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張藝潔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對羽毛球運動也展開了學習興趣熱潮,增設了羽毛球專項課和選修課。而在高校羽毛球課程的開展中著重強調羽毛球基礎動作的學習訓練忽視了學生的基礎體能訓練,高校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對于體能訓練與技術訓練之間的關系也沒有明確意識。羽毛球運動要求技術的成熟靈活性,又需要個人良好的基本身體素質,這些都必須要與運動員的體能相結合在一起。因此,本文將以甘肅省蘭州市為代表的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四所高等院校的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組現(xiàn)狀為例進行調查分析。
以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等四所高等院校的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體能訓練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通過檢索和查閱中國知網(wǎng)的相關論文期刊,全面了解與本文相關的研究,利用西北師范大學圖書館電子全文檢索系統(tǒng)文獻資料和各類書籍查閱進行匯總分析,為本文撰寫提供參考。
2.2.2 觀察法。根據(jù)研究目的對研究對象進行直接觀察,并隨機挑選對象進行訪談,對被調查對象進行了解匯總分析。
2.2.3 問卷調查法。針對本課題的內(nèi)容和目的,反復征求專家意見,設計了蘭州市高校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體能訓練現(xiàn)狀調查問卷。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73份。有效問卷160份,有效率80%。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常規(guī)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知識對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同時整理為可供分析的表格。
2.2.5 專家訪談法。就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四所高校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的問題,對羽毛球專業(yè)相關的教師、教練員進行交流訪談。
2.2.6 邏輯分析法。應用社會學和邏輯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對研究結果進行歸、推理分析。
通過觀察法對研究對象進行直接觀察和對專選組隨機挑選的學生進行訪談得知,羽毛球專項學生其中有很多學生并不知道體能訓練,160名調查中對象中40%的同學對于羽毛球體能是一般的了解也就是字面意思的了解程度,26%同學是了解多一些,但還是有13%的學生根本不了解體能訓練。由此可見,體能訓練也是羽毛球運動項目的基礎訓練,而好的體能儲備可以為羽毛球比賽有所支撐為比賽成績作保障。作為羽毛球專項的一名學生更加理應認識到體能訓練所具有的重要性,為自己奠定良好專項技能基礎。調查發(fā)現(xiàn),羽毛球專項60%的學生他們對體能訓練的認識多半還是傳統(tǒng)的思維訓練模式,只有28%的同學對于體能訓練認為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是應該與羽毛球技術訓練相互同時兼顧進行訓練的。而這一小部分同學的認識正是在研究中表明的:一元理論思想,把運動員競技能力當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加以認識而形成的理論體系。羽毛球專項體能和羽毛球專項技術它們是同一個物體的正反面,沒有脫離體能的技戰(zhàn)術,也沒有脫離技戰(zhàn)術的體能訓練。它都必須從個人專項的需要去考量,憑著技戰(zhàn)術從而結合有針對性的去進行體能訓練才是最為要緊的。由此得出,羽毛球專項學生的體能訓練認知了解的程度還差的很遠。
通過就四所高校的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課體能訓練的問題,對羽毛球專業(yè)相關的教師、教練員進行交流訪談得知,教師對于課堂體能訓練的反映安排是有考慮到的。因著課堂時間限制、場地限制、及學生較多人數(shù)等因素制約,在羽毛球基本技戰(zhàn)術學習的練習的時間照應不足,根本無法將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的時間空出。在課堂上教師無法調出專門性體能訓練的練習時間。課時少導致學生在自主練習時的內(nèi)容也是以課堂羽毛球基本的技戰(zhàn)術內(nèi)容為主的練習,學生由于自我監(jiān)督管理能力較低,無法把教師安排課外練習專項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自主去完成。可以了解到在羽毛球專項課堂上教師會向學生們講解專項體能訓練的方法,但由于限制因素較多,羽毛球專項學生對體能訓練的了解認知相對較少。因羽毛球比賽具有無時限性特點,比賽強度又較高,故此平時課前簡單的運動素質的訓練強度遠遠不夠。
在對四所高校的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課體能訓練“是否會自覺地安排專項體能訓練”的觀察及對個別學生的交流訪談中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是自主愿意在課外花時間沒有老師的帶領,主動自己單獨去相互練習羽毛球專項運動。通常學生課后自覺主動的訓練都是以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質中單獨的某一項去進行簡單練習,而很少有學生會結合羽毛球專項技術訓練和體能訓練相關針對性的專門訓練。這些針對性訓練就是一元訓練理論的體現(xiàn),想要提高羽毛球競技比賽能力就必須把羽毛球專項技術訓練和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他們二者結合才會提高羽毛球運動水平,保證學生專項體能在之后的比賽對抗中廣泛應用到技戰(zhàn)術中。調查得知,四所高校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學生在平時自主訓練時,練的最多的就是耐力素質,其次是力量素質,相較而言速度素質和靈敏練習的較少一些,從表中看出柔韌練習幾乎是很少部分同學在沒有教師的帶領下去自主訓練的內(nèi)容。而羽毛球是一項對身體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的運動,羽毛球的運動特點不管是進行有規(guī)則的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活動,它都需要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此外,羽毛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對瞬息萬變的球路作出判斷,果斷地進行反擊,因此,它能提高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所以羽毛球運動項目的身體素質的要求可以歸納為:速度是關鍵、力量是基礎、耐力是保證。在四所高校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的同學40%的學生體能訓練的自覺性還是很強的,將體能訓練保持在一周一練,只有10%的極少數(shù)同學會自主加強一周兩次訓練,而剩下的同學還對體能訓練不太重視,這種訓練的強度對于羽毛球這個綜合素質要求極高的運動是不夠的,學生個人還需同時兼顧著技術的訓練,才能提高羽毛球專項運動能力。
