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11 月9 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會計學會聯(lián)合主辦“中國會計改革與發(fā)展2017 學術論壇暨楊紀琬學術思想研討會”。財政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趙鳴驥出席會議并致辭。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jīng)委委員、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會長馮淑萍發(fā)表主旨演講。同時,研討會上發(fā)布了《楊紀琬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和《楊紀琬教授會計學術思想研究》。
楊紀琬是我國當代卓越的會計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之一。楊紀琬1917 年11 月生于上海松江。1939 年畢業(yè)于國立上海商學院,留校任教并攻讀中英庚款基金會的在職研究生。1939 年至1949 年,先后在國立上海商學院等多所大學從事會計教學,1943年起任會計學教授。1949 年11 月調(diào)財政部工作,1957 年任會計司副司長。1979 年財政部恢復會計司后,自1980 年至1985 年任會計司司長,1985 年起任會計司顧問。1993 年后任財政部會計準則中方專家咨詢組組長,審計準則中方專家咨詢組組長,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兼法制委員會委員。1988年至1992 年,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第一任會長,1992 年起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高級顧問。1995 年起擔任《中國會計年鑒》編委會副主任。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1985 年起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1999 年2 月6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 歲。
楊紀琬作為新中國會計界公認的一代名師,為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建設、會計理論和會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奉獻了畢生精力,作出了杰出貢獻。建國初期至文革前,楊紀琬先后參與、組織、領導了我國統(tǒng)一會計制度的制定,為我國會計制度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后,楊紀琬一貫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與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1984年楊紀琬提出了會計制度的建設應妥善處理10 個方面的關系,為我國會計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為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發(fā)揮了作用。楊紀琬從理論與實踐出發(fā),獨辟蹊徑,創(chuàng)立“管理活動學派”。在組織或參與有關會計改革方案之外,他撰寫了大量會計改革的學術論文,就會計改革提出了一整套設想。在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新領域和成本管理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建樹。1980 年改革開放初期,楊紀琬就倡議恢復注冊會計師制度,并領導注冊會計師的試點工作。在擔任會長期間,制定發(fā)布了一系列注冊會計師法規(guī),使新中國的注冊會計師逐步恢復,發(fā)展壯大。1979 年楊紀琬開始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指導研究生。計算機在我國普及的初期,楊紀琬率先倡議在會計專業(yè)中設立會計電算化研究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實事求是、科學求實的精神,積極提倡借鑒適合中國國情的西方會計方法和理論。楊紀琬多年從事會計教學工作,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會計專業(yè)人才。
本次研討會提煉了楊紀琬在長期的理論研究、會計實踐和行業(yè)管理中探索形成的學術思想。同時,會議安排了“第八屆楊紀琬會計學獎頒獎典禮”,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財政部會計司司長高一斌宣布第八屆楊紀琬會計學獎獲獎名單。
本次研討會意在銘記楊紀琬為我國會計改革與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弘揚和傳承楊紀琬會計學術思想,激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計實踐工作與理論研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的偉大歷史征程中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