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梅
【摘要】目的 探析人性化護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近兩年內(nèi)收治的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其中,對照組接受日常的基本護理服務,觀察組接受人性化護理服務。在不同護理服務條件下,對比分析不同護理效果。結果 從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性方面看,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后,有效率高達97.37%,對照組護理有效率為73.68%,與觀察組護理服務效果形成較大的反差;從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5.79%,前者顯著高于后者,說明基于人性化護理服務更深得人心。結論 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服務中,采取人性化護理服務方式的護理效果更好,且得到絕大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肯定,值得在醫(yī)學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人性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4..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不規(guī)律成為誘發(fā)糖尿病病癥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患病期間,應得到有效的護理服務,既有助于患者規(guī)避心腦血管疾病,又能促進患者恢復身體健康。有研究表明,在治療糖尿病病癥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調(diào)整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心理狀態(tài)也是必要的輔助治療措施。因此,本文研究中,主要對糖尿病患者76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人性化護理兩種服務方式,以進一步了解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影響,其結果表示,基于人性化護理服務,能夠從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視角著手,對糖尿病患者施以更好的服務,其護理效果更佳,值得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兩年內(nèi)收治的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49.32±3.59)歲;觀察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50.57±4.01)歲。通過患者的一般資料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普通護理服務,具體內(nèi)容有:
(1)在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生活習慣,且配合小幅度的運動,以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通常,糖尿病患者的年齡較大,身體各項機能明顯下降,受病癥的影響,其抵抗能力更弱,而適量的運動,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的充分發(fā)揮,可規(guī)避諸多并發(fā)癥,對患者恢復健康有利[1]。
(2)護理人員對糖尿病患者展開護理服務時,及時關注患者的精神系統(tǒng)、心血管等方面,如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處理方案。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接受人性化護理服務,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對患者及家屬加強健康教育。在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向其介紹與糖尿病病癥相關的健康知識,包括減輕糖尿病病癥的注意事項及預防糖尿病的方法等。另一方面,護理人員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幫助其排憂解難,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恢復健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能規(guī)避不必要的護患矛盾問題。
(2)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給予有效的注射護理服務。如,冬季時節(jié),患者輸液時,為患者加熱輸液藥水,規(guī)避藥水過涼對患者身體造成不適影響。同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加強針對性的保暖護理服務。
(3)合理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在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應定時檢查患者的血糖指標情況,并根據(jù)其實際情況而提供胰島素用量指導。通常,在餐前30 min使用,如果患者餐后的血糖指標過高,則建議其在餐前1 h使用。
(4)護理人員對糖尿病患者給予有效的飲食指導。首先,結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以期促進護患之間的配合。對于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飲食以粗糧為主。其次,在患者用餐之前和之后,都應對其進行血糖指標的測量。如果患者的血糖變化明顯,應對患者加強營養(yǎng)調(diào)理,遵循三高三低的原則而平衡患者的膳食,確?;颊唢嬍车暮侠硇?。所謂的三高是,多食高蛋白、維生素、纖維素類的食物,如胡蘿卜等蔬菜;三低是指低脂、低鹽、低糖。通過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加強飲食指導,可以促進患者早日恢復身體健康水平[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效果對比
基于普通護理服務的對照組患者,大多有好轉(zhuǎn)的趨勢,但仍然有10例患者無效,其有效率為73.68%,基于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無效1例,顯效21例,有效16例,總有效率為97.37%。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更高,為100.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65.79%。這表明,普通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未能給予患者及家屬以充分的護理服務,甚至出現(xiàn)護患矛盾問題,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恢復身體健康。見表2。
3 討 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其生活壓力也明顯增加,加之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直接導致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增多,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3]?;颊呋加刑悄虿『螅斡实?,給患者及家屬身心方面帶來較大的傷害,所以許多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壓力大,產(chǎn)生焦灼、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4]。
有相關調(diào)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下,雖然護理人員能夠?qū)μ悄虿』颊呓o予最基本的護理服務,但不能對患者進行更為深入的治療,且不能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在人性化護理中,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血糖指標實際等,進而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工作,這不僅能夠促進糖尿病患者的康復,而且有助于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6]。同時也是幫助患者及家屬建立自信心的過程,增強醫(yī)患之間的信任感,對提高糖尿病護理成效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值得推廣借鑒[7]。
參考文獻
[1] 徐 苗.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7,(18):55.
[2] 申麗娟.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9):41,47.
[3] 胡 靜.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1):158-159.
[4] 米玉萍.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1):41-42.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