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玉 王擁軍
每年寒潮來襲,各大醫(yī)院內的心梗、心衰、高血壓、腦出血、氣管炎患者都急劇增加。專家提醒:冬季突然降溫,各種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加強戒備”,以免發(fā)生意外。
心臟病患者出門前先服藥
寒冷刺激會引起心臟動脈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栓形成,從而造成心血管病患者病情不穩(wěn),可能出現(xiàn)心衰甚至心肌梗塞。心臟病發(fā)作時,最常見的變化就是胸悶,但健康人在特別冷的時候也偶爾會胸悶,因而容易被忽視。因癥狀不典型,有些患者發(fā)病未必表現(xiàn)為心絞痛,可能出現(xiàn)類似感冒或消化道疾病的癥狀,所以心臟病容易被誤診、漏診。
冬季心臟病患者應定期復診,如有異常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天氣較冷時盡量不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最好先口服硝酸甘油或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藥,或隨身攜帶這些藥物,以便發(fā)病后及時服用。
高血壓患者須防無癥狀高血壓
溫度是影響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平時控制很好的高血壓患者,遇到強降溫便很難讓血壓保持穩(wěn)定。遇冷刺激,多數(shù)患者的血壓會在原有基礎上升高10~20毫米汞柱,個別人的收縮壓甚至可達200毫米汞柱。
但有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已經很高了還沒癥狀,這樣的患者在門診上有近一半以上,沒有癥狀的高血壓就是沉默的殺手。建議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定期復診,如果血壓不是很高,建議2~3周復診一次,如果血壓波動比較大,有些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即使不住院也應每天監(jiān)測血壓。
溫度降低腦出血風險增高
低溫也是一些腦病患者的“隱性殺手”。寒冷刺激會使血管猛然收縮、血壓升高,腦血管可能破裂而引起腦出血;低溫還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造成血管破裂。
一旦有人突然昏迷,應懷疑是腦出血,在場的人一定要先撥打120,在急救人員趕到之前應做好簡單的處理。首先讓患者平臥,避免晃動;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應將患者一側肩部墊高,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流出被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然后迅速解開患者衣領和腰帶,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天冷時要注意保暖。此外,應將患者頭部稍稍抬高,并隨時注意病情變化,觀察患者是否有脈搏,是否有呼吸心跳,如果心臟停跳應立即做心肺復蘇。
別把慢支當成普通感冒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時很容易當成是普通感冒,不受重視。除了發(fā)熱、流鼻涕外,典型的癥狀是短時間內咳嗽會很快加重,咳痰增多,黃濃痰嚴重時出現(xiàn)悶氣。
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患者應預防受涼?;加刑悄虿?、慢性腎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人,感冒后應及早治療,因為這些人一旦受涼極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進而向下蔓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繼而引發(fā)肺炎,治療起來相當棘手。天冷做好保暖保濕工作,也能減少很多呼吸道疾病?!鰁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