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潔, 李迎新, 梁蘭芳
(河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CET-4,即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影響最廣的全國性英語教學考試。自實施以來,CET-4歷經(jīng)了多次改革變化,其中的翻譯測試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題型難度逐漸加大,分數(shù)比例逐步增加的過程。最新改革后的翻譯試題對考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撥和促進作用。
CET-4于1987年開始正式實施。1996年,翻譯測試首次進入CET-4中,以英譯漢的形式和聽寫填空在考試中交替使用。1997年,由于CET-4增加了復合式聽寫和閱讀簡答題兩種主觀題型,翻譯測試改為每隔兩年考一次,平均分值只占總分值的2.5%。2005年,CET-4開始增加漢譯英的翻譯試題,占總分值的5.0%。2006年6月,CET-4的漢譯英試題由整句翻譯改為考察詞組、搭配、重要結構的句子部分翻譯。2013年12月,CET-4的翻譯試題從句子翻譯改為考查篇章整體表達的段落翻譯,分值比例增加到了15.0%。
縱觀翻譯測試在CET-4中的變化沿革,可以發(fā)現(xiàn):翻譯測試在綜合語言考試中越來越受重視,漢譯英測試也從無到有,分值逐步增加。2013年12月的CET-4漢譯英試題難度較以往最大,分值達到最高,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檢驗考生的語言能力。
CET-4考試的內容設置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在1986年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高等學校文理科本科用)中,翻譯還沒有被列入教學目的,翻譯能力也未在其中作具體要求,因而導致在近十年的CET-4考試中,沒有翻譯測試的一席之地。1999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高等學校本科用)闡明了“譯的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一樣都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翻譯能力和測試逐漸受到關注,但是由于翻譯測試在CET-4中所占分值很少,在考試中經(jīng)常被忽視。不少專家曾在這個過程中,呼吁提高翻譯的考試地位:“翻譯是集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于一身的綜合性題型,能真正檢測學生的外語水平?!盵1]“加大CET-4的翻譯量有利于腳踏實地地開展外語教學活動,從而避免了為通過考試而學習、為獲取證書而學習的急功急利的作法?!盵2]可見,英語翻譯能力在學界也逐漸受到重視。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翻譯測試不夠適應。為詳細了解參加考試的學生對新試題的適應情況,以及在平時的大學英語課上翻譯技能的訓練情況,特制作調查問卷,對筆者所在學校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是參加過CET-4的大一和大二學生,共242人,學生專業(yè)涉及到文科、理科、工科和藝術類,學生來源的學科較為平衡,調查結果較為客觀,可以說具備典型性。表1為學生對四級考試翻譯題難度看法的數(shù)據(jù),表2為學生對四級考試翻譯題涉及話題的熟識度。
表1 學生對四級考試翻譯題難度的看法
表2 學生對四級考試翻譯題涉及話題的熟識度
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近60.0%的學生認為翻譯試題較難和非常難,62.0%的學生對翻譯測試的話題不太了解甚至完全陌生。這說明改革后的翻譯測試對于大部分的考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不少學生對于考試涉及到的國家經(jīng)濟、文化、歷史和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話題知識積累還不夠,做題感到吃力。
另外,課題組調查了學生對翻譯試題重視程度,以及在平時課堂上對翻譯訓練的態(tài)度。58.0%的學生非常重視翻譯;41.0%的學生不太重視,認為不如聽力和閱讀重要,得分不容易;1.0%的學生極不重視,考試中干脆放棄。在平時的課堂翻譯練習時只有34.0%的學生喜歡做翻譯練習,66.0%的學生根本不喜歡做這種練習。
以上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到翻譯試題在四級考試中的重要性,但是卻對翻譯試題和練習“敬而遠之”,遇到翻譯就頭疼。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課題組發(fā)現(xiàn)學生對CET-4改革后的翻譯測試的應對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在平時的課堂訓練中對翻譯的興趣也不足??荚囀欠从辰虒W情況的一面鏡子,當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落后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要求時,就出現(xiàn)了學生對翻譯試題準備不足,得分不高,對翻譯學習缺乏興趣等種種問題。
2017年2月,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點明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3]英語應用能力即是用英語在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中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具體體現(xiàn)在語言的五個單項技能——聽、說、讀、寫、譯中?!吨改稀钒汛髮W英語的教學目標列為基礎、提高和發(fā)展三個等級,并根據(jù)三級教學目標提出三個級別的教學要求,分為總體描述和單項技能描述。各個級別的教學要求都對翻譯技能有具體描述,例如其中的發(fā)展目標對學生的翻譯技能作了如下描述:“能翻譯較為正式的議論性或不同話題的口頭或書面材料,能借助詞典翻譯有一定深度的介紹中外國情或文化的文字資料,譯文內容準確,基本無錯譯、漏譯,文字基本通順達意,語言表達錯誤較少?!盵3]該描述和CET-4新的翻譯試題對考生技能的理想要求基本一致。
