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蕓
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尤其是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是腦血管發(fā)病的病癥之一,臨床需積極治療,避免發(fā)展為阿爾茨海默病[1~3]。一般可將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降壓藥等控制病情,但效果欠佳,我院開展了自擬開竅健腦方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VD),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我院接診的92例患者納入本研究。按照隨機原則,用擲硬幣的方法將患者分組,兩組各46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為61~75歲,平均年齡67.33±5.82歲;病程為7個月~6年,平均3.78±1.33年;認知障礙程度:輕度24例,中度22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齡為62~75歲,平均年齡為68.24±5.99歲;病程為8個月~6年,平均3.92±1.41年;認知障礙程度:輕度25例,中度2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構(gòu)成等資料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014年中華腦血管病學會制定的輕中度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斷標準;記憶力輕度損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不高于18分;符合本研究治療方案,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合并神經(jīng)功能缺損者;合并其他臟器功能受損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其他不符合本研究治療方案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chǔ)治療,包括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降壓等。對照組:養(yǎng)血清顆粒(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60082;生產(chǎn)單位: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治療,4g/次,3次/天,溫水沖服。治療3個月。
觀察組:自擬開竅健腦方治療?;痉剑汉问诪?5g,旱蓮草15g,川芎10g,石菖蒲10g,黃芪30g,牛膝10g,水蛭10g,生地10g,女貞子15g,丹參30g,郁金12g,黑芝麻30g,地龍10g,桑葉10g,茯苓12g,甘草6g。水煎至3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院內(nèi)口服湯劑,院外服用散劑。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VaDAS-Cog,MMSE,ADL評分。VaDAS-Cog:血管性癡呆評估量表—認知分量表,主要評價患者記憶力、命令、迷宮測驗、詞語再認、語言流暢等方面,分值越高,患者認知功能越好。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主要評價患者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等,分值越高,狀況越好。ADL:主要評價患者洗澡、修飾、進食、如廁等能力,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強。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均使用SPSS 18.0軟件,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VaDAS-Cog,MMSE,ADL評分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時可判斷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液流變學變化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液流變學變化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2.2 VaDAS-Cog,MMSE,ADL評分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VaDAS-Cog,MMSE,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VaDAS-Cog,MMSE,ADL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2.3 不良反應(yīng)對比 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血壓下降、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較輕,可自行消失,患者均未發(fā)生明顯嚴重不良反應(yīng)。
現(xiàn)代研究認為,VD的發(fā)生是機體發(fā)生血管壁病變以后,血流動力學改變,引起腦循環(huán)障礙,機體腦功能受到損傷,從而發(fā)病[4~6]?;颊吣X部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影響學習和記憶。傳統(tǒng)醫(yī)學研究認為,腎虧、氣虛、血瘀是VD的基本病機,《素問·上古天真論》中關(guān)于腎虧至發(fā)病方面有詳實的記載[7]。腎為先天之本,也是五臟之根,生髓通腦[8],當其發(fā)病,則會使得機體表現(xiàn)為善忘呆傻。研究有效的干預(yù)措施,改善VD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意義。
氣虛是VD發(fā)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由此可以看出,氣虛是中老年人的常態(tài)[9,10]。氣不足會使得氣血不足,陽氣失養(yǎng),二者皆可使腦脈失養(yǎng),從而發(fā)展為癡呆。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蹲x醫(yī)隨筆》中有記載“氣虛不足以推血,則血必有瘀”。在VD中,腎虧和氣虛往往密不可分[11]。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取我院自擬開竅健腦方治療VD是有效的。方中黃芪補氣,使得氣旺血行,牛膝補養(yǎng)肝腎,丹參養(yǎng)血活血,郁金祛痰利竅,諸藥合用能夠益氣活血、開竅健腦、化瘀通絡(luò)。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均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VaDAS-Cog,MMSE,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患者均未發(fā)生明顯嚴重不良反應(yīng)?;颊哒J知障礙得到提高,血液流變學得到改善。
分析其機制,可能和以下方面有關(guān):一方面是改善了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使得血管得到擴張,促進了腦部血液的供應(yīng),增強了機體的學習記憶功能;另外一方面,則是開竅健腦方的使用,抑制了細胞的凋亡,維持了神經(jīng)元突觸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從而保護神經(jīng)元缺血性損傷,改善了腦血管的血流狀態(tài)。
總之,自擬開竅健腦方對輕中度血管性癡呆患者效果較好,患者認知障礙及血液流變學改善較好,臨床應(yīng)用價值較高。
1 張淑芳,呂光耀.中醫(yī)藥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研究進展[J].新疆中醫(yī)藥,2017,35(5):116-119.
2 黎軍宏,翟陽,劉禹舟,等.益氣活血法治療輕中度血管性癡呆臨床研究Meta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3(5):753-756.
3 黎娜.中藥復(fù)方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及護理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7,36(18):162-163.
4 李振平.化瘀消痰湯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7,32(16):2308-2309.
5 馬銘.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2):2206-2207.
6 翟陽,唐農(nóng),黎軍宏,等.五臟溫陽化瘀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7,44(6):1212-1214.
7 張華.補腎化痰法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19(7):200-202.
8 張衛(wèi)華,賴澤飛.補骨脂湯聯(lián)合安理申腎精虧虛型血管性癡呆30例[J].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2):36-38.
9 吳咚咚,李巖,張智龍.針藥結(jié)合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7,33(3):16-18.
10 顧玉寶,劉敬霞,王楓,等.從腎虛血瘀論治老年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7,44(1):210-213.
11 韓宛盈,岳少乾,朱金墻.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發(fā)病過程中血管因素的作用及其藥物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