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縣第五中學 羅福森
作文難,難作文,每當我布置學生作文的時候,總要面對學生一副無奈的神情。他們大都把作文當作一種負擔,一種責任。作文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復雜的思維活動。如果學生們都帶著這么一種沉重的使命感去學習作文,勢必會束縛學生身上的種種潛能,束縛學生的作文思維,不利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會戕殺了青少年的靈氣。因此,我想作文教學迫切需要改變那種片面性地傳授寫作技法,把活生生的作文教學變成死板的程式訓練等與素質教育不相適應的地方,迫切的需要幫助學生克服作文過程中的畏難情緒,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使作文真正成為一種快樂的歷程。下面是我的一些探索嘗試。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來自生活,理想的作文模式應該是著眼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以作者為主體,以訓練者為主導,以生活為基礎,比教材為借鑒的作文教學綜合模式。廣闊生活正如一個“超級商場”,我們常常教育學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學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要幫助和指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為此我在作文之前開展說文活動。方法是讓學生自己講述本次作文準備寫的材料,即準備寫什么并討論怎么寫。發(fā)動學生去觀察去收集去思考。讓學生自主自愿的作文,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比如:我曾布置學生寫一篇有關挫折的話題作文,文體不限。學生經過一周的準備,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有人準備寫他自己經受的一次挫折,也有人在課外閱讀中找到了這方面的好材料,還有人結合自身的經歷談對挫折的態(tài)度,最別出心裁的是一位同學以 《挫折的自述》為題,寫一篇詼諧幽默卻有意味深長的作文。這樣,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很大的啟發(fā),學生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之后做起文章了,便感到順手多了。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很能吸引學生,極大地緩和了作文課上的沉悶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眾多同學各自談論此次作文的內容和寫法,無形中形成了一種作文氛圍。
作文是嚴肅的,但學習和作文訓練的過程,應該是輕松的,生動的。這比較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欲求。作文教學也應該盡力去適應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適當追求趣味性,幽默性,寓教于樂。這樣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迸發(fā)和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發(fā)揮和提高,變苦差為樂差,在最大程度上使作文成為快樂的歷程。
一是接龍式。方法是就一個題目,每人上臺口頭敘述三至五句,第二個人所述的要緊跟著前一個人的句末,依此類推。最后想上她同學合作的作文抄下來張貼,供全班賞析。一篇文章凝聚了諸多人的勞動和智慧對學生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鼓舞。有的同學因此開始喜歡上作文。
二是復述式。就是老師或同學講一個輕松有趣的故事。故事不宜太嚴肅,最好是發(fā)生在同學身邊的奇聞異事,或者是班級里發(fā)生的趣事。也可以是鄉(xiāng)土故事傳說,請同學們筆錄下來,整理成文,允許適當?shù)陌l(fā)揮。這比較符合學生愛聽故事的特性,利于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三是談話式。議論文教學時,我常用這方法。寫好議論文的關鍵是思想水平,其次是表達能力,就一個生活中的話題或一個典型材料組成談話小組討論,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爭論,不求統(tǒng)一的結論,甚至可就截然相反的觀點,各自整理成文,比比誰的文章更有說服力。
我采用了上面幾種方法后,學生完成的作文語言明顯比較流暢,條理比較清楚,結構更嚴謹了。長期能堅持下去,對于提高作文能力是有積極意義的,特別是對于基礎較差的一些農村中學更有借鑒作用。
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作文大山壓得語文老師喘不過氣,遺憾的是作文大山沒能化為學生作文前進的動力。很難想象只憑老師每學期改幾篇作文能迅速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而且面對被老師刪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學生的心情完全被破壞,其實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修改作文的習慣,才是語文老師的責任。改的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自己的不足,改好一篇作文后更有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改文的興趣,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教師要選擇學生作文自改的方式。
比如: 讓學生默默朗讀自己的作文,憑借語感,邊讀邊改,修改作文中的丟字落詞現(xiàn)象,讓學生互評、互改?;ジ目稍谕纼扇酥g進行,也可以在四人小組內進行。
賞文是一塊寫作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寫的延伸。我在教室一角開設了一個“好花共賞”欄目。張貼每次作文訓練中的佳作,面對一篇凝聚著他們智慧的作文,學生頓時會有一種成就感。對美文佳作的賞析,無形中提高了文章的鑒賞能力,陶冶了情操。快樂的作文歷程在學生愉快的心情中結束。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作文予以指導講評,甚至可以向報刊薦稿,鼓勵學生投稿,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體味成功感、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濃厚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作文成為一種快樂的歷程,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作文,積極作文,從而不斷提高作文能力。每次作文可根據(jù)實際突出一個環(huán)節(jié),只要我們能不斷幫助學生克服作文中的畏難情緒,營造輕松和諧的作文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文主動性,讓作文真正成為一種快樂的歷程,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