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能夠使其更扎實地掌握語言技能,鍛煉他們在兩種思維模式之間的切換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內在要求。另外,事實上,很多科技翻譯人員都是掌握了一門外語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未來也將有越來越多的非外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從事翻譯工作。這樣就更凸顯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性,大學英語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一些翻譯技巧,鍛煉他們的翻譯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翻譯素養(yǎng),為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做好準備。
《指南》提到:“通過學習和使用英語,可以直接了解國外前沿的科技進展、管理經(jīng)驗和思想理念,學習和了解世界優(yōu)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國家語言實力,有效傳播中華文化,促進與各國人民的廣泛交往,提升國家軟實力?!盵3]簡而言之,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雙向的,一方面是“引進來”,一方面是“走出去”。過去很多年,大學英語教學側重對聽力、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CET-4考試中聽力、閱讀始終占據(jù)總分值的大比例,早期的CET-4翻譯測試也僅涉及英譯漢技能測試。大學英語教學強調對英美語言和文化的輸入學習,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以英語為媒介來轉換、輸出民族語言文化的能力。
西方發(fā)達國家而今已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軍事等方面取得領先地位,其文化也占據(jù)了主導位置。自19世紀以來,我們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大量的外文書籍被譯成中文引進,造成了長期以來的中外文化交流“逆差”。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們需要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家軟實力,這就需要了解本國的歷史、國情和傳統(tǒng)價值觀體系,因為文化的積淀、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一個國家走向強大的基礎。在繼承發(fā)揚我國文化的基礎上,還要對外傳播我國的文化成果,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即進行文化輸出。文化輸出戰(zhàn)略的實施,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從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角度出發(fā),不僅要培養(yǎng)更多的了解國情、知識廣博的專業(yè)性高級翻譯人才,還要在廣泛的大學生群體中強化國家符號、樹立文化自信。CET-4改革應時而生,翻譯考試要檢驗一個人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還要檢驗一個人的語言內核,即文化和精神??荚嚫母锖?,筆者通過對所教學生的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在翻譯考試和訓練的引導下,更自覺地關注國家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知識?!爸袊Y”“中國功夫”“教育公平”“網(wǎng)購經(jīng)濟”“節(jié)日民俗”“絲綢之路”……這些具有濃厚中國味的翻譯話題不斷促使學生去探求語言和文化之間恰當?shù)霓D換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他們的語言“輸出”能力。因此,漢譯英考試的不斷強化,能夠推動我國文化戰(zhàn)略的實施,實現(xiàn)語言教學的完整意義。
CET-4考試反映出《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這些綱領性文件的要求,考試的改革變化也對大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影響,對教學改革起到反撥作用。
鑒于幾十年來,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一直處于邊緣化的地位,羅選民曾指出:“大學翻譯教學被人們誤解了,究其原因,至少有二:第一,它只被當作一種語言教學的問題,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點;第二,因為它面向的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因此不需要研究?!盵4]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在不少大學英語課上,翻譯練習通常是為了檢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否正確,或是考察學生對特定詞匯和詞組的掌握運用程度,在每周四個課時的大學英語課上,翻譯教學所占比重不足四分之一。嚴格來說,這樣的翻譯教學是一種“作為教學手段的翻譯”,而非“作為教學目的的翻譯”[5]。當翻譯教學能夠教給學生運用一定的譯理、方法和技巧來獲得好的譯文時,才算是真正作為教學目的的翻譯。很多學校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中還沒有翻譯理論、翻譯技巧以及翻譯賞析這樣的課程內容,學生只能從零星的翻譯練習中去獲得一些感性認知,或是通過考前強化訓練死記硬背一些常見表達方式和固定搭配,這就造成學生面對一百多字的篇章翻譯時往往無所適從,能寫出和段落內容相對應的單詞和搭配就已經(jīng)相當不錯,若要求句子漂亮、語言地道、銜接自然、譯文流暢那就是勉為其難了。
