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第八中學 嚴 芳
作文教學是初中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應對中考和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 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加之世界政治經(jīng)濟格局的不斷變化以及新課改的有效推進,初中英語學科無論是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 使英語學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有了極大的進步。 但是分析當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值得詬病的地方依然很多。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課標》要求,對作文教學現(xiàn)狀和實施策略提出自己的淺見,以期引起廣大教育同仁的共鳴共享。
英語學科單詞眾多,句型和語法都與漢語有所不同,知識點比較零碎繁雜,初中學生掌握起來難度非常大。 學生稍不留心或不夠刻苦便會導致英語學科“雙基”不牢固而不能很好適應作文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最不愿意面對的就是英語作文,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考試,學生是“畏之如虎”。 究其原因,第一就是學生可用的英語詞匯量儲備不足,平時積累比較缺乏,甚至部分學生好多的單詞居然不能夠正確拼寫。 第二就是學生對句型和語法沒有很好駕馭。 學生不能很好掌握句型語法知識,面對作文首先會在頭腦中形成語文學科的作文形式, 會采取用漢語語法規(guī)律進行英語作文,這樣的文章是漢語化的英語作文。 加之學生對英語學科一些約定俗成的語法文法知之甚少,因此在作文中也會出現(xiàn)好多的誤用笑話。 其實,英語作文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教學板塊,因此重視英語學科的“雙基”非常重要。
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著“唯分數(shù)論”的錯誤觀念,一切圍繞考試高分來進行,把“拿高分”當做教學的根本目的。 這就直接影響著初中教師的教學方向和教學方式,歷來以“閱讀高分法”為主要教學原則, 這樣的初中英語教學便被固化成背單詞、精閱讀、記范文等簡單的幾個板塊。 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追求分數(shù),教師把作文教學當做閱讀教學來進行預設架構,像語文課一樣對每一個單詞、短語、句型和語法都精講精練, 甚至要求學生把經(jīng)典范文翻譯成漢語進行閱讀識記。其實,這些做法背離了英語學科的本真的東西。 更忽視了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嚴重違反了教育的方針和《課標》精神,走入誤區(qū)。 因為師生被分數(shù)所異化,作文教學更得不到教師學生的重視,同時對作文的技法指導和習慣的規(guī)范都失去了應有的教育管理, 英語作文教學效能低下,學生主體地位完全失去,長期下去,學生變得不會寫、無法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喜聞樂見和直觀形象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個性潛能,進而激活求知欲望和發(fā)展需要。初中英語學科的作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法很多, 故事法便可以利用學生對各種故事充滿好奇探究的心理特點來進行興趣激發(fā),將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進行有效融合,促進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的作文要求。
首先,學會聽故事。教師要求學生能夠做到投入、認真、主動、過細。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 調(diào)動學生感官潛能,借助早讀課、信息課、實踐課、自媒體平臺等陣地將教師精心選擇的故事展播給學生聽, 用形象生動、趣味實用的故事吸引學生,將知識性和技能型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在聽故事中掌握句型和語法, 在老師繪聲繪色的故事聲中激發(fā)興趣、習得知識,掌握技巧。
第二,學會讀故事。初中七年級學生可以安排一下淺顯的少兒英語讀物和詩歌,童話小故事和科普小知識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保證閱讀量,拓展學生的英語作文視野。到八年級時可以安排學生組織課外閱讀小組和英語沙龍,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量。 同時,我們可以和有關處室聯(lián)手開展系列閱讀和英語誦讀表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提升書面語言的養(yǎng)成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表演欲望。
第三,學會說故事。說故事其實是學生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的一種口頭訓練,學生需要把自己聽到的、讀到的、看到的故事通過自己的語言組織和思維加工, 把故事的內(nèi)容清晰完整的呈現(xiàn)聽眾,而聽眾的結(jié)構也是多元的,可以是家長、老師、同學、網(wǎng)友甚至是網(wǎng)絡直播。說故事需要強調(diào)課內(nèi)外有機融合,進而培養(yǎng)學生英語作文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
第四,學會寫故事。寫故事就是英語習作的創(chuàng)作形式。 教師引導學生有梯度的進行故事訓練,按照 “仿寫-縮寫-擴寫-續(xù)寫-編寫” 這樣的流程逐步提升寫作要求,讓學生通過大膽地想象創(chuàng)造更多優(yōu)美的英語故事并行諸成文,以激發(fā)學生熱愛英語作文的寫作興趣。
首先,要強調(diào)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教學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 Unit1- Topic1》時,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和老師在上學、課堂、活動、放學等時間段中問候的場景, 要求學生觀察感悟不同的問候語言使用的時間和場所,特別是 morning早晨,上午 welcome歡迎 to向,朝,到, 往 China中國 thank謝謝 you你,你們hello喂; 你好等詞語的使用,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觀察,學生自然也就非常容易的學會這些單詞了。
其次,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事物之所以成為它自己就是因為擁有和別的事物不一樣的特征。因此,引導學生觀察,就是需要引導學生抓住事物與眾不同的特點來加以自己研究,以獲得寫作素材。 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作文生動形象逼真鮮活。 比如,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 Unit3-Topic2》中的單詞時,針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人物職業(yè)的單詞, 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抓住人物的職業(yè)服裝進行觀察分類,幫助識記這些單詞,像 mother母親 father父親 doctor醫(yī)生,大夫; 博士 parent 父親(或母親) office 辦公室worker 工人;工作者 driver 司機,駕駛員 farmer 農(nóng)民 cook炊事員,廚師; 烹調(diào),煮,燒 nurse 護士; 保育員等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些職業(yè)的圖片幫助學生進行觀察記憶。 進而要求學生用連貫的話將這些單詞融進口語練習中,幫助自己積累寫作的素材。
再次,要圍繞寫作目的進行觀察。英語作文中的觀察必須強調(diào)目的性,這樣才能保證實用性有效性。 因此,我們需要根據(jù)景物的變化引導學生觀察,用變化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要學生圍繞中心和目的進行觀察,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教學仁愛版教材是,可以結(jié)合季節(jié)特點,引導學生走進學校的校園的風景。學校圍墻邊上的幾棵楓樹在秋天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因此,我設計了一個觀察小短文,要求學生完成一篇《maple leaves in ollr school》。在布置作文要求時,我安排學生注意觀察楓樹的外形特點,并利用課間引導學生按照由遠及近、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觀察, 并能利用自己的感覺器官進行感知楓葉的外形特點。 這樣學生的觀察日記寫得非常詳實具體。
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時,務必注意使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以打破作文單調(diào)枯燥的教學氛圍,要立足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注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要注重學生作文心理和作文思維的培養(yǎng)。 同時要注重采取多元化手法對學生強化任務型教學,保證作文教學效果。 比如,教學 “Warming up. Show some pictures to lead in the topic” 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咯用多媒體課件和音視頻材料,出示各種英語句型聯(lián)系,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和詞匯造句訓練。 這樣做,不但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輕松習得知識,同時也可以將舊的知識和新知識進行融合, 把學過的單詞、短語、句型、語法結(jié)合新知識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訓練,為下面的寫奠定了基礎。
總之,初中英語學科的作文教學需要正視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同時,我們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實施策略, 促進作文教學務實高效,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積累寫作素材,并采取多元預設凸顯目標教學,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作文的能力,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