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唐玉光+楊志國
摘要:由于高升壓Boost變換器被廣泛用于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中,因此本丈針對常用的三類高升壓Boost變換器從控制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研究。首先研究了變換器的平均模型和系統(tǒng)的小信號模型,然后得到輸出電壓與占空比的傳遞函數。通過對三類Boost變換器的傳遞函數進行分析和研究可知,混合型的Boost變換器具有比較好的特性,控制方式簡單,而其它Boost變換器為非最小相位系統(tǒng),需要采用雙環(huán)控制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控制方式比較復雜。
【關鍵詞】高升壓Boost 變換器 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 抽頭Boost 變換器 混合型Boost 變換器 傳遞函數
近年來,隨著能源需求的增多和自然資源的缺乏(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人類開始尋找其它可以代替自然資源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其它可再生能源。電力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這些新型能源的高效利用,而DC/DC變換器就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電池板輸出的電壓一般很低(12V到50v),而通常所需要的電壓卻遠遠大于它,傳統(tǒng)的Boost變換器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升壓比、減少開關器件的電壓和電流應力已經成為高升壓Boost變換器的主要研究熱點。
雖然已經有很多文獻對高升壓Boost變換器進行了研究,通過使用耦合電感的方法、采用Boost變換器級聯的方法、交錯式電感的方法等等來提高升壓比,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他們的控制策略都比較復雜,而且也鮮有文獻從控制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鑒于此,本文根據常用的高升壓Boost變換器的平均模型,推導出小信號模型,最終得到電感電流與占空比和輸出電壓與占空比之問的傳遞函數,從控制學的角度對比分析了幾種常用的高升壓Boost變換器的特點。
1 Boost變換器的拓撲結構
高升壓Boost變換器的拓撲結構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如圖1所示的交錯式工作的Boost變換器,這種拓撲與傳統(tǒng)的Boost變換器類似;第二類是如圖2所示的帶有磁耦合線圈的Boost變換器,高頻下磁損耗較高:第三類是如圖3所示的混合型Boost變換器,沒有變壓器。
2 Boost變換器的理論分析
本文將對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抽頭Boost變換器(圖2)和混合型DC/DC Boost變換器(圖3)進行分析,其中以傳統(tǒng)的變換器作為基準,另外兩種拓撲結構的變換器分別作為該類別的代表。三種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均是基于狀態(tài)空問平均模型而得到的。
2.1 傳統(tǒng)的Boost變換器
傳統(tǒng)的Boost變換器的拓撲結構是最基礎的,它包括開關器件、二極管、電容器、電感和負載,它的平均模型如式(1)所示:
根據式(3)可以看出,與輸出電壓相關的傳遞函數在復平而的右半平而有一個零點(非最小相位系統(tǒng)),因此直接控制換流器的輸出電壓將會比較復雜。而根據式(4)可以看出,與輸入電流相關傳遞函數在右半平而沒有零點,因此可以考慮間接的控制輸入電流,但是為了獲得快速的動態(tài)響應必須采用雙環(huán)控制策略。
而Boost換流器的升壓系數為:
這只是一個理想的升壓系數,當占空比高于0.8的時候,實際的升壓系數將會減少,因此其升壓能力受到了限制。
2.2 抽頭Boost變換器
抽頭Boost變換器與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的運行模式相似,根據開關器件的導通與關斷,其運行模式分為兩個回路:
(1)開關器件導通:因為磁性元件的電壓極性,二極管并未導通,磁性元件通過Ll充電(如圖4 (a)所示);
(2)開關器件關斷:二極管導通,磁性元件通過等效電感Ll和L2放電(如圖4(b)所示)。
這種Boost變換器的升壓能力與磁性元件的放電過程有關,也就是說與等效電感值L1
由式(16)和(17)可知,與輸出電壓相關的傳遞函數在復平而的右半平而也有一個零點(非最小相位系統(tǒng)),因此它與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一樣,需要采用雙環(huán)控制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
2.3 混合型Boost變換器
混合型Boost變換器比傳統(tǒng)的變換器多了二極管和電容器,但是沒有耦合電感器。同樣,它也有兩種運行模式。
(1)開關器件導通(如圖5(a)):由于電壓的極性,二極管未導通,電路對磁性元件充電,電路中問兩個電容器串聯提供輸出電壓。
(2)開關器件關斷(如圖5(b)):二極管導通,磁性元件開始放電,電路中問的電容并聯提供輸出電壓。
當開關器件導通時,其電路方程為:
由式(23)可知,與輸出電壓相關的傳遞函數的系數為正,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變換器在復平面的右半平面有零點,但是這并不影響傳遞函數,因此該拓撲結構的變換器的控制效果比較好。
2.4 三類Boost變換器的比較
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的優(yōu)點就是拓撲結構簡單,但是當需要高升壓比時,其效率就會降低。而且由于該系統(tǒng)是一個非最小相位系統(tǒng),因此該系統(tǒng)的控制比較復雜,需要采用雙環(huán)控制來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效果。
相比于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抽頭Boost變換器在升壓能力和效率上有明顯提高,但是由于在復平面的右半平面也有零點。因此,從控制的角度上來講,與傳統(tǒng)Boost變換器具有相同的問題。因為輸入電流并不是連續(xù)的(實際上是斬波電流),所以采用雙環(huán)控制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是比較復雜的。
混合型Boost變換器同樣具有很高的升壓能力,但是需要更多的器件。根據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可知,控制器僅采用一個環(huán)路就可以調節(jié)輸出電壓,而且具有比較好的動態(tài)響應。
3 結論
將高升壓比的Boost變換器用于可再生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中,需要考慮變換器的升壓能力和效率。本文從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三類DC/DC變換器:傳統(tǒng)的Boost變換器、抽頭Boost變換器和混合型Boost變換器。根據小信號模型得到各類變換器輸出電壓與占空比的傳遞函數,對三類變換器進行對比分析可知混合型Boost變換器的特性比較好,因此動態(tài)響應相對來說也不錯,而其它的變換器為非最小相位系統(tǒng),需要采用雙環(huán)控制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控制比較復雜。
參考文獻
[1]陳炳森,胡華麗.我國風電發(fā)展概況及展望[J],電網技術,2008,32 (22): 272-275.
[2]劉吉成,王素花,風能并網發(fā)電經濟性研究[J],中國電力,2011,44(06): 63-66.
[3]張伯泉,楊宜民,風力和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電力,2006,39 (06):65-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