改變舊的理念和模式,要認識到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語言學習中比較高級的階段,它將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輸出能力結合在一起,能夠真正培養(yǎng)和檢驗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校大學英語課應該增加翻譯教學,尤其是漢譯英教學的比重,教師應有計劃地為學生講解一定的翻譯方法,有條件的學??梢蚤_設翻譯選修課程,引導學生對翻譯這個語言能力和學科領域有更深的認識。筆者所在的學校已經(jīng)嘗試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改革。該校開始實施個性化分類分層教學,在分類指導、分層教學原則的指導下為A類學生(英語起點較好的學生)開設大學英語拓展必修課程,翻譯課程即在開設的系列課程之中,該課程為學生提供翻譯技巧、翻譯賞析和實踐等內容。除了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和設置上的改革,在課堂之外,學??梢远嘟M織一些面向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翻譯比賽,翻譯講座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翻譯課程的改革能夠讓學生受益良多,不僅能幫助他們應對CET-4、CET-6考試,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也為他們未來從事相關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006年,BTI(本科翻譯專業(yè))經(jīng)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2007年,MTI(翻譯碩士專業(yè))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開始試點。翻譯真正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yè)走上學術舞臺不過十年的時間,大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仍以語言學和文學為主,有翻譯學術背景的教師數(shù)量相對較少。缺乏系統(tǒng)的翻譯方面的知識結構,大學英語教師也就難以向學生“授之以漁”。且由于翻譯教學的長期邊緣化,很多大學英語教師沒有把翻譯作為一個學科領域去認真研究,也忽視了自身翻譯素質的提高。因此,各個高等院校在招聘大學英語教師時要考慮納入一些有翻譯學術背景的人才,優(yōu)化教師隊伍。高校也應對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鼓勵教師積極深造,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翻譯業(yè)務水平。
除了書本上的知識,翻譯自身的特點也需要大學英語教師有一定的翻譯實踐。翻譯需要譯者自身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經(jīng)驗積累,只有通過親身的實踐,才能對各類翻譯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對多種翻譯方法有靈活的認知,授課也會更加引人入勝。針對翻譯的實踐性特點,也有相關專家學者建議“建立英語翻譯教學客座教授制度”[6],學校聘請有多年口筆譯實踐經(jīng)驗的翻譯專家來開展案例教學,并通過他們讓翻譯教學走出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所在學校由名師牽頭組建的翻譯研究教師團隊會定期邀請國內知名的翻譯專家和學者為教師和學生作講座講學,介紹前沿的翻譯理論,分享最新的翻譯成果,使師生都獲益匪淺。
翻譯測試進入到CET-4中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而漢譯英進入到翻譯測試中也走了近十年的路程。這一歷程也反映出英語教學從追求全然的“歐美味道”到提倡輸出“中國元素”觀念的變化。漢譯英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鑒于CET-4改革后的翻譯測試已經(jīng)改為篇章翻譯,目前,大學英語教材的漢譯英訓練從過去涉及課文詞組和搭配的單句練習,改為了以中國元素為話題的篇章漢譯英的練習題(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在課堂練習和考試中,學生普遍反映漢譯英比英譯漢難度大,這是由于他們對英漢兩種語言的內在差異還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在翻譯教學中強化英漢對比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異同,多讓學生進行漢英互譯訓練,在實踐中掌握譯語的表達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翻譯意識。
大學英語教師還要多途徑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輸出意識。例如,教師可以找一些英譯典籍讓學生欣賞學習。筆者曾在課上給學生講解林語堂翻譯的清代沈復所著《浮生六記》片段,學生既領略了經(jīng)典原著的優(yōu)美,又欣賞了英文翻譯的精妙,課堂效果很好。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對微博、微信等時尚網(wǎng)絡工具的熱情,引導他們了解語言文化知識,例如推薦學生關注Chinadaily(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公眾號,其推送文章里有很多和中國社會熱點話題、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學生通過每天的閱讀能夠積累不少語言和文化知識。
CET-4考試已經(jīng)實行了三十年,翻譯測試在CET-4中也經(jīng)歷了二十年的變革更新。改革的翻譯試題反映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調整變化,同時也對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起到反撥作用。新的翻譯試題改革呼喚大學英語給予翻譯教學更多的審視,改進落后的教學觀念和制度,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使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未來的翻譯人才培養(yǎng)打下基礎,促進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對外交流。
[1] 黃忠廉,劉麗芬.翻譯:CET-4不可或缺的題型[J].外語界,1996(1):30-32.
[2] 許建平.從CET4翻譯考試看學生翻譯能力的欠缺[J].中國翻譯,2000(6):44-46.
[3]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最新版[EB/OL].(2017-02-03)[2017-09-10].http://www.sohu.com/a/125489097_488760.
[4] 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2(4):56-58.
[5] 林璋.翻譯教學的目標、內容與方法[J].外語研究,1997(3):60-62.
[6] 王玉西.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6):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