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南疆特色果樹高效優(yōu)質栽培與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農業(yè)部阿拉爾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塔里木大學南疆農業(y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新疆阿拉爾843300)
近年來,盲蝽等刺吸類害蟲逐漸成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蟲[1]。在新疆危害棉花的盲蝽有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Goeze)等,其中以牧草盲蝽為優(yōu)勢種[2]。2000年后牧草盲蝽在南疆棉田大發(fā)生,嚴重威脅新疆棉花生產[3]。
植物受蟲害脅迫后,體內與抗逆性相關的生理指標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昆蟲進一步取食。研究害蟲危害與不同棉花品種有關代謝指標的關系,可進一步了解不同品種抗蟲能力及其受害后生理反應機制。目前,已有學者研究了綠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危害對寄主生理代謝指標的影響[4-6],對牧草盲蝽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學特性、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等方面[7-9],而有關牧草盲蝽危害對寄主生理代謝指標的影響未見報道。因此,筆者研究了牧草盲蝽危害后棉株體內生理代謝指標變化,探討不同棉花品種的逆境補償能力,為耐盲蝽棉花品種的篩選及牧草盲蝽與寄主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依據。
供試品種:新陸中37、新陸中38、j206-5,均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提供。
供試蟲源:牧草盲蝽采自塔里木大學,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于(25±0.5)℃、相對濕度(70±5)%、光照與黑暗時間分別為16 h和8 h的條件下,用花椰菜連續(xù)飼養(yǎng),得到蟲齡基本一致的3~4齡若蟲。
試驗儀器:RXZ型智能人工氣候箱,寧波江南儀器廠生產;菁華752手動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生產; 湘儀TGL-16M高速臺式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生產;水浴鍋HH-6,國華電器有限公司生產;雷磁PHS-3C型臺式pH計,雷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VORTEX-5旋渦混合器,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生產。
主要試劑:磺基水楊酸、茚三酮、磷酸、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甲硫氨酸、氮藍四唑、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核黃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鈉、H2O2、愈創(chuàng)木酚。上述試劑純度均為分析純水平,均采購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2.1試驗設計。對上述3個品種棉花種子進行催芽,播種于大小一致的塑料花盆土壤中。每品種10盆,每盆放入6粒種子,用紗網籠罩培養(yǎng),水肥充足。培養(yǎng)30 d后,每品種選取長勢均勻一致的棉苗6盆。每盆保留3株,除去下部衰老葉片,其中3盆作空白對照,不接蟲;另3盆作接蟲處理,分別接入25頭牧草盲蝽3~4齡若蟲。接蟲7 d后,測定不同處理棉株葉片(避開葉脈)生理代謝指標,3次重復。
1.2.2測定方法。葉綠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游離脯氨酸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顯色法測定,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測定,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采用氮藍四唑法測定,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活力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力采用紫外吸光法測定[10-11]。
1.2.3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軟件 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 7.55數(shù)據處理軟件。
由表1可知,牧草盲蝽危害后,不同品種棉株葉綠素總含量均有所下降,變化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新陸中38>新陸中37>j206-5。其中,新陸中38棉株葉綠素總含量下降率高達18.34%;但3個品種受害棉株葉綠素總含量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
表1 牧草盲蝽危害棉株與未受害株葉片葉綠素總含量比較
所選3個品種棉株在受牧草盲蝽危害后,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趨勢,與對照相比變化率分別為30.04%、30.94%、31.93%,且與對照均存在顯著差異(表2),說明牧草盲蝽危害對3個品種棉株可溶性糖含量影響均較大。
由表3可見,受牧草盲蝽危害后3個品種棉株游離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新陸中38游離脯氨酸含量上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上升率達36.73%,且與對照差異顯著。j206-5和新陸中37受害后游離脯氨酸含量上升率較小,且與對照無顯著差異。這說明牧草盲蝽危害對新陸中38脯氨酸含量影響較大。
表2 牧草盲蝽危害株與未受害株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比較
表3 牧草盲蝽危害株與未受害株葉片游離脯氨酸含量對比
