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娟
(棗莊學院 傳媒學院,山東 棗莊 277160)
《美人魚》以33.92億的票房好成績獲得了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并獲得了第五屆“十大華語電影”之一的美譽。同時,它還獲得了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等獎項的提名。周星馳也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獎。
在周星馳的作品當中,幾乎對所有的神圣性宏大敘事都進行了消解,但是還有一種神圣性沒有被消解,且不斷地被重構,這便是愛情?!洞髢让芴搅懔惆l(fā)》中“零零發(fā)”因為愛情建功立業(yè);《破壞之王》中男主人公為愛戰(zhàn)勝自己的怯懦,打敗大拳師;《國產凌凌漆》中,女主人為了愛情甘愿改邪歸正,而在影片《美人魚》中仍然延續(xù)了這一主題,為我們呈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情感荒蕪中的劉軒和姍姍的純美愛情。
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家們認為,西方社會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一種“后工業(yè)社會”,這種社會在文化形態(tài)上稱為“后現(xiàn)代社會”或者“后現(xiàn)代時代”。后現(xiàn)代主義雖然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后工業(yè)社會,但對中國文化研究尤其是影視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中國電影也一直存在于后現(xiàn)代的語境之下。80年代后期中國的文化市場和影視藝術圈就彌漫著后現(xiàn)代的氣息,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的出現(xiàn)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眾多影視作品無不產生于中國后現(xiàn)代的語境之中,在不斷的消解崇高、消解歷史、消解中心的過程中,建構著自己關于情感、童真以及人類美好的烏托邦世界。
影片《美人魚》拍攝的背景就是中國的后現(xiàn)代社會,所揭示的是后現(xiàn)代社會人情的異化和淡漠。這種異化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的異化,影片中主要人物之間的情感都被金錢異化,即親情的缺失和友情的錯位。周星馳在影片《美人魚》中,用了中國古代繪畫中的留白手法,將影片中的親情和友情隱藏于故事的深處,以暗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為后現(xiàn)代精神的荒蕪。影片中基本上淡化了所有人物的親情和友情,劇中的主要人物劉軒和姍姍也不例外。劉軒一出場就是以富豪的身份出現(xiàn)的,他的身邊隨從很多,但沒有一個能理解劉軒內心的孤獨與脆弱。他們和劉軒要么是生意上的逢場作戲,要么是對劉軒言聽計從。影片中的四爺、若蘭和鄭總都是劉軒拍下青羅灣之后舉行的派對上的貴賓,但這些貴賓要么是來看劉軒的笑話,要么是來可憐劉軒的,他們一旦看到劉軒的填海批文便原形畢露。他們和劉軒之間,純粹是赤裸裸的金錢和利益關系。他們聽不懂劉軒的《無敵》之曲,便以難聽為由要求關掉??梢哉f他們來派對,根本沒有商業(yè)同道人的祝賀,有的只是落井下石或者利益均沾。劉軒與他們交往的原則也是利益至上原則。在這里,觀眾一點也見不到兄弟之間的情誼,所以劉軒與這些人的所謂兄弟之誼,是錯位的。而劉軒與其下屬的關系也是錯位的,劉軒的管家廖先生是劉軒最親近的人,但在劉軒阻止若蘭的捕殺行動時,卻不見其身影。在劉軒身上,人與人之間錯位的關系是造成他性格孤獨的原因之一。
親情的缺失也是劉軒精神荒蕪的原因。影片中導演沒有用影像語言回憶劉軒親情的缺失,而是通過劉軒和姍姍一塊吃烤雞時兩人真心的對白,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和兒時的經歷。在劉軒真情的淚水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劉軒:一個貌似強大,但內心軟弱的劉軒,而且也看到了劉軒親情的缺失以及那早已沒有親情灌溉以致干涸的內心和他內心深處對真善美的情感追求。劉軒和姍姍的交往讓劉軒內心深處那深藏的情感得以喚醒,特別是姍姍唱起的《無敵》曲,這首曲子既是劉軒商場上孤獨求敗的心理之音,也是劉軒內心孤獨,找不到情感宣泄的情感訴求之曲。
