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就診的150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藥物治療方法。結果: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頭暈頭昏、頭痛、心慌、胸悶或無任何主觀不適感為主,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相對較高。對于在社區(qū)醫(yī)院就診的老年患者,通過使用臨床中常用的6類降壓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均明顯低于用藥前(P<0.05)。結論: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具有多樣性及非特異性的特點,應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不同,選擇合適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實現(xiàn)對血壓水平的有效控制。
【關鍵詞】老年性高血壓;臨床特點;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近年來老年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升高,并對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臨床中,針對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常見的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等[1]。基于此,本研究隨機選取了150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針對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了統(tǒng)計和記錄,記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調查了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齡為65歲~90歲,平均年齡(74.88±5.7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2]中老年性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1)年齡大于等于65歲;(2)血壓值持續(xù)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出標準血壓數(shù)值,即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
1.2 方法
針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總結并記錄,同時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使用臨床中常見的6類降壓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包括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拮抗劑、α受體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對比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處理,計量資料采用率(±s)表示,使用(t)進行數(shù)據(jù)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多樣性及非特異性的特點,其中部分患者除血壓異常外無任何主觀不適感,而有明顯不適癥狀的患者中,以頭暈頭昏、頭痛為主訴的患者人數(shù)相對較多,分別占比96.67%和94.67%,其次為主訴易疲勞的患者,占比87.33%。同時,有89例患者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包括冠心病、腦卒中、動脈硬化、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調查結果見表1。
2.2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
通過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均得到了顯著的降低,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性高血壓作為臨床中常見的老年疾病類型,隨著近年來我國老年性高血壓發(fā)病率的不斷上升,如何實現(xiàn)對疾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吨袊哐獕悍乐沃改?010》[2]規(guī)定: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8.7Kpa(140mmHg),舒張壓≥12.0Kpa(90mmHg),而老年性高血壓的特點是收縮壓的持續(xù)升高和舒張壓不高或降低,其主要是由于隨年齡增加,受到老年人動脈管壁結構及功能發(fā)生改變,順應性及彈性降低,致使血壓數(shù)值異常 [3]。
目前,臨床中針對老年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通過合理服用降壓藥物,以此來穩(wěn)定患者的血壓水平,從而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高血壓的常用降壓藥物共包括6種,分別為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拮抗劑、α受體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相較于其他高血壓患者,老年高血壓患者在使用降壓藥物進行治療時,應當盡量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隨后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血壓控制情況酌情添加,不可過度降低血壓,對于高齡老人,可適當減低降壓標準。同時,在單獨使用同一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時,不得盲目增加用藥劑量,應當采取2種或2種以上藥物聯(lián)合的方式進行治療[4]。
本研究通過對150例老年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頭暈頭昏、頭痛、易疲勞、胸悶等為主。通過對患者使用臨床中常用的6類降壓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具有多樣性及非特異性的特點,應當于診療過程中提高警惕,對于具有高血壓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應積極測量血壓,避免漏診。而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藥物治療對于老年性高血壓治療效果理想,收縮壓及舒張壓均有明顯降低,且主訴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減低或者消失,故對于達到藥物治療標準的老年患者,應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及早加用適合的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并檢測血壓變化,及時調整降壓藥物,實現(xiàn)對血壓水平的有效控制,預防和改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杜珂.老年高血壓病160例臨床特點與治療觀察分析[J].飲食保健,2016,3(2):6-7.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701-708.
劉振秋.硝酸酯類藥物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J].醫(yī)療裝備,2016,29(12):143-144.
楊麗峰,任潔,李學文.老年高血壓住院病人的臨床特點及血壓治療情況[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2):2676-2680.
崔華,鄭瑾.再談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降壓目標[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6,18(2):9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