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艷
(江蘇省丹陽市中醫(yī)院外科,江蘇 丹陽 212300)
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十分常見,是近年來膽囊切除的首選手術方式,其屬微創(chuàng)手術,但其術后疼痛也較明顯,困擾患者康復??偨Y本院我科收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患者疼痛的護理報告
2017 年 01 月至 2017 年 12月,收集我科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 83 例: 男45例、女38例,年齡21 ~89 歲,平均(45.67±7.39) 歲。受教育年限 6 ~ 20 年,平均( 11. 83 ±5. 17) 年。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LC是以一種特制導管插進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約2~5公升,達到一定壓力后再在腹部開4個0.5~1.5cm的小洞,解剖膽囊三角區(qū)結構,離斷并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后切除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
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制定簡單易懂的手術圖譜,讓患者了解手術過程,主動與患者溝通,態(tài)度要和藹,根據患者的心理問題,對癥施教,消除患者焦慮及恐懼心理,[1]
①認知護理。手術前,向患者講訴術后可出現疼痛的原因,程度,促使患者對疼痛的了解。②飲食護理。術前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忌油膩,肥甘制品;做好術前腸道準備,術前一天給予半流質少渣飲食,不宜食產氣之品如牛奶,豆?jié){,糖水等,必要是予以導瀉,灌腸[2]。
2.3.1 一般護理。③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認真傾聽患者的講訴,了解患者內心想法,給予鼓勵。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患者對疼痛的無知和恐懼感。 ④音樂療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喜好,性格,選擇音樂進行音樂療法,每天 3 次,每次 30-60min.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減少對疼痛的感覺強度,減輕焦慮,緩解疼痛。⑤活動指導:一般術后6h去枕平臥,6h后可在床上翻身,做踝棒運動,24h后告知患者下床活動,如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可先在床上活動,緩慢坐起,等待幾分鐘無頭暈后再下床活動[3]。⑥耳穴埋豆法:術后疼痛者給予耳穴埋豆治療,取穴位,神門,腦點,皮質下,肝,肺,胃,75%酒精消毒壓貼部位皮膚,一手固定耳廓,一手取貼鑷子將王不留行籽對準所選耳穴貼壓,留埋期間囑咐患者用手反復按壓,每次1-2分鐘,每日2次。一般留壓3天。
2.3.2 胃腸功能: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肛門排氣,排便時間,及胃腸道不適癥狀;如腹脹者,給予芒硝外敷,將芒硝敷于臍部,隔日復評。
2.3.3 飲食及大便的護理 術后24h 可進少量的流質,如溫開水,米湯,面湯等;無不適 48h 后開始進食低脂半流質,少量多餐,每日進餐 5-7 次,; 飲食應由細到粗,由少到多,循序漸進,逐漸逐漸恢復到普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品,防止因便秘用力排便而導致的疼痛。
2.3.4 管道的護理 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打折、扭曲、受壓,保持引流通暢。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颊呷缬胁贿m,引流疼痛加劇時,及時匯報醫(yī)生,給予相應護理措施減輕疼痛。
患者術后 6h 疼痛護理后,疼痛明顯減輕;術后 24h、48h 及72h 患者疼痛低于術后6h 。
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的時間、肛門排氣,排便時間都較早.患者術后腹脹6 例、便秘 2 例和腹瀉 1 例,胃腸道不適癥狀發(fā)生率.10.8%
隨著人們對術后疼痛的認識不斷深入及術后加強了對疼痛的護理.使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有所提高,本護理措施顯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實施疼痛護理,使得患者術后6h 疼痛明顯減輕,術后 24h、48h 及 72h 患者疼痛更是低于術后6h。認知護理、心理護理、音樂療法,活動指導及耳穴埋豆等,通過不斷對患者進行積極向上的心理疏導、轉移了患者注意力,減輕了心理負擔,對疼痛的耐受性有所提高,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減輕了對痛苦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