美人魚的故事在藝術作品中多有表現(xiàn),既有民間傳說中男子偷走了人魚的禮物而引發(fā)某種災難的故事,也有安徒生筆下為了不傷害心愛王子,而情愿忍受裂尾之痛,那刻骨銘心、至純至真、為愛犧牲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但在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中卻給人另一種味道。該片的愛情故事延續(xù)了周氏愛情的內核,用周星馳的無厘頭戲謔的風格,演繹了一個霸氣暴發(fā)戶劉軒和一個單純、善良的美人魚姍姍之間至真至純的愛情故事,透過這個愛情故事,讓觀眾見證了后現(xiàn)代情感荒蕪中的真愛。
影片《美人魚》的故事以人類毫無原則的破壞環(huán)境為背景,影片的開篇那冒著濃濃白煙的大煙筒、排著污濁不堪的廢水的排水管、肆意被屠殺的動物,無不表明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已經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博物館館長毫無底線欺騙游客、開發(fā)商不顧生態(tài)的惡化,肆意破壞侵占海洋環(huán)境、就連劇中人物若蘭和劉軒的關系也被世俗化,在這樣一個世俗化的社會,人與人的情感被逐漸弱化,這就造就了人類情感的荒蕪。在這情感荒蕪的大背景下,周星馳導演卻為我們建構了一個至純至真的童話世界,他在這個童話世界里巧妙地架構了劉軒和姍姍之間的純美愛情。
姍姍對劉軒至真至純的愛。姍姍對劉軒的愛情是建立在單純善良的情感之上的。影片中導演表現(xiàn)純美情感時運用了各種景別、運動鏡頭、色彩、構圖、蒙太奇、道具等多種視聽語言,但運用最為成功的是重復蒙太奇。影片通過重復蒙太奇表現(xiàn)了姍姍對劉軒至真至純的愛。影片中主要運用的是道具重復的蒙太奇,這些重復的道具包括戒指、魚骨刀、弓箭等。
姍姍拒絕了劉軒送給的金錢和支票,卻在劉軒向其求愛的場景中被動的接受了劉軒的戒指。戒指這一道具不僅表達了劉軒對姍姍的愛,也表現(xiàn)了姍姍對劉軒愛的被動接受;魚骨刀不僅是姍姍向劉軒復仇的工具,而且也是姍姍情感表達的關鍵物件。當八爪魚用爪子死死勒住劉軒的脖子要置他于死地時,姍姍用魚骨刀砍斷了八爪魚緊緊勒住劉軒的爪子,這時的魚骨刀消解了姍姍對劉軒的仇恨,融入了對劉軒滿滿的真情。箭這一道具在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它既是人族圍獵人魚族的工具,也是人魚族報復劉軒的工具,更是劉軒和若蘭及姍姍情感關系變化的重要道具。影片最后若蘭射向劉軒的數(shù)箭,這里的箭在劉軒、若蘭和姍姍三人關系變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幾箭不僅起到結束劉軒與若蘭情感關系的作用,而且使姍姍對劉軒的感情發(fā)展到了高潮。這也為姍姍和劉軒最終的結合提供了必要的理由,為姍姍和劉軒至真至純的愛情畫上了完滿的句號。影片中戒指、魚骨刀、箭等道具的重復出現(xiàn),使姍姍這一沒有感情的人魚族的刺客愛上了一個放浪形骸但又不失充滿對純真美好愛情向往的富豪。
劉軒對姍姍堅如磐石的真愛。影片通過對比蒙太奇和細節(jié)等表現(xiàn)了劉軒對姍姍的愛。影片中的對比蒙太奇的運用,既有若蘭與姍姍身份的對比,也有若蘭與劉軒世俗之愛和劉軒與姍姍之間純真的真愛的對比。影片中的女二號若蘭是一個出身貴族渾身散發(fā)著高貴氣質的女性,若蘭這種高貴的身份和姍姍的來路不明、默默無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停留在若蘭穿著晃眼的大紅或大黑和姍姍青春休閑的著裝方面,更重要的是兩人性格的對比。若蘭是一個美艷外表下冷血無情、自私自利、視金錢為生命的霸氣錢奴。姍姍是一個純真無邪、善良軟軟的少女。影片中若蘭對劉軒的愛是建立在金錢至上的世俗之愛,這種愛在世俗利誘面前是不堪一擊的。而劉軒對姍姍的愛卻是超越世俗的純真之愛,這種愛在世俗面前越發(fā)堅不可摧,以至于在營救姍姍的關鍵時刻,劉軒為了姍姍可以置自己生死于不顧。
