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崇奎
(平煤神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河南平頂山467000)
我國的建筑行業(yè)正在迅猛發(fā)展,不過其中的資源浪費問題卻日益突出。消耗資源最為嚴重的當屬施工階段,所以進行施工階段成本控制極為關鍵。本文從施工成本控制階段的BIM技術應用作用以及BIM在施工階段成本控制中的實際應用這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力求能夠在施工成本控制之中應用多種BIM技術方法。
將BIM技術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之中可以將傳統邏輯思維改變。特別是在成本控制當中使用BIM技術更是可以促進建筑工程設計,BIM技術也因此成為了極佳的建筑行業(yè)設計技術,其存在就是為了推進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發(fā)展。
其實,成本控制與工程整體資金緊密相連,因此施工成本控制具有較大的價值,甚至會關系到未來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1]。而對BIM技術的探討則更是有利于建筑行業(yè)將自身資源發(fā)揮到極致。
在建筑施工之中必須要重視成本控制的相關問題,只有將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才可以讓施工單位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基于BIM技術的成本控制要求以及設計要求,筆者認為對施工成本的控制已經刻不容緩,盡可能在現今的施工成本控制之中都合理應用BIM技術,讓BIM技術可以從設計向施工環(huán)節(jié)轉變以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第一步是要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優(yōu)化。而施工組織設計主要指的就是工程施工綱領性文件,這一文件之中大多包括了工程基本情況、施工方案、進度計劃、經濟指標以及平面圖。而BIM技術的主要作用就是集成施工方案以及BIM模型、優(yōu)化施工方案并模擬項目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及關鍵點。當集成完畢施工進度計劃以及BIM模型之后再使用進度模擬便可以提升其可行性。此外,應用BIM模型還可以布置三維場地平面并依據施工進度計劃來模擬各個階段的現場情況,讓現場平面可以實現動態(tài)變化需求以及更加合理的資源配置,從而減少浪費。第二步是要進行輔助圖紙會審,主要就是通過BIM模型來輔助圖紙會審,不斷優(yōu)化包括管線布置在內的眾多細節(jié)問題,達到減少工期以及控制成本的目的[2]。第三步就是編制施工成本。這一步驟能夠將進度信息、BIM三維模型以及成本信息整合為5D模型,基于此來計算施工相關需求量以不斷提升成本計劃準確性。
3.2.1 多維多算對比
進行多維多算對比的目的就是在發(fā)現項目問題之后達到控制成本、降低項目費用的目的。至今為止,多算對比有三個著手點,一是時間;二是工序;三是空間位置。單純分析其中的一個維度絕對是不行的,例如在一個項目之中,某一時間段擁有著較好的總體狀況并且實際成本要比計劃成本低,但是其中的某一子項工序的實際成本可能會比計劃成本高,所以還是要按照項目實際成本來拆分工序。此外,項目施工大多位于不同施工段,因此還要依據空間區(qū)域來分析成本[3]。于是在使用BIM模型之后,不同維度多算對比變得更加準確高效。并且,在BIM三維模型之中還可以加入時間因素以實現任何時間段的預算以及實際成本的對比,并且工作人員還能夠借此知悉全部階段的盈虧情況。而在施工工序結合了BIM模型并依據具體工序來進行成本對比后,便可以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問題。
3.2.2 動態(tài)成本管理
立足于BIM三維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加入造價維度以及時間維度便形成了最終的BIM-5D模型,在使用了BIM-5D模型后,對施工項目進展進行實時跟蹤以及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展示已經成為了可能,并且規(guī)定時間段內的預算成本展示、實際成本展示以及計劃成本展示也變得更加精準。如果在其中發(fā)現了成本超支問題,工作人員便可以根據發(fā)現的問題找尋解決的方式,從而避免出現項目投資失控的問題并逐步實現成本動態(tài)管理。
3.2.3 變更管理
一般而言,在施工環(huán)節(jié),大多數情況之下都有可能會發(fā)生工程變更情況。而工程變更則會導致項目工程量或者項目進度發(fā)生較大的變動,而這一轉變就很有可能造成實際施工成本不符合計劃成本并引發(fā)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并控制項目成本的變更。那么在此時一旦發(fā)生工程變更,就需要利用BIM-5D技術來完成變更管理,因為BIM模型信息之中的相關度比較大,所以工作人員僅僅需要在BIM模型中調整變更構件既可,隨后模型以及模型關聯部位便會自動更新,并且因為BIM模型具備共享協同能力,所以花費在傳輸交換信息的時間將會大大減少,從而變更工程量的計算更加精準、變更費用更加準確,在減少成本的同時保障了管理變更的有序性。
3.2.4 結算工程進度款
一般來說,進度款結算大多指的是施工單位按照已經審批的工程形象進度所計算出的完成工程量。有關人員會結合綜合單價來算出工程款并遞交給建設單位相關的支付申請[4]。因為BIM模型可以分析工程數據,因此使用BIM模型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面拆分工程量,這就讓結算工程進度款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并且BIM模型還能夠按照施工現場進度來在第一時間更新數據庫,那么造價人員就可以依據BIM技術來對某一階段工程量進行實時匯總并對有關工程計量申報表進行制定?;谶@一步驟,工程量實時匯總以及工程計量申報的工作量將會銳減。對于建設單位而言,BIM共享平臺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他們在判斷數據是否具有準確性的基礎之上減少成本、提高進度款結算效率。
3.2.5 限額領料
限額領料指的就是對現場材料使用量進行控制以降低項目成本,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當屬定額確定環(huán)節(jié)。在施工現場,往往會由于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出現材料浪費的問題,那么在這個時候,限額領料的作用便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而BIM技術在限額領料過程之中的使用會顯著降低材料浪費的可能性。使用BIM技術之后,只需要按照以往的數據庫同類項目詳細數據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面計算出施工材料消耗量,有關人員還可以通過共享平臺來審核數據并發(fā)送限額領料單,因此這已經變成了實現限額領料的必不可少環(huán)節(jié)。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建筑業(yè)的低產能問題,必須要重視建筑業(yè)信息化的未來發(fā)展,相關人員也必須要充分了解BIM技術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優(yōu)勢。在明確了以上兩點之后再將BIM技術放置于施工成本控制之中并建立起完善的BIM技術施工成本控制體系。只有在施工企業(yè)知曉如何最為高效的應用BIM技術之后,施工企業(yè)才能夠充分感受到BIM技術給企業(yè)所帶的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