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紅+龐麗麗+劉巖+牛紅云
摘 要: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yè)《綠色食品生產控制》課程考核方式存在許多弊端,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成為實施高職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綠色食品生產控制;考核方式探究
高職院校強調的是“技術技能”,往往弱化了“高素質”,并且高職學生理論素質較低,對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也不感興趣,理論課教學就成了高職院校的一大難題。而《綠色食品生產控制》是高職食品加工專業(yè)的一門純理論課程,對生產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對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教學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就要為本課程建立完整的、切實可行的能實現(xiàn)高職教育教學目標的科學的考核體系,以此促進本課程教學。
1 課程簡介
《綠色食品生產控制》是食品加工技術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本課程按照綠色食品質量控制過程序化教學內容,針對這些內容設計了6個教學項目,16個教學任務,從綠色食品產地選擇和環(huán)境質量評價、綠色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貯運、認證及綠色食品的銷售與管理等方面較詳盡、系統(tǒng)地介紹了綠色食品的基礎知識,將綠色食品的基礎知識、生產原則、生產工藝貫穿、結合到生產、加工實踐中,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更實用。
具體內容如下:
2 建立科學可行的考核方案
2.1考核目的: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重點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加強平時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又能全面、系統(tǒng)、公正地評價教學效果,從而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訓”的目的。
2.2考核方式: 過程考核+終結考核
2.3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
本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考核分二部分,其中平時考核的權重為60%,期末考核的權重為40%。
3 考核要點
按照本課程要求的學習目標進行考核,過程性考核重點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期末考核以理論考試為主。
3.1 過程性考核
3.1.1 學習能力
(1)課堂考核
本課程以小組學習為主,小組學習任務主要分三類:查資料、講解新課、出測試題。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以PPT形式課上匯報,由教師考核。
查資料:內容符合要求、條理性強、匯報清晰。
講解新課:選取合適內容由學生講解。目標明確,內容完整,教法適當。
出測試題:書本內容,以單項選擇題為主,要有答案和解析。
以上成績最后取平均分。
(2)自評
以小組出的測試題為主,PPT形式課上進行測試,記入自評成績。
3.1.2職業(yè)素質
(1)小組合作
PPT的制作、學習內容是否符合要求。
(2)課堂表現(xiàn)
以檢查紀律為主。
3.1.3 職業(yè)技能
(1)填寫綠色食品申請表
要求:格式正確;企業(yè)簡介語言簡練,重點突出;生產資料使用情況填寫正確;工藝流程正確。
(2)家鄉(xiāng)綠色食品發(fā)展的對策
要求:不少于3000字;.綠色食品簡介;家鄉(xiāng)發(fā)展綠色食品的條件;家鄉(xiāng)發(fā)展綠色食品的對策。
(3)綠色食品的營銷策劃書
要求:產品定位合理;突出綠色食品的特點;靈活運用營銷策略;方案切實可行,不少于3000字。
過程性考核可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制定每一項目考核標準,使得考核更加科學使用。
3.2 終結性考核
考察基礎知識及其應用,分填空、選擇、判斷分析、簡答、案例分析五部分,建立題庫。
結束語
本方案重點考核學生職業(yè)技能及學習能力,旨在建立突出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學習質量評價體系,使學生由“學會”上升到“會學”,實現(xiàn)學習能力質的飛躍,為高職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盧偉. 關于高職考核方式的探索. 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
[2]孟丹丹,對網(wǎng)絡營銷課程考試考核方法改革的認識. 中國職工教育,2014.
作者簡介:王海紅(1968-),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食品工程分院教師,教授,理學學士,主要從事《綠色食品生產控制》、《食品包裝技術》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