導演在光影之中用三個關鍵的細節(jié)表達了劉軒對姍姍情感的升華。在吃烤雞的場景中,導演從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劉軒和姍姍的關系。此時,吃雞腿的細節(jié)使劉軒回憶起童年吃雞腿的味道,這味道喚起了劉軒本色的回歸。姍姍拒絕劉軒的錢和支票的細節(jié),說明姍姍是一個超俗的女孩,在她身上流淌著清純的芳香。對唱這樣場景是劉軒和姍姍情感轉化的關鍵點。劉軒和姍姍對唱的“無敵曲”是劉軒和姍姍的心靈溝通之曲。這一對唱使劉軒找到了知音,也使二人的情感得以升華。這三處細節(jié),在二人的感情變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不僅化解了姍姍暗殺劉軒的動機,而且也消除了劉軒對姍姍的防范,使劉軒堅定了對姍姍堅如磐石的愛。
導演將影片的故事設置在人類生活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的背景之下,但卻為我們重構了一個虛幻的童話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劇中的人物為愛可以突破世俗的偏見,可以超越種族的仇恨,跨越物種的鴻溝,實現(xiàn)最終的結合。這種愛情如黑暗中的亮光,照亮了觀眾的心靈,讓觀眾相信,即使在情感荒蕪的現(xiàn)代仍然有美好愛情的存在。
周星馳的影片《美人魚》所表達的情感不僅是影片中人物劉軒、姍姍以及若蘭等個人以及他們之間充滿情愛或世俗的復雜情感,而且還折射出周星馳本人不同時期的個人內心情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周星馳的《美人魚》,又是周星馳從藝34年的內心情感世界的回望。
影片《美人魚》中諸多元素都隱含著周星馳從藝的內心真實情感。影片中劉軒的成長經歷其實就是導演自己成長經歷的一種夸張的藝術表達。劉軒從小跟著父親乞討長大其實隱含著周星馳兒時貧困、缺乏父愛的成長經歷(周星馳7歲時父母離異,他在單身母親的撫養(yǎng)下成長)。影片中的劉軒和周星馳導演一樣,都是在情感缺失的貧困家庭中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典型代表。劉軒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了商業(yè)上的巨大成功,而周星馳也是一樣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藝術和商業(yè)上的雙重成功,成為影響一代人或幾代人的著名影視巨星和著名導演。影片中的劉軒和現(xiàn)實中的周星馳都是對公益事業(yè)充滿愛心的人物,影片中的劉軒明白了環(huán)保的重要意義之后把自己的產業(yè)全部捐獻給了環(huán)保事業(yè),而現(xiàn)實中的周星馳在1999年向臺灣9·21大地震籌募重建費用;2004年向印度洋海嘯捐出900多萬港幣;2008年全年都在為慈善事業(yè)奔波捐錢出力等等。事實上,周星馳的成長經歷深深影響了他的個人性格,以及藝術上的創(chuàng)作風格。
影片中的姍姍也是周星馳內心情感世界的映射。影片中姍姍的性格折射出周星馳單純且為了既定目標不惜摔得遍體鱗傷的性格。這種性格既是《少林足球》和《功夫》中阿星性格的延續(xù),更是周星馳個人性格在其影視作品中的作者化的表達。影片中不斷重復唱起的《無敵》之曲既是片中劉軒在商業(yè)上找不對手和情感上找不到歸宿的表達,亦是周星馳功成名就后個人心境的一種反映(周星馳憑借著影片《功夫》被封神)。這種無敵的寂寞,既是經歷了風雨之后的無限榮耀,也是人生情感的一種極致體驗和升華。很多人往往在這種體驗之后,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我,而影片中的劉軒和導演周星馳都能不忘初心,找回初衷。影片中的劉軒回歸普通人的生活和心愛的姍姍同游漂亮純凈的大海就是劉軒的初心,這也是他所追求的情感歸宿。導演周星馳拍攝《功夫》之后,雖然年齡漸長,但仍能佳作不斷,很好的反擊了部分人對他周郎才盡的質疑,并堅定地回歸了不忘公益事業(yè)的初心。
周星馳的影片《美人魚》表面上看是個童話故事,但深層表達了周星馳對于自己成長經歷以及內心情感、對于人性等深層問題的思考和關懷,這已經不僅僅是周星馳最初“無厘頭”商業(yè)風格簡單的延續(xù),而是一種藝術的深化和商業(yè)的有機融合,這充分表明周星馳創(chuàng)作風格的成熟,同時也展示了《美人魚》在商業(yè)和藝術上雙重成功的必然性。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時期。從莊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觀點到董仲舒系統(tǒng)論述“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就成為我國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思想之一?!