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實驗小學幼兒園 汪小紅
星期天,在家中打掃衛(wèi)生。正準備換床單、枕套時,六歲的女兒妞妞走了過來,說:“媽媽,我來幫你鋪床單?!彼苤鲃右笞黾覄?,當媽的心中挺欣慰的。正要和她一起鋪時,她連連擺擺手:“媽媽,你去忙吧,讓我一個人鋪?!薄澳阋粋€人?能行嗎?”看著2米多長的床單,我不禁對她能否完成產(chǎn)生懷疑。可又一想,不能打擊她的積極性,索性讓她試試,等到她做不來向我求助時,再伸援手吧。
站在床邊,妞妞費勁地抖動著大大的床單,一下,兩下……這時,先生說話了:“妞妞,和媽媽一起鋪,要學會與別人合作。”他悄悄暗示我:“要從小培養(yǎng)她的合作意識。”先生的話聽起來頗有道理,但也容易推翻,我問他:“如果做任何事都總想著尋求幫助,那么,她的探索精神、獨立意識又從何培養(yǎng)?”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我心中也開始糾結(jié):是讓女兒獨立嘗試還是合作完成?是培養(yǎng)獨立精神還是合作意識?它們孰輕孰重?它們是否矛盾?一時間,我也有些迷惘了……
正想著,屋里傳來妞妞的聲音:“我鋪好了,進來看看吧!”我和先生一看,都愣住了!床單鋪得平平整整,連兩邊垂掛下來的底擺都注意到一樣長。站在床邊的妞妞臉上笑嘻嘻的,眼神里是掩飾不住的驕傲。這下,連剛才要求女兒“與人合作”的先生也忍不住夸贊起來:“寶貝,你真能干!”這一夸,把她的熱情全激發(fā)出來了,“我來幫你們換枕套!”說完,拿著新枕套就開始套起來。
看著這一切,高興之余,想起先生的意見:未來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更加強調(diào)合作與共建,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我不禁又隱隱擔憂起來:女兒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我最能干,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正在“胡思亂想”著,又聽到妞妞的聲音:“媽媽,快來呀!”進屋一看,妞妞一副沮喪的表情,懷里抱著枕芯,只塞進去了一個角。她委屈地說:“這個枕芯總是塞不進去,塞進個角,那個角總跑出來。媽媽,你能和我一起套嗎?”我笑著答應她:“好的?!?/p>
一下子,我釋然了。是合作還是獨立,并無標準答案,它們之間也并不矛盾。對于孩子來說,合作和獨立都很重要,過分強調(diào)任何一方都是有失偏頗的做法。作為成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的選擇與判斷,在他們愿意獨立嘗試時,放手提供機會;在他們需要合作時,提供幫助。我還想到,教育理想和教育現(xiàn)實并不相悖,我們要依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這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