根據(jù)對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四所高等院校的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狀況觀察得知,四所高校體育學院在羽毛球專項課學期末會以相互組成的小組形式進行雙打比賽,每位學生對羽毛球技術和專項身體素質能力會在比賽場上顯示出來,這與羽毛球運動的水平有直接的關連。體能相對較好的學生贏比賽的勝算相對更大一些,對各校專項組的學生隊長訪談交流后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在校外參加羽毛球比賽的學生個人以及參加校外羽毛球俱樂部,會積累更多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在一場羽毛球比賽中所需較強動作發(fā)力和長時間的奔跑、蹬、跳的能力,需要較好的耐力、爆發(fā)、力量等專項體能素質,而在這一切基礎上的連續(xù)揮拍技術,都是在其快速運動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而比賽的結束也是根據(jù)比分來決定的,有時一個回合要進行三、四十拍,因此通過羽毛球比賽才發(fā)現(xiàn)羽毛球運動要求專項學生必須要擁有出色的專項素質,才可以在比賽進行到白熱化階段,雙方體力都有所下降時,體能更好的學生則可以更好、更穩(wěn)定的發(fā)揮自己的技術水平,獲得優(yōu)異成績。比賽中若沒有良好體能的保障,會出現(xiàn)體力跟不上競賽需要容易失去爭奪信心,自我心理防線主動瓦解會導致失誤次數(shù)增多,最后導致比賽失敗。所以充沛的體能保障會增強與對手競賽的信心,也是增強意志力的比拼。
4.1.1 通過對西北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四所高等院校體育學院羽毛球專項組體能訓練現(xiàn)狀的調查得出,目前體育專業(yè)羽毛球專項學生的對于體能訓練的認知程度缺乏,意識尚有所欠缺,對體能訓練只有極少部分人能夠理解一元訓練理論。
4.1.2 通過專家訪談羽毛球教師,專項體能訓練在羽毛球專項運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教師對學生的自控能力很難保證,因課時限制因素課堂內(nèi)體能訓練只能少量安排,更多還是對基本技戰(zhàn)術的教學居多。
4.1.3 通過觀察羽毛球專項學生的自覺性和自我執(zhí)行力尚顯不足,能夠堅持進行體能訓練的只有少數(shù)人,結合羽毛球專項技術的體能訓練針對性有待更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來說專項體能訓練是一個不斷重復進行的探索、改變、適應、提高的重復過程。
4.1.4 對于羽毛球比賽勝負因素程度的認識,參加過學校以外比賽的學生比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對羽毛球比賽的感觸認識相較為深刻,而且會相結合于比賽經(jīng)驗自覺進行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
4.2.1 加強專項學生對羽毛球體能訓練的認知程度和訓練的積極性
首先老師應該加強給學生著重強調羽毛球體能的不可缺少作用,并結合現(xiàn)代大學生羽毛球比賽的發(fā)展來講解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其次,豐富體能訓練的手段,增加體能訓練的趣味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羽毛球專項體能深入了解。最后,增加組織學生相互進行羽毛球實戰(zhàn)比賽,鼓勵學生加入校外羽毛球俱樂部積累比賽經(jīng)驗,羽毛球比賽的強度遠大于平時訓練的強度,只有讓學生自己意識到體能的不足,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4.2.2 依據(jù)羽毛球是全身運動項目的特點,安排針對性的羽毛球體能訓練
羽毛球體能訓練不同于一般的體能訓練,在體能訓練時必須考慮到羽毛球運動特點對羽毛球技術結構及肌肉群參與做功有清楚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安排羽毛球專項體能訓練時做到有針對性的進行,并在方法和手段上也有依據(jù)。比如羽毛球是持拍擊球的運動,在進行體能訓練設計時,要遵循與羽毛球運動循序漸進的一致原則,盡可能設計持拍有球的訓練內(nèi)容,體現(xiàn)羽毛球的運動羽毛球是一項全身運動項目、可調節(jié)運動量的特點。再加上羽毛球是高強度運動,所以進行體能訓練是要考慮運動與休息的時間比重。
4.2.3 結合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體能訓練負荷量
在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專項體能訓練,不能以專業(yè)運動員的訓練標準來要求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相同的內(nèi)容訓練會因其身體機能的承受力不同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專項能力,過多的專項體能內(nèi)容訓練容易引起學生有機體局部負擔過重產(chǎn)生運動疲勞,適當?shù)挠柧殐?nèi)容負荷則能起到積極調節(jié)作用從而對專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進行體能訓練時要考慮到學生負荷量的合理。
4.2.4 增加學生參加羽毛球比賽的機會
羽毛球運動項目中參加過學校以外比賽的學生比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對羽毛球比賽的感觸認識相較為深刻,適當組織學校羽毛球比賽,給予學生參與比賽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羽毛球比賽中積累經(jīng)驗,塑造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對學生羽毛球專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競爭意識,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尋找自身不足,保持發(fā)揚優(yōu)秀的一面,積累了經(jīng)驗的同時開闊了視野。
4.2.5 適當增加羽毛球專項課的課時
對羽毛球專項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自己的專項訓練中去,學生既要學專項的技術又要練體能,一周兩次的羽毛球專項課對他們來說是極少的,這或許也是老師偶爾在專項課上安排體能訓練的原因。專項課課時太少迫使學生無法拿出專門的時間來進行體能訓練,因此增加學生在校專項課課時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