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榮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都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忽視了對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不高,普遍存在應付任務式的學習態(tài)度,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策略
引言
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讓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成績得以提升,更是能讓他們終身受益。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視野不夠開闊,使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會面臨諸多的問題,同時也難以提高整個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但鑒于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因此語文教師更應該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通過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建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結構體系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不僅能最大程度上滿足新課程要求改革的目標,更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大追求。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方式刻板
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閱讀的時候,往往只是單方面地傳授知識,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不會很高。所以教師應當采取能夠激發(fā)起學生興趣的語文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更多自由思考與閱讀的空間。
(二)教學資源匱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往往只是以課本上的課文為材料,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課本是學生非常不喜愛的閱讀媒介,所以學生對于老師講解的課文,自然就提不起興趣,教師應當多發(fā)掘課外的資源,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單方面地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并不能完全地吸收教師傳授給他的知識。所以學生在做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應當多與學生溝通,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誘導其擁有正確的閱讀思路,掌握閱讀能力,學會尋找文章的中心句,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等。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加強對小學生語文字詞的訓練
所有的閱讀都是由精美的句子所組成的,而句子又是由字詞所組成的。因此,加強對小學生語文字詞知識的教學,則能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而且也更加利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在思想意識上應該加以重視,而不能敷衍了事,尤其是在對閱讀教材進行講解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字詞句的講解,并要求學生將閱讀中所遇到的優(yōu)美詞句進行標注或者摘抄。針對其中的重難點,也要鼓勵學生將心中的疑惑說出來,進而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解決。除此之外,學生在日常閱讀訓練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針對閱讀內容寫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是讓背誦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章,關鍵是學會使用比較優(yōu)美的字詞句。只要懂得將字詞句進行備注和梳理,在日積月累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鼓勵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在眾多的閱讀內容中進行合理化的選擇,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而語文教師有意識的幫助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才能從本質上幫助他們提高自身閱讀的技能,并進一步彰顯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其實這也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一個主要辦法。小學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學會對一些課文進行泛讀和精讀。例如:在學生們泛讀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嘗試著根據(jù)結構知識對文章進行分段,或者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等;而進行精讀的時候,則主要是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并積極思考文章中句子的含義,甚至可以結合閱讀材料的背景,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重視課后實踐活動內容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不僅需要豐富課程中的內容,還需要重視起課后作業(yè)的趣味性,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模式,將實踐性活動增加到作業(yè)中來,豐富作業(yè)的形式。在布置作業(yè)時,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安排適合他們水平的作業(yè),不能只一味地以背誦和默寫作業(yè)為主,可以根據(jù)課程進度安排相關的趣味性作業(yè),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動力,使學生能夠真正從作業(yè)中獲得知識。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豐富,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進行作業(yè)安排,結合小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寓教于樂,布置有趣的文章閱讀作業(yè),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以表揚教學為主,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
(四)重視教學評價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學評價機制廣泛應用于我國的各大高等院校,將教學評價引入到小學生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中來,不僅能夠加強教師對學生興趣和愛好的理解,還能促進教師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課程,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加強師生之間的評價活動,教師可以更好地針對教學目標確定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此,我們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0.
[2]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03.
[3]解艷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對話的研究[J].新課程,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