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第31屆里約奧運會體操比賽于2016年8月6—17日在里約熱內盧體育館舉行,本屆奧運會競技體操比賽中共有60個國家及地區(qū),196名運動員參賽,其中參加女子比賽的國家及地區(qū)有50個,共98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美國女隊取得4金、4銀、1銅的成績,并獲得冠軍,中國隊在比賽中連連失誤,無緣金銀牌,排名第三。
參加本屆奧運會體操比賽的國家及地區(qū)共60個,其中50個國家及地區(qū)共98人獲得了女子競技體操競賽資格。在4個單項的比賽參賽國家和地區(qū)及人數(shù)基本相同,相差不大,獲得個人全能資格賽的有62名運動員,來自43個參賽國家及地區(qū),中國隊僅2名運動員獲得參賽資格。
在本屆奧運會中,運動員最大年齡41歲,最小15歲,年齡跨度為26歲,其中主要集中在16~20歲和21~25歲2個區(qū)間。由此可見,第31屆里約奧運會女子體操參賽運動員之間年齡跨度比較大,但超過半數(shù)的參賽者集中在16~20歲之間。
本屆奧運會女子體操比賽共有5個比賽項目,各項目的參賽運動員年齡大多分布在16~27歲之間,如圖1所示。各項目運動員年齡主要集中于16~20歲之間,而在21~27歲年齡段,各項目數(shù)值出現(xiàn)了小幅度波動,這說明各參賽隊在各項目運動員年齡上的把控和選擇具有統(tǒng)一性。盡管各項目參賽人數(shù)最多的年齡點都不超過20歲,但20歲之后的年齡點仍有不少運動員參賽。這說明運動員年齡不超20歲的設置和選擇是為了對體操各單項優(yōu)秀運動員進行長期的培養(yǎng),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年限和參賽年限。
2.2.1 獲獎運動員年齡跨度特征女子各單項金牌獲得者年齡包括19~24歲,年齡跨度為5歲;銀牌獲得者年齡在16~22歲,年齡跨度為6歲;銅牌獲得者年齡在16~23歲,年齡跨度為7歲。各項目獎牌獲得者年齡跨度為5~7歲。比賽獎牌獲得者集中于19~24歲較大年齡之間,在21~24歲年齡段時人數(shù)下降幅度較大,但與參賽年齡人數(shù)總趨勢相對應。這說明了體操運動員年齡選材趨勢的正確性。
2.2.2 獲獎運動員平均年齡對比在團體比賽獎牌獲得者中16歲的人數(shù)最多,19歲次之,團體金、銀牌的獲得隊平均年齡均在19歲,銅牌獲得隊平均年齡在17歲,且16歲居多。由此可見,各參賽隊比賽成績受到了年齡的影響,年齡較小的隊伍因參賽經(jīng)驗不足等使比賽出現(xiàn)失誤,成績偏低,年齡較大的參賽隊伍技術穩(wěn)定,參賽經(jīng)驗豐富。各單項金牌獲得者的年齡都在19歲及以上,金牌獲得者平均年齡約為21歲;銀牌獲得者的平均年齡為20歲;銅牌獲得者的平均年齡約為20歲,女子各單項金牌獲得者年齡在19~24歲,年齡跨度為5歲;銀牌獲得者年齡在16~22歲,年齡跨度為6歲;銅牌獲得者年齡為16~23歲,年齡跨度為7歲。各項目獎牌獲得者年齡跨度在5~7歲。比賽獎牌獲得者集中于19~24歲較大年齡之間,在21~24歲年齡段時人數(shù)下降幅度較大,但與參賽年齡人數(shù)總趨勢相對應。這說明了體操運動員年齡選材趨勢的正確性。由此可見,本屆奧運會女子競技體操除團體比賽外,獲獎運動員的年齡都為20歲,且金牌獲得者的平均年齡為21歲。
圖1 參賽女運動員年齡分布統(tǒng)計
2.2.3 獲獎運動員特殊年齡對比據(jù)統(tǒng)計(表1),運動員最大年齡為41歲,最小年齡為15歲,且金牌獲得者最大年齡所對應項目為平衡木和自由團體;銀牌得主最大年齡項目為女子全能和自由體操,最小年齡項目為平衡木和女子團體;銅牌獲得者最大年齡的項目是女子全能,最小年齡對應項目是自由體操和女子團體。我國團體比賽運動員最小年齡16歲,最大年齡20歲,平均年齡17.4歲,而本屆團體金牌得主最大年齡為22歲,最小年齡為16歲,平均年齡為19.2歲;團體銀牌得主最大年齡為23歲,最小年齡為16歲,平均年齡為19歲,且除團體項目外的其他5個項目獲獎運動員的世界平均年齡為20.2歲。這說明我國體操女子比賽的運動員平均年齡均低于世界水平的平均年齡。