受牧草盲蝽危害后,3個品種棉株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均呈下降趨勢,且變化率差異較大(表4)。新陸中37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下降率達63.94%,明顯高于另外2種棉花,且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j206-5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下降率僅為7.46%,且與對照無顯著差異。這說明新陸中37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受牧草盲蝽危害影響較大。
表4 牧草盲蝽危害株與未受害株葉片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對比
2.5.1葉片POD活力的變化。由圖1可知,3個品種棉株受害后,葉片POD活力增加20%~30%,且均與對照(未受害株)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3個品種棉葉POD活力上升與牧草盲蝽危害脅迫相關。
圖1 牧草盲蝽危害棉株與未受害株葉片POD活力對比
2.5.2葉片CAT活力的變化。由圖2可知,在受牧草盲蝽危害后,3個品種棉株葉片CAT活力均下降,新陸中37和新陸中38的CAT活力下降55%,j206-5下降30%,但與對照均無顯著差異。因此,不能判定棉葉CAT活力下降是由牧草盲蝽取食造成。
圖2 牧草盲蝽危害棉株與未受害株葉片CAT活力對比
2.5.3葉片SOD活力的變化。由圖3可知,受牧草盲蝽危害后,3個品種葉片SOD活力均有所上升,上升范圍在3.28%~5.01%,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中,不同品種棉株受牧草盲蝽危害后,葉綠素含量均有所下降,新陸中38葉綠素含量下降率較高,說明新陸中38生長發(fā)育可能更易受牧草盲蝽取食影響;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趨勢,變幅不大,但均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游離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且新陸中38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均有所下降,可能與植物在逆境下蛋白酶活力增強,蛋白質加速分解成氨基酸,導致蛋白質含量下降、氨基酸積累有關[12]。
圖3 牧草盲蝽危害棉株與未受害株葉片SOD活力對比
寄主在受蟲害后發(fā)生一系列的防御反應,而酶恰恰是這些反應的基礎。其中,SOD、POD、CAT在植物的抗蟲防御過程中起重要的保護作用,能有效緩解活性氧自由基對機體的傷害[13]。本研究中,牧草盲蝽危害后,3個品種棉株葉片POD活力均增強,且與對照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棉株POD活力上升由牧草盲蝽危害脅迫造成。3個品種棉株受牧草盲蝽危害后CAT活力均增強,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該結果與魏書艷等[5]、高勇等[6]研究一致。棉株受牧草盲蝽危害后,SOD活力增強,但與對照差異均不顯著。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品種棉株受害后體內生理代謝指標的變化存在差異,這可能與品種性狀及逆境補償能力相關。本研究中,3個品種棉株受牧草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謝指標變化基本一致,只有新陸中38游離脯氨酸含量升高及新陸中37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減少顯著。而游離脯氨酸積累反映植株受害重[12],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減少,能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發(fā)育,使植株出現(xiàn)枯萎等受害癥狀[14]。因此,初步判斷j206-5更適應牧草盲蝽取食危害。要準確判斷3個品種棉株對牧草盲蝽的抗性及3個品種棉株對牧草盲蝽發(fā)育、繁殖的影響程度,還須與室內飼養(yǎng)所得生命表參數(shù)結合分析。
[1]陸宴輝,吳孔明,姜玉英,等.棉花盲蝽的發(fā)生趨勢與防控對策[J].植物保護,2010,36(2):150-153.
[2]楊明超,楊濤.牧草盲蝽在南疆的發(fā)生危害及其防治[J].植物保護,2001,27(5):31-32.
[3]楊雄,金寶福,孟建文,等.2003年牧草盲蝽在南疆大發(fā)生[J].中國棉花,2004,31(5):43.
[4]魏書艷,肖留斌,譚永安,等.不同寄主受綠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謝指標的變化[J].植物保護學報,2010,37(4):359-364.
[5]魏書艷,肖留斌,譚永安,等.轉Bt棉與常規(guī)棉受中黑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謝指標的變化[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33(5):55-59.
[6]高勇,門興元,于毅,等.綠盲蝽危害后棗、桃、櫻桃、葡萄葉片生理代謝指標的變化[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2,45 (22):4627-4634.
[7]孫鵬,楊琪,馮宏祖,等.牧草盲蝽對七種寄主植物的趨性行為反應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7,54(5):925-930.
[8]曹娜,冷凌云,劉端春,等.牧草盲蝽的寄主種類及取食選擇性研究[J].中國棉花,2017,44(3):27-29,38.
[9]張孝峰.牧草盲蝽個體發(fā)育進程研究初報[J].陜西農業(yè)科學,2014,60(2):43-44.
[10]王學奎.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陳麗慧,帕提瑪·烏木爾汗,馮宏祖,等.棉蚜取食對不同品種棉花防御酶活性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5,52(10):1866-1871.
[12]賀文婷,彭德良.植物對線蟲脅迫的生理生化響應機制[J].植物保護,2007,33(2):11-15.
[13]黃偉,賈志寬,韓清芳.蚜蟲(Aphis medicaginisKoch)危害脅迫對不同苜蓿品種體內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7,27(6):2177-2183.
[14]陳建明,俞曉平,程家安,等.不同水稻品種受褐飛虱危害后體內生理指標的變化[J].植物保護學報,2003,30 (3):2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