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蔣文明
【摘 要】本研究考察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家庭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EMBU)為測查工具,對180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總體上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被試在各個因子分的均值處于1.53~1.97之間。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健康;父母教養(yǎng)方式
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以下簡稱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多發(fā)、易發(fā),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盡管如此,目前針對中職生的測查并不多。現(xiàn)有研究主要是針對普通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測查,部分研究也只是在測查初高中生的基礎上順帶測查了中專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赟CI-90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胡勝利(1994)研究發(fā)現(xiàn):有 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強迫、敵對、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和憂郁等癥狀[2];張敏、王振勇等(2001)對912 中學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 52%的中學生存在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3]。趙娟、宋淑萍、王倩青等(2006)研究發(fā)現(xiàn)64.42%的中學生有各種輕度的不良心理反應;26.69%的學生存在各種明顯的心理衛(wèi)生健康問題[4]。中職生和初高中學生一樣,都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轉折時期,但是中職生的生源狀況、以及直接面臨就業(yè)壓力和職業(yè)選擇等問題,他們可能面臨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基于此,本研究擬探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1 研究方法
1.1 被試
選取合肥市一所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對文秘旅游、工業(yè)與民用建設、美術、高職類專業(yè)及高中后的專業(yè)180名學生,有效問卷170。男女比例112:58,年級人數(shù)分別為76,50,44。
1.2 測查工具
本研究的測查工具采用中文版癥狀自評量表(SCL-90)。
該量表由 Derogatis(1975) 編制,國內(nèi)王征宇翻譯(1984)[10]。該量表包括90個評定項目,從感覺、情緒、思維、意識、行為到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所涉及。該測試能準確刻畫被試的心理癥狀,反映被試的心理問題及變化情況。SCL-90量表包含9個因子,即軀體化(somatization)、強迫(obsessive-compulsive)、人際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抑郁(depression)、焦慮(anxiety)、敵對(hostility)、恐怖(phobic anxiety)、偏執(zhí)(paranoid ideation)、精神病性(psychotism)和其他(others)因子等。每個因子又有若干項目,反映被試在某一方面的癥狀。SCL-90量表采用5級評分制,計分方法為1-5分制,1=從無、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各因子屬下項目的分數(shù)之和除以項目數(shù),所得分數(shù)即為因子得分。若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2,即可認定該因子癥狀已達到中度以上的程度。
1.3 測試流程和統(tǒng)計方法
采用團體施測的方法收集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中職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首先,我們考察了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在總體水平上以及分一年級、二年級和三年級的結果。并且,對照SCL-90的高中常模結果來看。中職生在各個因子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全國常模水平。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偏執(zhí)、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軀體化。具體見表格1。這一結果,表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
2.2 SCL-90心理問題檢出率
考察了中職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結果見表2。從結果來看,絕大多數(shù)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處于正常狀態(tài),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本研究中的中職生輕度及以上心理問題(均值≧2分)檢出率為25.3%,排名前四的依次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和偏執(zhí)。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均值≧3分)檢出率8.2%,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敵對、抑郁、人際關系敏感,比例依次是12.4%、9.4%、8.8%。這些結果反映了當前中專生在攻擊行為、情緒以及人際關系上存在的突出性問題。
表2 中職生心理問題檢出率
3 討論與結論
3.1 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
中職生在SCL-90中各個因子得分情況我們可知,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傮w上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偏執(zhí)、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軀體化。年級間,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在年級間呈現(xiàn)顯著差異。中職生心理問題檢出率表中,中職生出現(xiàn)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約占總學生的四分之一,該校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樂觀,出現(xiàn)的主要心理問題依次是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偏執(zhí)、焦慮、恐怖、飲食睡眠、精神病性、軀體化。中職生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fā)生了變化,開始出現(xiàn)青春期的煩惱和心理問題。
3.2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健康水平整體欠佳.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EB].國務院公報國發(fā)〔2002〕16號.
[2]胡勝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4,2:153-160.
[3]張敏,王振勇.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04:226-228.
[4]趙娟,宋淑萍,王倩青.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04:305-351.
[5]張海芳,陳青萍.高中生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健康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11):1339-1340.
[6]張玲玲,張文新,等.普高生與中職生的個人未來目標和擔憂[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04):50-55.
[7]郭蕾,葛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1):18-20.
[8]雷泉,易文濤.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2006,12:41-43.
[9]王秋英.家庭教育方式與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21(5):276-277.
[10]王極盛,李焰,赫爾實.中學生SCL-90信度、效度檢驗與常模建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1):8-10.
[11]岳冬梅,等.父母撫養(yǎng)方式:EMBU的初步修訂及其在神經(jīng)癥患者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03:97-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