本屆奧運會女子競技體操比賽有12個國家共60名運動員參加,中國隊以預賽175.279分排名第二進入決賽,最終美國隊以總分184.897分奪得冠軍,俄羅斯隊以總分176.688分獲得亞軍,中國隊以176.003分位居第3,摘得銅牌,如表2所示。團體決賽仍采用533的賽制,美國隊以各單項均排名第1的絕對優(yōu)勢遙遙領先,以總分184.897的總分位居第1,俄羅斯隊憑借跳馬25.733分和高低杠46.166分兩項成績的優(yōu)勢,以總分低于美國隊8.209分的差值排名第2。美國隊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整體實力較強,動作發(fā)揮穩(wěn)定,失誤較少,而我國團體比賽排名較靠后,且我國運動員大部分為第1次參賽,參賽經(jīng)驗不足,優(yōu)勢項目不明顯。
在女子全能比賽中,我國運動員王妍以預賽57.599分排名第7,商春松以預賽56.532分排名第20進入決賽。商春松在個人全能決賽中僅獲得第4名,總成績?yōu)?8.549分,而王妍在決賽中得分58.032分排名第6,均無緣獎牌。拜爾斯和雷斯曼獨攬榜第1、2名,俄羅斯選手姆斯塔芬娜獲得第3名。美國選手拜爾斯除高低杠項目外,跳馬、平衡木、自由體操分別以15.866、15.433、15.933的高分優(yōu)勢占據(jù)第1的位置,而雷斯曼同樣以跳馬15.633、14.866和15.433分緊追拜爾斯,雖然2名美國選手高低杠項目趨于弱勢,但2人4項比賽所選難度都在6.0以上,且高質量完成。
表1 第31屆奧運會女子體操比賽參賽運動員與我國運動員特殊年齡對比n1=98,n2=10,n3=5
表2 里約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決賽成績
女子體操各單項決賽中,我國選手只有3人進入決賽,但都未能拿到獎牌。各個單項比賽成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動作難度的選擇、編排、藝術性,以及動作的完成程度都直接影響著最后成績,在比賽中美國隊獲得了2金、3銀、1銅的成績,而我國女隊僅有團體比賽1枚銅牌入賬。跳馬項目的金、銀、銅牌分別由美國選手拜爾斯、俄羅斯選手帕塞卡和瑞士選手朱麗亞獲得,我國選手王妍排名第6。在高低杠決賽中,我國的商春松選用6.7分的難度動作,以總分15.433排名第5。運動員的難度起評分都在6.8以下,穆斯塔菲娜和科西安以高分9.1和9.133分獲冠亞軍。我國選手的難度分與美國選手并無差距,但動作完成質量需要提高。平衡木決賽爭奪主要在荷蘭和美國隊之間,最終來自荷蘭的維維斯以最高難度6.6分和8.866分獲得冠軍,美國選手埃爾南德茲和拜爾斯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我國選手范憶琳選用了6.3分的難度動作,以8.200分的完成分正常發(fā)揮,以總分14.500排名第6。女子自由體操決賽中,總體起評分在6分以上,拜爾斯獲得了9.066的高分奪得金牌,雷斯曼8.9的完成分奪得銀牌,我國選手王妍選擇了6.3分的難度動作,以14.666分排名第5。這說明在競技體操項目中,各國應平衡編排和難度的動作質量關系,在同等難度上,重視動作的完成質量。
4.1 本屆奧運會參賽國家數(shù)量增加,世界競技體操的實力格局正在不斷擴大。
4.2 運動員年齡集中于16~20歲之間,出現(xiàn)“趨小性”特征;我國正處于新老運動員交替的過渡期,參賽運動員的年齡小于世界水平的平均年齡。
4.3 團體項目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競技水平的重要指標,各國需要根據(jù)國際規(guī)則,培養(yǎng)全能型運動員。我國運動員需要加強比賽經(jīng)驗,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完善動作完成質量。
4.4 競技體操是一個可以長期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項目,參賽運動員年齡跨度較大,且在19~24歲中間階段,運動員的各項能力都達到了較佳的水平狀態(tài)。
[1] 王文生.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評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2):38-41.
[2] 王美楠,王文生,衛(wèi)偉.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運動員年齡現(xiàn)狀分析[J].運動,2015(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