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寫作課堂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學為例,膚淺探究初中語文“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研究
葉圣陶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精辟指出:“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正如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币虼耍瑢懽鹘虒W之根本就在于喚起學生不吐不快之欲望?,F(xiàn)階段,為了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有關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的研究風生水起,碩果累累。下面筆者將在借鑒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際,就初中語文“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展開膚淺探究。
一、 摸清教學現(xiàn)狀,為“4G立體式”教學的實施清障
近年來,筆者對所在學校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深入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其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忽視甚至無視引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生缺乏良好的積累習慣。學生沒有豐富的積累,厚積而薄發(fā)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其二,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的時候,方法不夠得當,以至于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行文習慣。其三,好文章是經(jīng)過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寫就的,因此,良好的修改習慣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初中語文教師輕視指導學生修改作文,良好的修改習慣更是不見蹤跡。其四,大詩人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總要反復修改直到老婆婆能夠聽懂為止。這個典故不僅說明在寫作過程中要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習慣,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分享習慣。然而,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卻絲毫沒有分享的習慣。上述種種問題既是阻礙初中作文教學效率提升的瓶頸,又是實施“4G立體式”教學的障礙。
二、 培養(yǎng)良好習慣,為“4G立體式”教學的實施搭臺
為了有效實施初中語文作文“4G立體式”教學模式,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上述種種瓶頸,培養(yǎng)學生的“4G習慣”,即四個良好的(good)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一) 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
文思泉涌源于厚重的積累,厚重的積累歸功于良好的積累習慣。因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始終如一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這一課的時候,筆者以預習作業(yè)的形式引領學生進行了課前積累。請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整理并背誦一些描寫母愛的詩句。學生搜集的詩句有:黃景仁《別老母》一詩中的“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倍鸥Α妒纠簟芬辉娭械摹坝袑O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币约鞍拙右住堆嘣娛緞③拧芬辉娭械模骸靶燎谌?,母瘦雛漸肥?!钡?。
(二) 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行文習慣
良好的行文習慣是寫就好文章的重要前提。因此,為了切實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教師還必須要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行文習慣。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會經(jīng)常性地指導學生仔細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通過教師切中要害的分析,學生不僅能夠感悟到各種寫作方法的妙用,還能夠?qū)W會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靈活自如、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寫作方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列夫·托爾斯泰》這一課的時候,筆者指導學生細致地學習了作者在描寫托爾斯泰外貌的時候所采用的細致的肖像描寫手法。
(三) 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修改習慣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良好的修改習慣是寫就好文章不可或缺的。毋庸置疑,學生良好的修改習慣不可能與生俱來,后天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鑒于此,筆者在日常作文教學過程中會習慣性地引領學生一絲不茍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一絲不茍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還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通過教師的引領,學生逐漸品嘗到了修改作文帶來的“甜頭”,學生自然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習慣。
(四) 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分享習慣
作文也好,文章也罷,其實主要是寫給其他人看的。因此,作文必須要通俗易懂,能夠讓讀者準確理解內(nèi)容;作文也必須要情真意切,能夠讓讀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為了讓自己的作文通俗易懂、情真意切,初中學生還必須要養(yǎng)成良好的分享習慣。學生通過主動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學就會開誠布公地提出各種各樣的修改意見,進而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趨于完美。與此同時,學生的作文能力也會逐漸提升。由此可見,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分享習慣是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 開展四觀訓練,為“4G立體式”教學的實施夯基
初中“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扎實有效的四觀(4G)訓練,即觀讀、觀感、觀則和觀賞訓練。
(一) 觀讀訓練
觀讀,就是要讓學生多讀美文、多讀好書。讀和寫是學習語言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讀是輸入,寫是輸出。酣暢淋漓地輸出是以不厭其煩地輸入為前提的。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引領學生開展觀讀訓練。
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雷電頌》時,學生在筆者的引領下學會了抓住事物特征展開想象進行寫作的方法,體會到了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與此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多種修辭方法在本文中恰如其分地運用。為了讓學生觀讀的“步伐”邁得更遠,筆者還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郭沫若的作品《女神》。
(二) 觀感訓練
觀感,顧名思義,就是觀后的感想,即觀后感、讀后感等。思想是文章之靈魂。思想是作者通過文章所表達的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觀感訓練,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觀感對象的思想內(nèi)涵,還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思想。只有讓學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才會在寫作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潤物無聲地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endprint
例如,在學習完八年級語文下冊中巴金的《短文兩篇》,即《日》和《月》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寫了一篇讀后感。通過寫讀后感,學生不僅更加透徹地理解了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還對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有了全新的認識、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 觀則訓練
觀則,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觀摩效法”。“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中的觀則訓練其實上就是一些仿寫練習。仿寫之于寫作就如同臨摹之于書法。書法只有在持之以恒地臨摹基礎上,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同樣,寫作只有在堅持不懈地仿寫基礎上,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以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海燕》這篇課文為例,在筆者的引領下,學生深入透徹地學習了作者象征、映襯以及對比等寫作技巧。為了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這些寫作技巧,筆者讓學生在課后進行了仿寫練習。
(四) 觀賞訓練
觀賞之意重在賞,即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文章中的各種美。毋庸置疑,讓學生感受文章各種美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塑造各種美、展現(xiàn)各種美、流露各種美……讓自己的文章美不勝收。
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感受到了“反問句”之美。“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么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這些反問句加強了語氣,加重了語言的力量,激發(fā)了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綜上所述,在實施初中語文“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摸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4G”寫作習慣以及開展“4G立體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為了確保初中語文“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教師還要完善評價機制,為“4G立體式”教學的實施助力以及踐行幸福教育,為“4G立體式”教學的實施添趣等??偠灾?,教師要以“4G立體式”寫作教學模式為平臺,循序漸進、富有成效地提升初中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于秋梅.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與評價,2017,(7):15-16.
[2]宋愛春.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J].讀寫算:教師版,2012,(24):38.
作者簡介:
吳雪彬,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三中羅源校區(q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