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2017年第9期《外星人來了,不要怕!》這篇文章,我認為,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甚至整個月球內(nèi)部都是,而且美國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UFO和外星人目擊事件,還有很多證據(jù)證明外星人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地球上。照這樣分析的話,外星人或許就是從地球上誕生的,也有可能是從其他星球過來的。其他星球之所以沒有看到其他外星人,有可能早在很久以前就出現(xiàn)過星球大戰(zhàn),也就是外星人打外星人,導致了生物滅絕,而地球是他們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個有生命、安全的星球,所以他們打算在地球上生活。
如果月球有外星人的基地,火星以前有生命,地球也有外星人基地,那就說明外星人可能是在保護地球,以他們的科學水平想要統(tǒng)治地球或者摧毀地球都是分分鐘的事兒,然而這些對他們而言并沒有任何好處。。。
大科技網(wǎng)友 O為游戲而生O
在2017年第11期《量子物理的巔峰對決》這篇文章中說到波函數(shù)的第二個特征“坍縮”。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概念事件,觀測之所以會發(fā)生坍縮,是與以觀測行為本身有關。宏觀世界是因反光才被人觀測到,而微觀世界要用特殊儀器才能觀測。所以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影響。而之所以會有海森堡測不準,是因為設備還不夠先進,這就像古代,在沒有超聲波的情況下,想看到人體內(nèi)的情況,只有切開。但不能因為你沒切,就說這個人同時處于有病和沒病兩種狀態(tài),而是因為只有你切開了,才能觀察到有沒有病。
大科技網(wǎng)友 snowocean
《大科技》包含的知識豐富,讓我了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這是一本很好的雜志,?!洞罂萍肌吩絹碓胶?!
大科技讀者 熾熱之焰
很喜歡《大科技》,希望能適當增加一些科幻的內(nèi)容。
大科技讀者 傲雪
從高中開始就看《大科技》,幾乎每期都會買,現(xiàn)在大學都畢業(yè)了,雖然不經(jīng)??矗沁€是很喜歡這本雜志。
大科技讀者 忘憂草
在這里我想說一說我對量子糾纏的一些個人看法。量子糾纏的超光速現(xiàn)象被視為21世紀最大科學謎團,但我認為這很可能只是一種超光速假象。因為它可能并非真正是粒子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地把一份能量(信息)從A地全程地移動到B地這種意義上的超光速,而是分別位于A、B兩地的兩個粒子時刻保持同時同步運動所產(chǎn)生的超光速。我認為,導致量子超光速的物理基礎是一種全新的物質(zhì)形態(tài)——真空(暗能量)凝聚態(tài),因為唯有真空凝聚態(tài)的假設才能產(chǎn)生同時同步的瞬間超光速效應。真空凝聚態(tài)假說的理由有三:一、每個真空單元本身是能量處于最低狀態(tài)的(零點能)場粒子。二、整個宇宙空間充滿了密度大得難以讓人置信的暗能量。三、高密度粒子的存在即可形成某種凝聚態(tài)。所以,整個宇宙空間的暗能量很可能是以凝聚態(tài)的形式存在的。
凝聚態(tài)的信息傳遞采用一種兩地間場量子的集體同時同步運動模式,但所傳遞的也只是間接性的克隆信息。此外,真空(暗能量)凝聚態(tài)很可能就是大衛(wèi)·玻姆所說的隱變量或量子勢的客觀基礎。
大科技讀者 心靈探險家
看《大科技》有4年時間了,這本雜志的優(yōu)點就是內(nèi)容豐富,價格便宜。不過有些內(nèi)容比較深奧,看不太懂,希望編輯們寫文章的時候能介紹得詳細一些,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大科技讀者 王巖
我有個建議,就是《大科技》可以每期選一個主題,寫幾篇文章從各個方面詳細介紹這個主題,這樣讀者就能更全面地理解一個知識了。
大科技讀者 CK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