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石阡縣實驗小學 周 敏
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難點,其難度在于要幫助小學生逐漸掌握寫作基本技巧,能夠準確地審題,然后懂得粗淺的謀篇布局,比較流暢地行文,并且還能突出文眼,使得短小的文章言之有物,且能抓住讀者。要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本身難度比較大,在教學中也需要給予學生多種方法的解釋和適當?shù)挠柧?,本文就誦讀經典與高年級小學生作文的關系來談談實踐經驗和做法。
首先,重視學生誦讀經典,不僅僅是考察能否記誦,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經典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特別是寫作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文根據(jù)小學生認字、朗讀以及學習的接受能力進行了精心的編排,小課文中的很多選篇也都是經典,如古詩、高年級的課文中還選入了一定的名作名篇。這些經典篇章,教材都要求學生背誦。在學生背誦這些篇章的時候,要將寫作訓練融入在背誦的過程中。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這首詩,是小學課本里面的經典,學生在背誦這首詩歌的時候,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來描述詩歌所描寫的情景,既能更好地領會詩歌的意境,也能夠讓學生在借助詩歌表達的線索來描述情景,從而潛移默化地掌握對所要表達的對象的觀察、理解和表現(xiàn),以及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上的升華。可以想象,學生將“登上鸛雀樓”的情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進而理解“更上一層樓”的深刻意蘊,這對于他們的寫作來講,一定是一種“特別的領悟”。
所以,重視經典誦讀,特別是重視對經典的教學方式的變革,對于學習經典本身,以及通過學習經典提升學習的效果,這是一舉多得之事。說到重視,一是要在教學上充分地考慮如何將經典課文的講解、誦讀與學生的語文學習、老師的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教學內容與方法之間的多重組合所能激發(fā)的巨大潛力,并通過有益的實踐來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興趣,才是從根本上重視。其二,要重視教學方式方法,將教學的既定內容與靈活的方法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學效果的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小學高年級如果不能將作文的基本習慣、興趣和基礎打好,則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作文要想提升就會更加困難。同理,如果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不能獲得一個好的開端,則要想在繁重的初高中階段將語文成績大幅提升,也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重視經典,一定是要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個基本點上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的突破。
其次,誦讀經典對于作文教學來講,一定是一次全面的典范教育,從內容到方法、從過程到情感等各個角度都能體現(xiàn)。我們經常在寫作教學中使用“下水作文”的方式,為學生的寫作學習提供寫作的導向、模板,在思路、方法等方面給予學生清晰而現(xiàn)實的幫助。但是誦讀經典在這方面有著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寫作一定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而這種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最先就源自于對經典的摹仿。誦讀經典就是讓學生能在這個反復的過程中領會經典的意蘊,比如散文,作者是如何寫景抒情的、如何起承轉合的、如何謀篇布局的、如何遣詞造句的,經典作品在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學生通過熟讀成誦,自然就能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入地領會經典。比如,《觀潮》這篇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用鏡頭攝像的筆法分別寫出潮來之狀,演兵之形,弄潮之勢,觀潮之盛。將觀潮的整個過程描寫得恰到好處,那個度的拿捏,是極其難的,但是這篇文章卻能很好地處理,從寫作藝術的層面來講,是非常完美的。學生在學習和背誦這篇文章時候,起碼可以從幾個方面獲得寫作的養(yǎng)分。其一,景物描寫方面的詳略安排、起承轉合與行文布局的合理安排。這個方面《觀潮》這篇文章可以說做得非常好,讓學生在背誦中領會作者是如何抓重點、抓主線,并且將觀察到的東西如何在行文中表達出來,這是非常有用的。其二,景物描寫與抒情的緊密結合。寫景一定是為了抒情做鋪墊的,要自然、自如、不矯揉造作,這樣的寫景抒情才是最成功的。這篇課文寫景恰如其分,讓學生通過背誦,體會寫景抒情之間的巧妙關系,逐漸通過實際的寫作訓練來體會和把握。其三,適當?shù)匾闷渌墨I增強文章的美感,是散文寫作中最常見的方式,小學生的寫作應該活學活用,在學習經典中逐步掌握這種方法。因此,誦讀經典,就要從各方面來促進學生寫作的提升。
最后,誦讀經典要成為小學生寫作的經典素材。語文學習之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積累語文知識和素材,學習經典、誦讀經典就是為了更好地積累語文知識和素材。就素材這角度來講,我們必須要將經典課文作為寫作的素材。其一,詞匯積累。經典作品中的遣詞造句都是典范,學生在背誦課文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學習詞匯及其運用,在寫作用靈活借用、摹仿,最后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庫。其二,經典作品要成為學生寫作引經據(jù)典的素材。很多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詩歌,都有名言警句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這些句子要么表達情感真摯、要么闡述思想深刻,靈活引用在文中能使文章增色。既然名篇經典要學生背誦,其中能活學活用才是關鍵。因此引導學生將其當成引經據(jù)典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也是能力提升的表現(xiàn)。其三,要讓經典文章成為寫作方法借鑒的寶庫。小學生的寫作,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從經典文章中學習如何寫好文章。在這個意義上來講,經典課文是他們學習的一個重要素材來源。我們知道,很多學生喜歡看作文選之類的東西,以此來幫助自己獲得提高,事實上更完美的借鑒寶庫就是語文教材。比如,學習人家比喻句的用法、擬人的用法、排比句的用法;學習段落安排與謀篇布局、學習凝練中心思想等等,經典課文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背誦過程中潛移默化將文章當成自己的素材,在寫作中隨時摹仿和使用。
小學作文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要融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系統(tǒng)工程之中,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領會語文學習不是單一的、割裂的,而是整體的、聯(lián)系的。背誦經典課文的意義就在于不是為了背誦而背誦,而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因此,重視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