定完畢。分析并記錄患者血小板計數、紅細胞分布寬度、心肌肌鈣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各項血液指標數值。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小板計數(155.5±15.2)%、血小板分布寬度(16.8±2.2)%、血小板體積(12.4±1.5)fl、血小板壓積(0.18±0.00)%;對照組血小板計數(149.8±16.2)%、血小板分布寬度(16.7±2.6)%、血小板體積(12.3±1.2)fl、血小板壓積(0.17±0.00)%,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細胞分布寬度為(15.9±0.9)%,高于對照組的(11.2±0.3)%,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鈣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鈣蛋白I(15.6±2.2)μg/L;對照組肌酸激酶同工酶(10.1±2.1)IU/L、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0.0±0.0)μg/L、心肌肌鈣蛋白T(0.0±0.0)μg/L、心肌肌鈣蛋白I(0.0±0.0)μg/L,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機體紅細胞分布寬度異常提升與冠心病兩者之間有直接關系,臨床上可通過檢測紅細胞分布寬度這一指標來有效預測和檢驗冠心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5-7]。冠心病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這一指標的異常提升,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導致的,由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心肌缺氧、缺血等一系列冠心病癥狀,而這些癥狀也會導致有機體炎癥因子提升,從而進一步刺激了紅細胞的產生,最終導致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指標上升[1,8-9]。
肌酸激酶同工酶一直是臨床檢驗心肌損傷的重要標志物,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心肌肌鈣蛋白已成為檢驗心肌是否損傷的重要指標。患者心肌細胞完整時,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心肌肌鈣蛋白T、心肌肌鈣蛋白I等心肌特異性標志物無法進入血液。一旦心肌細胞受損,這些標志物就會進入血液當中,數值呈升高趨勢。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紅細胞分布寬度(15.9±0.9)%、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鈣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鈣蛋白I(15.6±2.2)μg/L,高于對照組水平,這與邵翠華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吻合[6],提示紅細胞分布寬度、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心肌肌鈣蛋白T、心肌肌鈣蛋白I等指標可準確診斷冠心病患者臨床特性[10-11]。
綜上所述,不同血液檢驗指標能準確檢測冠心病患者發(fā)病情況、并且判定冠心病特性。
參考文獻
[1]田平.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6):32-33.
[2]高鵬輝,遲忠芹.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469-470.
[3]陳安麗. 淺談不同的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4(15):41-43.
[4]李冰. 不同血液檢測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檢測分析[J]. 醫(yī)藥論壇雜志,2014,35(9):42-43.
[5]陳小鳳,席靈娟,徐素培. 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檢驗指標進行檢驗的價值[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3):58-59.
[6]邵翠華,種敏敏.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24(2): 1150-1151.
[7]張冬梅.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探討[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5(5): 9-10.
[8]孟榮.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9(11): 78-79.
[9]夏紅建.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檢測分析[J]. 蛇志,2016,28(1): 29-30.
[10]王雪梅.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檢測探討[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2): 73.
[11]付喬寶. 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2(1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