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省東莞市石碣中學 徐飛雄
列方程解應用題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最難學的內容之一,許多學生都感覺應用題難,一見應用題就怕,就煩,就不想去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理解問題中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結構特征、問題中的量較多而不會理順這些量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未知量較多時,更是無從下手等等,都會造成學生解題困難。而應用題在考試中分量較重,因此我們應當重視對應用題的教學。應用題的解法多種多樣,本文結合初中數學課本中的例題或習題,談談解初中數學應用題最常用、最見效的一把鑰匙——列表法。
所謂列表,是指列n行m列的表格,初中一般列三行四列的表格。通常找出題目中的三個相關聯的量,把其填入第一行的空格中,再找出題目中的兩個研究對象,將其填入第一列的各空格中。通常先設未知數,再通過已知量和所設的量表示出第三個量;然后將這三個量填入相應的空格;最后根據第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列出方程。
工程問題,通常要用到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例1、某工廠現在平均每天比原計劃多生產50臺機器,現在生產600臺機器所需時間與原計劃生產450臺機器所需時間相同,現在平均每天生產多少臺機器?(人教版八年級下37頁習題)
分析:此題的三個相關聯的量是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將這三個量填入第一行;兩個研究對象是原計劃、現在,將其填入第一列的各空格中,已知的量為:工作量,填入表格,然后設現在的工作效率為x,得原計劃的工作效率為x-50,從而表示出第三個量:工作時間,列表得
工作量 效率 時間原計劃 4 5 0 x-5 0 4 5 0 x-5 0現在 6 0 0 x 6 0 0 x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工作時間)之間的關系:原計劃所需時間=現在所需時間,就可列出方程:
例2、兩個工程隊共同參與一項筑路工程,甲隊單獨施工1個月完成總工程的三分之一,這時增加了乙隊,兩隊又共同工作了半個月,總工程全部完成,哪個隊的施工速度快?(人教版八年級下29頁例題)
效率 時間 工作量甲隊 1 1 3 1+1 2 2乙隊 1 1 x 2 1 2 x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工作量)之間的關系:甲隊所做工作量+乙隊所做工作量=1,即可列出方程:
例3、八年級學生去距學校10千米的博物館參觀,一部分同學騎自行車先走,過了20分鐘后,其余同學乘汽車出發(fā),結果他們同時到達。已知汽車的速度是騎車同學速度的2倍,求騎車同學的速度。(人教版八年級下31頁練習)
分析:此題已知量為:路程,設騎車同學的速度為x千米/時,就可得汽車的速度為2x千米/時,從而表示出第三個量:工作時間,可列出表格
路程 速度 時間騎車 1 0 x 1 0乘車 1 0 2 x 1 0 2 x x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時間)之間的關系:騎車所用時間比乘車所用時間多20分鐘(小時),就可列出方程:
例4、甲、乙兩人相距6km,兩人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1小時相遇;同時出發(fā)同向而行,甲3小時可追上乙,兩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人教版七年級下103頁習題)
分析:此題包含兩個問題,相遇和追及問題,如果不分開來分析,就顯得無從下手;若我們分開來采用列表法,這道題就顯得容易了。我們先來看相遇問題,已知量為:時間,設甲的速度為xkm/時,乙的速度為ykm/時,從而表示出第三個量:路程,列表得
時間 速度 路程甲 1 x x乙 1 y y
時間 速度 路程甲 3 x 3 x乙 3 y 3 y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路程)之間的關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6 km,可得方程x+y=6
再來看追及問題,同樣可列表得
得到方程 3x-3y=6
例5、有一個兩位數,如果把它的個位數字a和十位數字b對調,那么什么情況下得到的兩位數比原來的兩位數大?什么情況下得到的兩位數比原來的兩位數???什么情況下得到的兩位數等于原來的兩位數?(人教版七年級下129頁習題)
分析:兩位數可表示為:十位數×10+個位數,此題的第三個量為:這個兩位數,依題意,列表
?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之間的關系分別得到:
商品銷售類應用題是學生較難掌握的一類問題,主要原因是:一是銷售術語較多;二是數量關系較復雜。筆者認為,掌握好基本數量關系,再用列表法把題設中的數量關系表達清楚,問題就不難解決。
例6、某商場購進甲、乙兩種服裝后,都加價40%標價出售。春節(jié)期間商場搞優(yōu)惠促銷,決定將甲、乙兩種服裝分別按標價的八折和九折出售。某顧客購買甲、乙兩種服裝共付款182元,兩種服裝標價之和為210元,問這兩種服裝的進價和標價各是多少元?
分析:本題銷售問題涉及三個量:進價、標價、售價,為分析題意設置了一定障礙,讓大家感到無從下手,但使用列表后,思路則簡捷、明了。
解:設甲種服裝標價為x元,則乙種服裝標價為(210-x)元,從而表示出進價和第三個量:售價,列表得:
進價 標價 售價甲服裝 x÷1.4 x 0.8 x乙服裝(2 1 0-x)÷1.4 2 1 0-x 0.9(2 1 0-x)
最后根據表示出的第三個量(售價)之間的關系:購買甲、乙兩種服裝共付款182元,可列方程得,
除了以上這幾個問題外,列表法還可用在其他應用題,如勞力調配、濃度等等,在這里不再一一闡述。總之,列表法是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打開“解應用題之門”的一把好鑰匙。特別在解答抽象而復雜的應用題時,列表可以使令人眼花瞭亂的條件及數量關系變得明朗化,使數量相互關系一目了然,有助于我們分析題意,尋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建立方程,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