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發(fā)展趨勢是注重學科領域之間的融合,隨著各種科學技術和高度網絡化的快速發(fā)展,教學要求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工作,基礎教育學科將緊緊圍繞科學育人為根本,全面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全面深化科學教育綜合改革,不斷豐富科學教育系統(tǒng)建設與實踐,不斷推進課堂教學的變革。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新的教學模式!這都為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了很大的機遇。課堂教學改革始終與課程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只有放在課程的視野下去審視與革新,才有可能發(fā)生本質的變化。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課堂變革
當前,新課堂實踐仍然存在著一些必須解決的共性問題。許多課堂改革仍然停留在教學時間的重新分配,教學行為流程的簡單翻轉上,忽略了課堂改革的真正意義所在,忽略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缺乏完整的處理和轉化的教學。一般而言,所謂的改革就是在促進有效學習的課堂中,探究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因而在初中科學課堂上的學習要做到“動手做”與“思考”,這是在初中課堂中學習科學的最重要的教學模式。在全面落實動手“做科學”的同時,到底要如何促進學生動手動腦才是最有效的結合?如何把探究學習引向最深處?如何才能充分了解學生在哪方面有不足之處?進而根據這些因材施教,做到最有效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體現出對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意識、科學探究學習精神的重視。
一、 優(yōu)化探究方式,建立初中科學“有效學習”的教學課堂
要想進行意義上的改革,就不能單單只是全部聽老師所講的,更多的是要自己先學先思考,在課堂上認真地記錄所有的實驗數據等結果。要讓每一位學生形成科學課堂記錄的習慣,讓邊實驗邊記錄進入初中教學課堂,讓動手動腦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科學學習方式的變革,提高學生科學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其中,以“動手做”、“寫實驗報告”和“思考”為初中科學課堂變革的三大抓手,以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心智技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為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構建一堂以“合格”為基礎,“優(yōu)秀”為目標的教學課堂。從而促進初中科學“有效學習”教學課堂變革的有序推進。
二、 改進教學質量,形成初中科學“有效學習”的教學模式
以“寫實驗報告”的本子為抓手,讓老師走向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優(yōu)秀與不足之處,進一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而因材施教。重新構建“有效學習”的基本標準,掌握“有效學習”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發(fā)揚課堂中已有的變革,繼而促進老師與學生知識的共同成長。在這其中是以科學記錄為載體,教學的重點放在問題、探究、交流、研討等課堂環(huán)節(jié),從而突出“思考”,凸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重要載體,也是老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的重要依據。優(yōu)化以往的教學模式,強化課堂關鍵學習活動的設計、展開與落實,倡導“長時思考”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給老師提供可供參考借鑒的常態(tài)課教學基本架構和教學模式。
三、 推進科學發(fā)展,落實初中科學“有效學習”的科學記錄
全世界的科學家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都要記錄他們的觀察過程和結論,在與同伴分享他們的發(fā)現時,在他們與更廣泛的科學界交流工作時,都要依靠記錄。記錄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一種有效輔助手段,而科學記錄必須是一種有意義的記錄,重點在于如何進行內容的記錄。在課堂上,在記錄時,對于觀察結果、實驗的現象、測得的數據等,不管是否需要,正確與否,全都要記錄在本子上。這些都是我們之后的參考數據與思考的問題,到底為什么會有這種實驗數據的出現呢?同時,老師要指導學生如何篩選有用的信息,標記哪些是重點的內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在課外的時候,學生也是需要對信息進行收集的,收集的內容是關于課堂學習的內容,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的??茖W記錄的評價是發(fā)展性評價,是動態(tài)的、體現過程的評價,與新課程理念相一致。通過學生科學紀錄的研究,有利于促進科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變革。從而通過相關的研究與宣傳,彰顯初中科學課堂的價值和內涵,引發(fā)社會對初中科學學科的廣泛關注,進而推進科學學科的發(fā)展,并為其他地區(qū)推行學生科學記錄活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這樣才能真正地落實初中科學的“有效學習”的科學紀錄,推進科學的發(fā)展。
四、 總結
總之,隨著人類社會向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邁進,以及國家教育的關注度不斷加深,借助教育發(fā)展的機遇和社會發(fā)展所需,課堂教學變革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更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課堂教學從機械學習走向有意義的學習,從學科學習轉向跨學科學習,從知識走向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地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
參考文獻:
[1]馬玉斌.課堂改革,為學生選擇提供支撐——溫州市普通高中開展“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的實踐與反思[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5,(Z2):17-20.
[2]周孫曉.“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實驗——教之優(yōu),學之效[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6):46.
作者簡介:
溫海棠,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鎮(zhèn)鄭樓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