疤烊撕弦弧钡恼軐W思想,本質上就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這種思想告訴我們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周星馳沒有將影片《美人魚》的主題僅僅定位在劇中人物的情感這一小主題上,而是透過這一小主題表達人族與人魚族的和諧共處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大主題。該片于周氏無厘頭的笑聲之后,引發(fā)人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正如影片中的多次出現(xiàn)的臺詞“假如地球上連一滴干凈的水,干凈的空氣都沒有的話,掙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笔堑?,我們的經濟取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但我們的環(huán)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是需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了。影片《美人魚》就是周星馳對人與自然關系思考的影像表達。影片透過對比蒙太奇給了觀眾明確的回答,開篇那冒著濃濃白煙的大煙筒、排著污濁不堪的廢水的排水管、不斷被砍倒的樹木、肆意被屠殺的動物、緩緩放入海里的聲吶等等,無不表明人類正在對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和所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嚴重破壞,這與影片的結尾處,劉軒和姍姍在海底看到的如詩如畫的海底美麗景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蒙太奇的應用雖然有周氏無厘頭式的童話式結尾的影子,但是他卻傳達出了周星馳導演對于人應該善待自然、善待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的情感訴求。
影片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感訴求,不僅僅是靠片頭和片尾的對比蒙太奇來呈現(xiàn)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劉軒這一典型的環(huán)境破壞者親身的經歷來展現(xiàn)的。周星馳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沒有把美人魚的故事僅僅停留在影像的表明,而是從人類歷史的維度建構了一個唯美的人魚愛情故事。通過這個愛情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己的環(huán)保教育,使觀眾的情感和劇中人物的情感產生共鳴。劇中人物劉軒和姍姍的愛情因人與自然關系的破壞而相識,又因保護環(huán)境而相知,最后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感訴求而相愛,廝守一生。
影片《美人魚》拍攝于全國上下對環(huán)保形成共識的當下語境,通過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在后現(xiàn)代精神荒蕪的時代背景下,不但表達了人族代表劉軒和人魚族代表姍姍之間至真至純的愛情,更重要的是喚醒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環(huán)保意識。它如一股清流,澆灌著我們這個物質利益至上的世俗世界,如一曲生動感人的音樂,讓人深信我們的環(huán)境經過人為的破壞,在人類的共同努力之下,必然涅槃重生。
[1]張杰.《美人魚》中的環(huán)保危機與人性救贖[J].電影文學,2016,(20).
[2]李昭明,王卓玉.論后工業(yè)視域下《美人魚》[J].電影文學,2016,(23).
[3]趙彤,胡凡剛.電影《美人魚》的價值蘊涵[J].戲劇之家,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